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见证日化30年的成败兴衰(3)



第三章 90年代中后期(96―2000) 群雄逐鹿

品牌:生态美、丽花丝宝、舒蕾、丁家宜、小护士、珊拉娜、资生堂、欧莱雅、雅诗兰黛

关键词:模式、终端、功能化妆品差异化、保健品套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化妆品市场在90年代中后期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90年代以来,化妆品消费市场的增长主要是靠人均化妆品消费额的提高来推动的。从 1880年的0.2元到1989年的2元,再发展到1997年的16.5元,人均化妆品消费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在90年以前,人均化妆品消费的增长基本可以看成消费结构不变(即化妆品消费支出比重),而由人均实物消费增长拉动所致。在90年代后,化妆品消费占实物消费的比重有了较大的增长,这反映出人们化妆品消费意识的提升。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品牌也开始加速发展,并形成了一段时间内的垄断地位。

aihuau.com

第一节 终端模式与红色陷阱

一、“决胜终端”的由来 

  80年代末期,宝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面对尚需开发的市场现状,利用强势广告和规范的渠道建设,经历了近5年的亏损,一跃成为中国化妆品领域的霸主,并通过品牌收购、资本控制等手段,将一些原有的品牌消灭在萌芽状态,到90年代初期,除了一些国外合资品牌和地方品牌外,几乎在中国已经没有国产知名品牌的存在了。 

  面对这一局面,国内率先发难的是重庆奥妮,以明星路线、天然植物概念,切中宝洁的要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是,“标王”等非理性的行为导致奥妮如流星一般很快陨落。 

对于宝洁来说,这不过是一段竞争插曲,但对于国内的化妆品厂家来说,却分明看到了与宝洁竞争的希望,于是以决胜终端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国内化妆品界一般认为,舒蕾是决胜终端的代表,但笔者以为三株生态美应该是这种做法的开拓者。96年,三株生态美以生态护肤的概念入市,通过分析宝洁的优缺点,生态美将战场摆在中国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采用基本上是保健品模式的做法,户外宣传与终端操作相结合,人海战术加上占领超市货架,当年就实现了3.75亿的销售,97年达到了10亿元。分析生态美当年的成功,不得不承认,引入保健品“终端战就是肉搏战”的营销理念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1、小报换成传单折页,仍然采取入户派发策略,有效保证了宣传到达率;、

2、保健品的横幅仍然起着活动引导和促销传达的作用,其平实易懂的广告口号深入人心。“生态护肤,自然出众”;“城里姑娘为啥美,因为用了生态美”等等都是比较有效的广告;

3、第一个在商超内设置促销人员,实行终端拦截战术;

4、以陈菊兰为典型,建立了终端销售的5大法宝;

5、延续保健品的终端包装策略,变药店为商超,以海报、吊旗等简单宣传品进行终端包装。

  1998年以后,随着三株口服液的衰退,生态美的大部分资金被抽调支援口服液,造成其市场人员收入锐减,一大批优秀人才流失,生态美不得不经历阵痛,直至2007年才开始逐步好转,销售额重新突破2亿元。

  同样在终端领域风生水起的当属舒蕾。

 丝宝集团原本是一个以护肤品成功切入市场的企业。丝宝继绿丹兰、永芳之后于1991年推出高级美容露、护肤露等产品,1992年推出新一代丽花丝宝珍珠美容霜以及丽花丝宝发胶摩丝,一举红遍全国,随后丝宝集团更依托护肤品开拓全国市场。鼎盛时期拥丽花丝宝有200多个专柜形象,拥有HA保湿系列、家庭美容院系列、艳丽系列及平衡系列,效仿羽西的做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至丝宝推出舒蕾品牌时,年销售额已经突破2亿元。随着奥妮等品牌的崛起,丝宝也看中了洗发水领域,推出舒蕾品牌。

