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财经频道 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多面人生



  一些曾经是记者,甚至出色记者的人,后来转行去做其他工作了,他们的现状怎样?有什么人生感悟或想法可启迪同行?本文作者近期专访《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吴敬琏传》等畅销书作者吴晓波,试图从其13年记者生涯和前后期的激扬人生中,展示一种成长模式以及别样经历。  

  记者、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EMBA教授……  

  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却应对自如。  

  吴晓波说,其实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传媒行业,而是一直以观察者的身份活跃在出版写作领域。

  收获知识与经验的青葱岁月  

  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求学期间,吴晓波四年读书,三年办报,一年调研,最后一刻爱情第一。  

  读书  

  可以说大学时期吴晓波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阅读上。当时他和同班同学秦朔—现任《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等人经常出没图书馆,白天泡一天,晚上熄灯前踏着月光回寝室。  

  “我们一排一排书架地扫荡看书,从而建立了自己完整的阅读体系,以及对文字的把握能力。”

  吴晓波建议新闻学专业学生加强选修课的学习。“现在知识的专业度比以前高多了,除了学好英语,经济管理和国际政治也比较重要,否则出来的记者只能跑社会新闻、文化新闻,跑不了那些比较专业的领域。”  

  当时新华社招生考萨缪尔森经济学,“我是考进去的,他们很惊奇,怎么有新闻系的人懂这个东西。那个时候经济报道部门叫工业室,我一去就被分到新华社浙江分社工业室。”书,没有白读。

  办报  

  “新闻是一门经验学。”除了读书,吴晓波还与胡劲军—现任上海文新报业集团社长一起办了校学生会的“机关报”《复旦人》。这份双周报当时在全国高校都很有名。1988年《新闻记者》第9期刊登《放大,〈复旦人〉的智慧》一文,称“它的体裁风格带动了一大批校园新兴小报,活跃着校园的民主氛围”。  

 吴晓波财经频道 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多面人生

  《复旦人》后来改名换姓,被一代代复旦学子流传至今。  

  谈起这段人生唯一的一次办报经历,最令吴晓波难忘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争取广告。那时候“胡劲军拿着油印的报纸跑去跟一个眼镜店的老板讲,我们是复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有一两千份,十块钱一个广告。”结果真的有人看了报纸以后去修眼镜,所以这个眼镜店就成了《复旦人》的第一个固定客户。  

  第二件是开天窗。虽然胡吴二人在这份小报纸上投入了很多心血,常常为选题和版面讨论到半夜,但是“有一次实在没新闻登了,我们的头版头条就拉了个黑框,标题叫做《本期无头条》。”

  调研  

  大四临近毕业时,其他学生都忙着去媒体单位实习、找工作,吴晓波的毕业实习是“环游”祖国,同学一行4个人弄了8000块钱,出去考察调研,去了长江以南的诸多省份,从江西、湖南一路跑到广西和海南,用他后来的话说,“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真实的中国。”  

  爱情  

  1990年,吴晓波毕业时放弃复旦大学保送研究生的大好机会,追随16岁时就情定终身的女友,毅然决然投奔了杭州。当然,这名女友不久就成为今天的吴太太,“蓝狮子”的主要管理者之一。  

  新华社给记者最好的锻炼平台  

  从1990年到2003年,吴晓波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做了13年财经记者。回头看这段记者生涯,吴晓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很感谢新华社。”  

  “新华社真是一个锻炼人的平台,能接触到很多想接触的人,并且得到专业的训练。”  

  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  

  “在那个机构里,要求你的每一个数字都有出处,这也成为我日后写作的一条底线,在我《大败局》和《大败局2》出版后,很多人担心里面的企业家会找我麻烦,但我对自己里面的记述很有自信,事实也的确如此。”  

  身在地方,心想全国  

  吴晓波分析,当时新华社与其他媒体机构相比,培养记者最主要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是组织全国性调研,有雄厚的实力把大批年轻记者派上一线。刚进新华社没几个月,吴晓波就得到机会,在“老记者”胡宏伟的带领下去温州做了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调查。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进行“百家大中型企业自主权调研”,半年时间里采访了全国近百家国有企业。这些都为吴晓波后来对企业的持续追踪观察,以及写作商业史书打下基础。  

  第二是培养全国观念,地方分社写报道也要首先从全国的角度来看这个报道有没有意义。“虽然我在杭州那么多年,但能写全国性的书、全国性的评论,与这个有很大关系。”任何一个问题,都要想在全国与别的地方同类事情有什么区别,“从一开始就锻炼你的全国性思维,慢慢的,全国之后,全世界的,历史纵深的,时间的宽度和长度,写作最后就是拼你的坐标系,而写作以外主要就是拼你的知识宽度,新华社的这个培训非常好,这也是新华社出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整理”记者  

