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倒挂、产业链利益混乱——
业内人士称,目前普遍存在商家利益盘剥比较多的问题。 与“六一”有关的话题中,奶粉显然是绕得最远的。但是,在物价疯涨的背景下,奶粉提价的传言一波又一波,让人颇有紧迫感,尤其是经历了今年3月那次10%的提价之后,很多父母已如惊弓之鸟,一听说要涨价,往往采取极端做法,例如,去香港大量采购奶粉囤积。 在一波又一波的涨价传言中,奶粉的零售价格到底涨了多少?在涨价潮的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 官方数据:涨幅轻微 近日山东、河南和甘肃等北方地区的奶粉价格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报道称,第二轮涨价潮已经出现,美赞臣和伊利等进口、国产奶粉都有调价计划。 “伊利今年上半年都没有提价的消息。”伊利方面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几家进口奶粉厂商也强调,近期没有调价计划。美赞臣的声明强调:“美赞臣全线产品最近并未涨价,近期内也没有涨价计划,报道所述有误”。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0月底,国产婴幼儿奶粉均价为124.89元/公斤,今年5月21日上升至125.86元/公斤。同期,国外品牌婴幼儿奶粉的均价由176.28元/公斤上升至179元/公斤。 统计数据中的涨价幅度远远小于居民的心理感受,媒体报道却动辄称“上涨10%”。“如果你熟知这个行业,那你就知道这里有多复杂了。”伊利方面相关负责人昨日向记者表示,企业涨价的消息应当从企业的官方渠道出来,但是很多情况会导致“误判”和“误传”。 分析人士称,与此前大品牌推动涨价不同,在近期涨价的传言中,地方性品牌是真正的主导,尤其是山东、河北和甘肃等地的品牌,其价格上调了约10%。同时,调查显示,在涨价传言背后是一轮又一轮的打折促销。 奶农:养牛成本太高 自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原料奶的收购价一度剧烈波动,最低时曾跌到1元/公斤左右,也曾从2元/公斤涨到4元/公斤,再从4元/公斤跌到1.6元/公斤。从去年9月份至今,收购价逐步回升,目前大致为3.5元/公斤。 “目前的价格还不够。”山东一养殖户负责人表示,牧场和奶农难以消化成本。一位行业人士表示,自去年年中以来,玉米(1930,-13.00,-0.67%)和苜蓿等饲料价格快速上涨,原料奶的生产成本上涨了很多。 早在今年3月份那一波“涨价潮”时,商务部曾发布预警称,3月中旬玉米和豆粕(2798,3.00,0.11%)的市场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21%和2.4%。 民间统计数据更为惊人。以玉米价格为例,去年1月份基本在1500元/吨左右,到今年5月份突破2000元/吨,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位,涨幅达到33%。 上涨的还有交通等成本。“奶农难以承受高成本压力,肯定就得杀牛、卖牛,有的牧场一天能杀掉几十头奶牛。”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奶农的声音很难传到市场上。 商家吃掉大部分利润“希望产业链能多体谅养牛人,实现利益共享。”在去年底的一次行业论坛上,北京最大的原料奶供应单位、三元绿荷西郊一场场长李锡智曾表示,养牛人处于弱势地位。上游是供应商,其饲料价格说涨就涨,而下游是乳品企业,奶价给多少就是多少,奶农没有议价权利。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品企业恢复元气的速度远远超过奶农。”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乳制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额已经基本恢复,各企业也高调宣布渡过难关,但直到去年年底,一些地方还有奶农屠杀奶牛的情况。 “根源在于产业链混乱,成本和利润分配不均。”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奶牛养殖及原料奶生产、奶品加工和奶品销售三个环节的利润分配比例大概是0.8比3比6.2,而三个环节的成本比例正好相反,为6比3比1。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曾表示,奶农在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不到3%,目前普遍存在商家利益盘剥比较多的问题。 地方品牌仍在走老路 实际上,多年前就有专家呼吁调节产业链利润分配的问题,但这些声音一直被淹没在乳制品企业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之中,直到“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行业才开始反思“公司+奶站+农户”模式的弊端,一些乳业大品牌开始自建牧场。 “在那次事件中,很多地方性品牌躲过一劫,甚至从空缺出来的市场空间中获利颇丰。”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与大品牌接受了教训相比,很多地方性品牌显然没有意识到行业问题所在,没有着手解决问题,而是借机拓展市场。 据介绍,“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国内奶源大量减少。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企业基本消化了库存,同时销售开始逐渐恢复,河北、黑龙江、山西和山东等地又出现“抢奶现象”。 市场正在复苏,但由于饲料成本的涨幅超过奶价的涨幅,杀牛的现象仍在持续,农户的养殖热情不高。与此同时,国际奶粉价格却持续低迷,导致国内奶价超过3万元/吨,而国际奶价为2万多元/吨,形成“倒挂”局面。 “终端价格不断波动,显示产业链条极度不稳。”一位行业人士表示,产业链分散、利润分配极度不均,导致在国内奶源价格低的时候,企业拼命打压奶农,等价格上去了,企业就囤积进口奶粉。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进口量暴增就是直接证明,“随后,在销售上的恶性竞争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些专家认为,今年3月份奶粉“涨价潮”出现时,一些地方小品牌的“问题奶粉”再度流入市场,这绝非偶然现象。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周治宏 记者观察 产业链上游岌岌可危 警惕奶业受制于外资 更深层次的担忧在于:国内乳业会不会重蹈国产大豆(3827,6.00,0.16%)的覆辙?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乳制品19.2万吨,价值4.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3%和76.4%。一项调查显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下,外资奶粉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已经从2008年初的不足60%上升至80%左右。 不少业内人士深信,大量进口奶粉的冲击将令国内鲜奶和奶粉基粉价格双双陷入“有价无市”的被动局面,最终击溃国内产业链的上游。在市场恢复的背景下,一些地区仍有奶农杀牛就是明证。 “去年9月,恒天然奶粉的报价为2万至2.6万元/吨;但到了11月份,陡涨到了3.4万元/吨,价格创下过去16个月来的新高。今年,其报价又回落至2.25万元/吨。”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整个产业链上游被掌控,那么重蹈国产大豆的覆辙是必然的,虽然有些企业开始布局上游,但更多地方性企业没有意识到问题,仍然在重走几年前乳业“恶性竞争”的老路。 “长此以往,国内奶业的产业发展将受到严重损害。国内奶业会更加依赖进口奶粉,奶粉进口量将与日俱增。国内原奶则被彻底抛弃,重演‘奶贱如水’的悲惨命运。”此前的一位行业分析文章曾如是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