  1997年,丝宝集团开始切入洗发水领域,舒蕾当时的策略几乎与生态美如出一辄,选择宝洁薄弱的地区,借助明星广告、建立终端优势。随着王馨平的一曲“别问我是谁,舒蕾”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红色风暴。舒蕾在终端的操作上与生态美相比更注重规范性和美观性,统一的红色、统一的风格形成了舒蕾独特的传播概念,在促销队伍的建设上,舒蕾更加注重人员素质的培养,大气势的促销,人多力量大的人海战术也是舒蕾的主要手段。客观的说舒蕾与生态美相比,在营销操作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做出了化妆品应有的档次与内涵。但是这种改良却带来了舒蕾勃勃的生机,并随着舒蕾的发展而成为经典的营销案例,从此开创了终端决胜的针对宝洁的新的竞争思维,也形成了化妆品企业争相效仿的风潮。 

丝宝由此步入高峰,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成为中国市场能与宝洁洗发水领域对抗的第一人。

  此后,为了与宝洁抗衡,丝宝相继推出柏兰,针对玉兰油;推出风影,针对海飞丝;推出顺爽,针对飘柔,风光一时无两。舒蕾红遍中国,红色风暴以及终端模式等成为丝宝的经典。

  但成功中也孕育着危机。一是企业扩张过快,产品质量不支撑产品概念。推出的风影品牌,业内戏称祛发不伤屑,就是掉发严重而祛屑效果却不明显,为此丝宝不得不组织专业人员给与消费者解答。二是过于信奉战术作用,逐渐以终端模式作为竞争核心,忽视了品牌的进一步提升和内涵挖掘,结果是经过多年,消费者对舒蕾的理解还是简单的红色;三是对竞争对手的反应估计不足。舒蕾的成功直接导致宝洁2000年推出终端风暴计划,全面抢占货架及宣传阵地,造成终端成本大幅度上升,舒蕾的利润指标迅速下降,不得不在困境中徘徊。

2008年,丝宝被德国拜耳丝多夫控股,曾经的民族品牌又一次被洋品牌收购。

二、终端模式的陷阱

  在生态美和丝宝成功之后,终端模式成为了许多企业奉行的经典,低层丝宝的人出去以后就可以成为高层,并将这种模式广泛应用。殊不知,这种模式更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陷阱。

  随着舒蕾的异军突起,并直接功入洗发水领域宝洁的四大品牌之中,关于终端决胜的风潮越演越烈,并直接形成了化妆品操作的陷阱误区。 

  陷阱之一,全新的营销理论思维。当舒蕾品牌成功之后,一些学者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发展出了消费者购买模式的理论,认为在消费者临购买前进行终端拦截和消费引导,最能起到销售成长的作用,因此企业营销应以终端为核心。 

  诚然,终端营销可以有这样的作用,但是任何营销模式都不能脱离企业自身资源和当时的市场实际。 

  舒蕾当年的成功是分析宝洁的优缺点之后,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所做的战术竞争。当时的终端还没有各种费用的概念,所有的终端宣传只有一个制作费用,符合丝宝当时低成本竞争的策略构想,在媒体及终端的双重运做下,舒蕾一跃成为强势品牌。但是,当终端成为重中之重的时候,我们看到所有的费用都上升了,并且还有更加严重之势。宝洁在关注一段时间之后,2000年底也开始参战,推出了终端风暴计划,更是加剧了终端费用的提升。到2002年,各种进场费、条码费、陈列费、堆码费和宣传发布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浙江等地区出现了促销权竟标的方式,企业要想促销,还得先通过投标获得促销的资格,而福建等市场又出现了包场销售的新模式,要想进入终端还必须获得包场资格,凡此种种,形成了终端操作的极高成本。另一方面,终端营销还不仅仅是人员促销的问题,终端宣传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当丝宝与宝洁早将终端包装发挥到及至的时候,哪里还有宣传的空间?今天,披上科学理论外衣的终端决胜已经成为了新的陷阱,那些不分析市场实际和自身资源,而又坚持终端决胜的企业,直接面对丝宝与宝洁的双重挤压,大多数都感到了前途渺茫。 