  吴回忆,“我以前当记者时是最不会采访的,每次开新闻发布会都是坐在最后一排;采访人家,第一句话是‘你说吧,你有什么要说的’。”  

  吴晓波又分析,记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冲在前面,敏锐的发现挖掘新闻;还有一种是躲在后面,前面人挖完了,我再来整理一篇。吴晓波就属于第二种—“后整理”记者,是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思考在采访写作,在分析解读。  

  “我不是第一个报道这个事情的,但我整出来的东西跟你们都不一样。就像我写《大败局》,里面的东西有很多不是我第一手发现的,但是我写完以后,别人也就甭写了。”  

  吴晓波采访过很多经济学界人士,有企业家,有经济学家,前者如王石、鲁冠球、马云等等,后者有吴敬琏、张五常等等。其实“跟这些人在一起聊天谈事,你是在跟思想进行交流,永远充满乐趣。”  

  做自己喜欢的事  

  “以文字为生的人就必须找一份能够终生从事的工作,当记者无法满足这个长远目标时,自然转型到了作家的角色,这是一种自然的转换。” 

  入对行  

  “我是有幸选对了一个行业。”吴晓波在人生要做选择时,决定以财经作为主攻方向。  

  “因为当时我判断这个行业是一个理性的、最能反应这个国家真实状况的领域,结合我以前学的新闻学、文学的专业能力,我能更好地表达我所见到的。同时,我意识到中国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经济改革时代,因此关注财经是一个有未来的方向。”  

  记者的天花板  

  就像其他年轻记者一样,吴晓波很早就碰到“天花板”,也就是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困境。  

  在传媒行业里,记者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走下去当高级编辑,当部主任,当总编,当社长;第二条路就是写专栏写书。  

  为什么记者做到一定程度,没有选择进入管理层,而是写作出书?吴晓波回答得很干脆,“这主要是因为我喜欢文字,那是我的爱好所在。”  

  “事实上,在三十岁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够有多大的成长空间,那时我每年行走在中国的各个城市和乡村,写出一些肤浅的新闻报道,我想用眼睛和双脚把中国的真实发现出来。而在转为财经作家后,我知道,人的一生其实可以用图书累积起来的。” |!---page split---|  离开新华社,仍然是记者  

  早在1994年,吴晓波就在《杭州日报》和《南风窗》开辟专栏,从此一发不可收。  

  从记者到专栏作者,再到书籍作家,“如果从全球来看,我的路径基本上是记者成长的正常路径。”  

  吴晓波现在的工作还很像记者,不断在写,越写越专业,纪实手法还是研究手法都不重要。就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自传《旁观者》里说到,他一辈子的职业就是记者,记录的是管理学方面的内容。“今天的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当记者,每周写专栏,写新闻评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里面用专业知识来做事。”  

  记者这个职业跟经验有关系,越老越有价值。  

  写作是工作,出版是事业

  “新闻与图书的区别在于,前者记录当下,后者要从历史说起,这个差异既是写作上的差异,也是记者与作家的区别所在。当一个作家,更需要长久、宏观地看待一个事件。”  

  目前,吴晓波最主要的工作是写作,最主要的事业是蓝狮子的出版。  

  享受写书的乐趣  

  吴晓波透露自己成为出色财经作家的心得是:“第一,我喜欢写作;第二,我有写作上的规划;第三,坚持写作。”  

  现在,吴晓波的主要精力放在出版和写作上,下一步会继续溯流而上,从管仲、商鞅开始,探寻2000年的商业历史演化,涵盖在一本书里,预计明年能够完成。  

  埋在作品里的思考  

  从吴晓波的一系列财经图书中可以读出历史感、责任感与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他对中国宏大的企业、人物变革史的驾驭与细节的刻画令人折服。  

  吴晓波在写《激荡三十年》时,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历史材料,还专门请助手收集《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当时主要的经济报刊,这些材料也成为《激荡三十年》的基础所在。  

  “从历史材料中,我整理出了一条主脉络:即三十年的改革史,其实是国有资本、跨国资本和民营资本三种力量的角逐,想明白这点颇费了些力气,但想清楚这点却为我描写人物、取舍材料、把握事件确立了叙述的逻辑。”  

  “在写作之前,我便决定要多写些人物故事,多些细节,这是主观意识。因为我发现,当一段大历史过去后,人们往往只是记住了一些细节、一些镜头。奥运火炬传递,我们记住了金晶护火炬,汶川地震我们记住了‘朱坚强’,奥运会我们记住了刘翔退赛、菲尔普斯的8枚金牌,所有这些都是细节、镜头式的,并且都有人物在内。而以往的企业史图书中,往往忽略了对人性的探索,只讲宏观而没了人物的好恶与情感。”  

