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户外市场现状 "户外"这个体育用品行业目前在国内运动用品里面,它仅仅是很小很下的一部分,我们国内的"户外"只占整个体育用品市场的千分之一,这是一个很可怕、很可悲的数字。从我们了解的欧洲或者美国甚至我们隔壁的韩国和日本来看,"户外用品"竟占了运动用品15-20%,为什么"户外"在国内就这么困难呢? 欧洲"户外"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人阶级中的工人贵族为了逃避城市的压力躲到乡下去放松而发展起来的。我们国家大概是92年在深圳和北京开始进行这项活动,那么是怎样起步的呢?开始是一些外国人只知道中国这么多的山山水水,但不知道好玩的地方在哪里,于是他们就请我们国人带着去玩,玩着玩着,我们国人的户外运动也被刺激起来了。

通过十几年的发展直到今天,国内"户外"体育用品在北京、成都、深圳、长春、广州、昆明、杭州、西安甚至包括桂林这种小地方,每个城市都已经超过了30家店。 现在,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国内"户外"品牌一共约有120个,这些品牌中能够在商场,尤其在大型商场设立专柜能够生存下来的不足十个品牌,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以业绩排大约是:奥索卡、The NORTH FACE、哥伦比亚、CONNA、日高、生活无限.探路者等。大家可以看看广州广百、天河城百货、友谊商场这些大型的商场百货公司里面,真正的户外牌子应该来说还没有。 国内"户外"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1."户外"定义狭窄国内认为户外运动就是"挑战生命,挑战自然,探索险境",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户外"更应该解释为:"与我们城市相对立的一种生活形态,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探险和挑战"。"户外"的目的是:放松,归宁,驱散疲劳释放生活和工作压力。所以我们说To outdoor to happy,to outdoor to be myself2.商家经营思想狭窄局限了户外运动的发展比如俱乐部制,俱乐部经营者在扩大知身知名度的同时夸大自身英雄事迹感化户外企盼者;高端商品定位;户外商品店则以卖水货、次货、假货、B品货、库存货来谋暴利;买卖欺骗性,老驴骗新驴和引诱出行(驴:是人们对自助游人士的一种称呼)等。如此经营思想是不可能将中国户外蛋糕做大的,更不可能将户外运动这个群众性的期盼运动传播开来。结果只能是使户外爱好者在痛苦中抽身离去,在恐惧中畏却。 3.商家的营运策略也是"户外"病态发展的一个要因如进口商品,在外国只需17美元的煤油炉在国内要卖到1600人民币,同时国内的属于高档的商品只能当作低端来销售的登山鞋,还有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