  陷阱之二,终端作用被无限扩大化。有理论基础的“决胜终端”迷惑了一大批企业,甚至认为销量上不去,市场起不来,都是因为终端没有做好,这是典型的终端绝对化的思维误区。事实上,看待舒蕾的成功绝对不能脱离品牌宣传,而只看到其在终端的运做,消费者还是先认识到舒蕾这个品牌,才被终端的强势所吸引,这在丝宝的各种营销报告中有清晰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不计其数,而真正能够影响购买决策的核心是消费者的心理层面,品牌认知、品牌联想与品牌价值才是决定因素,而终端不过是起到一种购买场所和联系纽带的作用,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营销战术而已。在企业的4P要素中,化妆品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价格不断走低,宝洁的洗发水最低已经降到了12元左右,舒蕾也在全面8折,价格空间在不断萎缩,而过分关注终端的结果就会导致渠道成本大幅度上升,企业就不可能有更多的资源用于广告宣传与品牌建设,这时终端就成了产生销量、影响消费者的核心要素,而终端所影响的消费者往往是因为人员拦截而购买产品,并不是对品牌有所认知才采取购买行动,于是开始终端拦截――流失――再拦截――再流失的恶性循环,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这就是“做终端累死,不做终端死”的核心根源。 

理性回归,终端再思考 

  今天,当我们再回头看待终端的作用时,我相信大多数人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终端的客观作用。不可否认,终端战术是一种有效的操作办法,而且在一定的时期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甚至改变了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格局,但是任何一种做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终端的作用应该是重要的,但绝对不是全部,企业必须回归到品牌建设上来,才能更加有效的利用终端,而不是被终端所左右。 

  宝洁也好,丝宝也罢,在炒热终端的同时,绝对不会放弃品牌的发展,而渠道费用越高对他们越有利,一些中小企业要支持渠道费用,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建设品牌,也就很容易被这些大品牌所绞杀,而它们以强势品牌的地位可以要求终端免去各种费用,或少付费用。 

最近宝洁与丝宝同时采取了品种丰富的做法,尽可能的占领更多的货架空间,而中小化妆品企业就只能在更小的货架空间内自相残杀,终端费用自然水涨船高,已经快到了无法承受的边缘,这不得不引起中小化妆品企业的重视。 

第二节 功能性化妆品 一曲永无品牌的悲歌

  当终端风潮愈演愈烈的时候,还有一些企业选择了产品和概念创新,寻求差异化、功能性的道路。

第一小节 小护士,第一个防晒专家

  分析小护士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防晒市场的历史。

  1928年,欧洲开始商业性质地使用防晒品,但是并没有留下记录。 

  1954年,日本资生堂发售第一款防晒产品,防晒品在欧洲也开始以化妆品的形式面世。 

  1973年,美国FDA做了标示防紫外线效果指标的提案,防晒指数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开始被普遍使用。 

  1978年之前,防晒品一直被视为预防阳光灼伤的药品。1970年代后期,美国FDA将防晒品分类为保护皮肤不受阳光侵害的化妆品类,以防晒为概念的防晒化妆品时代拉开帷幕。 

  1970年代后期,倩碧出产了防晒与护肤效果相结合的“deage”SPF8,防晒逐渐被消费者认知为护肤品的一个种类。 

  1990年代中期,中国化妆品市场上防晒领域还没有主导品牌。玉兰油专著于青春的奥秘,其他品牌的护肤品也大多以普通日常护肤为主。小护士抓住了这个机遇。率先在业界开始重点开发防晒护肤品市场,1996年,小护士率先大规模传播护肤品的“防晒”概念;

  小护士的防晒概念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推“专业防晒,我们的小护士”,从而来解决市场上的品类归属问题,让消费者一想到防晒,就会联想到小护士。这一阶段,小护士采用流通批发渠道,快速占领了广大市场,获得了第一桶金;

  第二阶段,产品细分及丰富阶段。其后,小护士将防晒产品的防晒系数进行科学细分,进一步巩固防晒的专家形象;

