近日,台湾鸿海集团发布公告,宣布“预计两至三年内在大陆打造一万家以上的3C及家电渠道连锁店”,目标直指苏宁和国美。对此,业内人士评价不一。传统家电连锁巨头国美电器副总裁李俊涛则对记者表示:“我们欢迎竞争对手。” 鸿海集团计划百亿台币砸向3C卖场 据了解,台湾鸿海集团是全球3C代工领域规模最大的集团,其董事长郭台铭也是业内的风云人物。郭台铭计划投资百亿台币,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在大陆开设超过万家3C连锁店,如果这个目标实现,其规模将远超现在的行业龙头国美和苏宁。 据悉,由于看好中国的电子零售市场,鸿海计划联合“全欧洲最大的电子卖场”,即麦德龙旗下的Media Markt展开在大陆的3C店投资计划。第一家双方合作的Media Markt卖场将于2010年进驻上海,双方的合资公司总部也将选址上海。此外,鸿海还将依托子公司广宇,利用其已投资的3C渠道商“赛博数码”进行3C连锁店的扩张。目前,“赛博数码”在大陆已经拥有约40家连锁门店。 对于传统的“代工老大”鸿海在3C领域的发展计划,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如果鸿海真的下决心做这个事,我认为是一个有远见的做法。代工业务很多时候要‘靠天吃饭’,只有拥有了渠道和品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得以巩固。鸿海此举就是要加强自己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增强市场控制力。” 众说纷纭 传统巨头道“欢迎”
![全境封锁搅局者 郭台铭:目标直指苏宁和国美 斥资“搅局”3C](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512280945465.jpeg)
目前,我国家电卖场版图基本已被国美和苏宁瓜分,迄今为止,国美全国已有1300家店面,苏宁有847家。业内人士认为,鸿海参与渠道竞争后,或可打破目前国美、苏宁寡头竞争的格局,对行业而言是个好事。然而对于鸿海在3C行业的发展前景,业内专家却评价不一。有人认为“鸿海集团在代工业务上有优势,如果由鸿海直接供货,可将专卖店的成本降至最低。”也有人认为,“虽然郭台铭只要出手,动作就会很大,但他在大陆转投3C渠道的成功概率未必很大。” “如果是投资百亿台币,折合人民币约20亿元。按照郭台铭的‘万店计划’,分摊到每家门店的投入不过20万元,就算他再会省钱这事情也办不成。”家电业界资深观察家刘步尘表示:“国美和苏宁平均每个门店的开店成本至少是300万元。国美十年才开了1300家店,有的还是通过并购的方式,鸿海的这个计划更可能是其摆出的一个姿态。此外,在国内主要城市,可用于建设大型卖场的商业地产也几乎已被瓜分完毕。” 对于新对手的加盟,行业巨头国美、苏宁又如何看待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表示“苏宁对同行向来不发表评论。”而国美集团副总裁李俊涛则对记者发表“个人观点”表示:“我们欢迎竞争对手。”李俊涛认为,中国的3C市场非常大,包括现在的3G手机,更新速度非常快,市场上有新的对手出现是很正常的,任何人加入都可以。“但关键要看它是否能适合中国的市场、服务好中国的消费者,要看消费者对于它的品牌、服务、价格和持续发展能力是不是认可。市场上也不是没有失败的先例。” 对于鸿海的“搅局”,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3C市场在我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国美跟苏宁前几年都处在跑马圈地的状态,导致产品丰富性不够。而鸿海制造能力很强,跟品牌厂商关系密切,加上资本雄厚,刚好利用这个机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占据以后的市场份额。鸿海进入大陆市场肯定会给国美跟苏宁带来一定的压力,这也是好事,会促进各方提高服务质量,产品价格上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相关链接:你所不知的郭台铭 郭台铭,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全球杰出晋商领袖。1950年10月8日出生,祖籍山西,1974年在台湾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富士康”自有品牌。 不过自2009年初以来,郭台铭就做了很多与代工无关的事情。3月,投资1亿元新台币与讯联共同成立康联生医科技公司,切入生物科技;7月31日,鸿海投资1000万美元的《白银帝国》在台湾上映;9月,郭台铭又拿出几千万元砸进了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听说是看上了电子商务。10月底,郭台铭宣布要进军国内3C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