  影响在当下  

  “从来没有说一本书,是注定会流传下去,一切的选择权都在后来的读者手上。未来的历史结构也不是这样一种状况,基本上与思想进度是同步的。”  

  “书应该是思想整理的一种工具。一些好的企业的书,我们每年都出,包括从不同角度。”流传不流传吴晓波不管,影响在当下,相对很速朽。同时代有好多人在写作研究,有哪些留下来,是后面人的事。  

  出书像炼钢  

  蓝狮子旗下80多名签约作者,基本上都是财经记者。他们到了“天花板”,又不愿意去当主任、当编委,也不愿意经商,还在媒体岗位上。“以前,财经各大报的老总挺反对记者不给报纸写文章,而是帮我写书。现在他们都挺喜欢的,因为如果你不让他写书,他憋在那,他就要跳槽,专心写书之后,他们就不会走了呀。”  

  就这样,蓝狮子培训了一批财经作家。“财经记者最多写10000字,一本书最起码12万到15万,记者根本没有这样一个结构能力。一个记者写完一本书,就像是在钢炉里面好好炼了一把一样。”

  我们靠近财富,但永远怀着廉耻心  

  关于财富,关于财经记者的职守,吴晓波有非常明确的看法。  

  财经记者生存之道  

  从众多财经媒体被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财经记者要想独善其身并不容易。  

  吴晓波认为,财经记者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是写作的时候能够保持中正之心,不诋毁、不污蔑,也不能有所求;第二点是用事实说话,每一个字都不要被抓住尾巴,避免成为被告。  

  “我写批评报道写了那么多,我批评过的人到后来也不恨我,因为他知道我是就事论事,所以我也没有当过被告。”  

  “最好不要跟企业家有私交,那你做评论就不会受感情困扰。还有就是不要试图跟政治家交朋友,如果搞政治评论的话。”  

  记者都比较关注时下热点,但作为财经记者,一定要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内长期关注一个产业、或是一个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常是诱发企业变动的重要因素,但最主要的还在于内因,后者一定需要长期关注才会发现,不要人云亦云。  

  吴晓波说,优秀的财经记者应有以下素质:第一,专业素质,对某一个专业的研究;第二,文本创作能力,有好的、优美的文字;第三,勤奋,足够勤奋,创作量足够大,慢慢地就会变成行业里的意见领袖。  

  后危机时代对财经记者的建议  

  吴晓波认为,商业报道赶上一个好时候,因为世界越看不清楚,所谓专家的作用就越大,现在是财经记者最黄金的时间,并将持续好多年。  

  做记者,专心很重要,财经记者要能熬。天分没区别,区别就在于干一件事,你愿不愿意花十年时间,十年干不成花二十年。“怕就怕万金油,混日子,没目标,什么都想得,名也想得,利也想得,什么都想得,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54574.html

更多阅读

邻家大叔级演员吴秀波演技如何接地气 吴秀波的演技

文/一池萍碎看过《心术》后会不由自主情牵男主角霍思邈,对演员吴秀波产生相见恨晚之感,一气呵成的表演连同眉心的那颗标志性的美男痣和如诗如画的唇形面容,大众情人的忧郁眼神,令人落花有意随流水,随波飞至戏尽头,观吴秀波的戏,第一眼觉得

吴秀波的歌——草原英雄小姐妹 草原英雄小姐妹歌曲

不知道,“共产主义”这个词现在还有多少人会记得,龙梅玉荣的故事又还有多少人会记得。吴秀波,一位我喜爱的演员,为她们写下了这首歌——《草原英雄小姐妹》。这首歌自然不会在当下流行,一个月前,我在《非常接触》访谈里第一次听到秀波的

《爸爸去哪儿》:吴镇宇的父子相处之道

参加《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嘉宾中,估计最受关注的就是吴镇宇父子了。因为吴镇宇在荧幕中塑造的形象往往都是反面人物,感觉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也没什么经验。如果你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吴镇宇教育孩子非常有方法。《爸爸去哪儿》第二

王石:吴军博士的勇气

在今天,试图用几十万字,而非几百万字描绘人类文明史,是需要勇气的。我这么讲,不仅因为在研究大尺度历史方面,市面上已经有了《全球通史》《历史研究》这样的优秀著作,还因为人类文明史的写作,需要考古、科学史、科学哲学、技术史、经济史、

声明:《吴晓波财经频道 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多面人生》为网友蕩蕩丿丿純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