  到第三个阶段,小护士又推出“专业防晒,晒不黑,晒不老”等概念,强调防止UVA的作用,防止晒黑、晒老。就一直塑造自己的“专业防晒”品牌形象。

  经过3个阶段的提升,小护士品牌已经成长为专业的防晒品牌,销量和品牌知名度都达到了顶峰。

  此后,随着防晒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先有丝宝的柏兰、丁家宜、雅倩佳雪等不断抢夺市场份额,后又有玉兰油、资生堂等国际品牌虎视眈眈,小护士开始进行品类的丰富,期望占领更多品类的市场。小护士品牌开始推出日常护肤产品,其后又一口气推出“立得”、“邦氏”、“古方”、“兰歌”等4个品牌,号称5大品牌。但是,兰歌的推广不利,新品的上市失败,导致小护士进入发展的瓶颈期。

  此外,由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在知识产权方面被多家企业抢注,南海小护士,小护士佳雪等品牌层出不穷,导致市场形势更加严峻。

  此时,聪明的李志达开始考虑出售小护士品牌,其资本就是专业的品牌和广阔的渠道。2004年,欧莱雅收购小护士,李志达转而以充足资金入主健力宝,其后又演绎了更加多彩的传奇,这里我们不再赘述。

  倒是欧莱雅集团对小护士的市场情况始料未及,原来以为的广大渠道绝对不是外资品牌想像的那样拥有牢固关系,而大部分是一些松散的、没有约束,无法按照国际品牌运作的渠道;此外,小护士品牌经历多年的伤害,已经不复当年。欧莱雅在收购初期,还是对小护士寄予厚望的,新的包装、新的形象、新的代言人,可是消费者却发现,其定位与原来的小护士越来越远,完全偏离了小护士的定位,造成新品销售远远低于预期。其后,小护士开始逐步被欧莱雅旗下的卡妮尔取代,曾经的民族骄傲,又一次销声匿迹。

  此后的中国防晒市场,众多品牌开始发力。丁家宜打出“美白防晒”的旗帜,提出“美白防晒:内美白,外防晒,美白、防晒一起来”的口号。雅倩佳雪则喊出“冰点防晒”;东洋之花突出“防水抗汗”的防晒附加功能,大宝更是推出了“纳米级物理防晒剂”,用来强调防晒产品的安全性。 

  由此,也造成了中国化妆品防晒市场的高潮,并持续至今。

第二小节 珊拉娜 去痘专家的演变

  1991年,崔国防从贵州来到珠海,一开始是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1994年开始接手中台合资的,帐上连买台复印机的钱都没有的珠海珊拉娜化妆品有限公司。富有冒险精神的崔国防,在月销售额接近200多万的时候,在中央电视台一次性投入700万元,相当于三个多月的销售额全部投进去,更不要算成本了。

  这种魄力也许是那些当年企业家的共性,秦池以一天开进央视1辆桑塔那,换取一部宝马的效益揭示了当年广告投放的效果。

  当珊拉娜全面宣传去痘功效的时候,正象小护士一样,在全国所有的广告里面没有宣传青春痘的东西,珊拉娜很容易就在这个领域作到了头把交椅。销售增长了400%,当时的订单几乎接不过来,连续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产品都没有进过成品库。 

  正当珊拉娜红极一时的时候,1996年底,台湾股东准备转卖珊拉娜商标。这可以说是对珊拉娜的第一个考验,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商标,那么这个企业又要重新开始,它所卖的产品就只是产品,而不是品牌的这样一种概念,崔国防如是说。结果通过国际仲裁,珊拉娜胜诉。崔国防当时花了将近五千万购买了商标和股权,第一次危机就这样解决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珊拉娜痘胶膏红遍大江南北,其广告中2个年轻的小姑娘,以轻松的语气,告诉你“小痘痘不见了”。其产品在去痘领域不断延伸,只留青春不留痘的洗面奶等产品也曾经一路走红。

  然而,中国企业在当时似乎总是逃脱不了富不过5载的宿命。随着珊拉娜品牌的突破,其他各种去痘品牌蜂拥而上,除了比珊拉娜还早,以军队名品,献给人民著称的环宇益肤霜,还有泽平、军献等品牌异军突起。这些品牌更重视终端操作,利润空间更是大于流通为主体的珊拉娜,给其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竞争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长期的广告、流通模式,造成价格体系极度透明,渠道利润消耗殆尽,渠道积极性消失是更主要原因。再加上企业管理混乱,长期不能解决市场遗留问题,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由于珊拉娜的品牌延伸失误,在珊拉娜品牌下又相继推出子品牌,如喜肤品牌,紫眉品牌,圣珊娜品牌,飘一代品牌等,分别作为护肤系列、美体系列、洗涤系列进入市场,以珊拉娜为主品牌的策略,违背了消费者对珊拉娜品牌的认知,这些产品相继失败退市。

  到2000年,珊拉娜的销量急剧萎缩,资金周转困难。不得已的情况下,2001年,珊拉娜开始完全背离品牌定位,转推资金回笼更快的美体产品,主推收复霜,聘请王祖贤等明星做为形象代言人,采取垃圾时段长广告,先打广告后给钱,先收代理商的钱交广告费等方式,又一次迅速走红。珊拉娜从中得到的最好经验就是找到了与电视购物公司合作的乐趣,电视购物公司出时段,珊拉娜出产品,双方按照销售额分成是风险最小,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模式,何况,你电视购物上打广告,我换个包装占领常规渠道,还可以多赚1笔。其后,珊拉娜开始与橡果国际等大型电视购物公司合作,又一次吸引了业界的眼球,似乎珊拉娜始终在印证功能性产品的神奇。其后,珊拉娜相继推出美腿霜和健胸霜,大有将美体进行到底之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国家禁止在电视购物上传播功能性广告的禁令,令珊拉娜一夜之间,又回到了解放前。大量聘请明星的现金付出,广告片刚刚拍摄完毕,损失无法估量。

其后,珊拉娜引进了snoopy品牌,开始回归基础护肤产品和儿童产品,但其市场表现已经无法同日而语了。

  此外,在90年代后期,功能性品牌尚有艾利碧丝、梦的妮等也都风光一时,而后销声匿迹。

  这种以功能性产品为主导的品牌,因为功能的先天缺陷,始终存在品牌归属定型,无法拓展的难题,因此单纯依靠功能区隔,是没有办法做成真正的品牌的。遗憾的是,这又是一条快速发展的捷径,所以即使到今天,仍有诸多企业前赴后继。

案例:

欧莱雅整合小护士和羽西的失策

  2004年初,“欧莱雅50天整合小护士、闪电收购羽西”,曾喧嚣一时。但,喧嚣过后,繁华落尽,是残酷的竞争现实――小护士业绩低迷,羽西形象大乱,业内人士深切地感到,欧莱雅对这两个品牌的整合并不成功。

  2004年初,“欧莱雅50天整合小护士、闪电收购羽西”,曾喧嚣一时。但,喧嚣过后,繁华落尽,是残酷的竞争现实――小护士业绩低迷,羽西形象大乱,业内人士深切地感到,欧莱雅对这两个品牌的整合并不成功。

  以欧莱雅的全球并购经验,为什么没有整合好小护士和羽西呢?

一、习惯性品牌构想

  欧莱雅的品牌金字塔基本上是以中、高端市场为主,从欧莱雅到兰蔻,从美宝莲到薇姿,从理肤泉到碧欧泉,无不是高端品牌的代表。一直以来,跨过公司的品牌策略就是高质高价,利用庞大的利润空间,支撑巨额的广告费用是原因之一;建立品牌的弹性与内涵,避免出现大宝似的定位局限是原因之二。因此即使是小护士,欧莱雅的期望也是做成中端的品牌,并且突破专业防晒的定位局限,而瞄准大众的基础护肤市场。

  此外,在渠道方面,欧莱雅擅长专柜渠道,而小护士虽然有一定的专柜渠道,但是,基本是大众流通品牌,主要销售渠道是商超和大卖场,她的销售形态和特点,同欧莱雅惯有的销售方式,截然不同。 

  羽西的定位应该说与欧莱雅的品牌历程完全一样,本来是专柜为主,商超为辅的品牌。近年来,其终端占有率和可见度下滑很大,她急需提高专柜保有量,但欧莱雅却缺少作为。部分原因就是欧莱雅会发现,羽西的目标人群与欧莱雅品牌的护肤品形成竞争态势,两者相比较,当然是先推广自己的孩子。

二、定位改变,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由于以上的原因,欧莱雅对小护士和羽西品牌的定位开始提升,进行了品牌形象的绝对改造。 

  对小护士的定位,首先改变其专业防晒的概念,转而推广大众护肤品,加入卡尼尔研究中心,逐步将小护士的品牌资产清零,以达到重塑的目的;其次是为了提升形象,将其主渠道由广大小终端向大卖场过渡;第三是提升产品价格,压缩渠道利润空间,期望利用广告拉动消费者的需求,让渠道忍痛也得卖,再造一个玉兰油品牌。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差距明显。在形象方面,也许他们认为“老小护士”形象太土太老,于是,封存老的,全力推广50天内孕育的全新系列。“新小护士”希望改变“老小护士”的形象和产品架构,通过大张旗鼓的终端改造和推广新品来实现。实际状况是,业内竞争敌手对此给予了深刻的关注,而消费者未能很快接纳“新小护士”――新的小护士改变太大了,定位过于年轻,让老的消费者彷徨不前,新的更年轻的消费者难于选择(选强生的可伶可俐还是小护士?)――她成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怪胎。在渠道方面,切入大卖场树立形象无可厚非,然而光树立形象,原有得小终端不买账,渠道数量激素锐减,销售量不可能达到预期。在流通环节,因为利润空间得丧失,流通商得积极性大打折扣,产品流转不畅成为必然。

  再看羽西品牌,欧莱雅对羽西得改变还是比较小得,基本延续了中国女性美的定位,只是利用中国的书法文化加上了一些时尚元素,然而,这些改变对羽西的忠实消费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内品牌洋化,国际品牌本土化是主要的潮流,羽西多年经营的洋化运动,又被欧莱雅的本土化打回了原形,同样造成销量的波动。此外,与小护士相比,对羽西的投入明显不足。

  新小护士推出一年,花费了大量的广告费、专柜费和终端费用,结果却是没有形成销售优势,更不用提15个亿的销售目标了。小护士品牌形象紊乱,销售人员不得不依赖批发市场冲击回款量,市场价格混乱不堪,经销商观望不前。 

  2005年以后,欧莱雅的小护士开始逐步变身为卡尼尔,小护士品牌将不再存在。

三、急于求成

  对于欧莱雅来说,一旦接手这两个品牌,就想展示自己的品牌提升能力,就想给这两个品牌打上“欧莱雅制造”的印记,无可厚非;但是,欧莱雅显然对这两个品牌理解不深,对中国大众市场的特点理解不深,行动方案过于急躁。 

  首先,我们从欧莱雅对外传播的语调,就可以看出若干端倪:如“50天整合小护士”!50天内作的事情,不仅是全盘接手、人力资源淘汰更迭、而且制定了宏伟的当年度营销计划和伟大的销售指标、还推出了若干全新的产品系列、打造了全套的广告推广资源! 

 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见证日化30年的成败兴衰(3)

  虽然说欧莱雅和小护士的谈判持续了思念之久,但是,欧莱雅对接手后的小护士怎么运作,买什么产品拍什么广告,筹备了四年之久吗?很显然没有!如果没有充分的调研和方案反复论证,50天之内拿出这么多东西,会是什么东西?因为欧莱雅是全球化妆品一哥,他就能在短期内长袖善舞? 

  有点可笑的是,小护士定出了8个月销售15亿的市场目标,这是2003年小护士的5倍多! 

  羽西方面,也是迅速出手,迅速推向市场,自负的令人吃惊。

四、对小护士和羽西的实际影响力评估不准确 

  小护士和羽西都是中国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但问题是,这两个品牌近年都在走下坡路,尤其是小护士在长期谈判过程中,作了很多杀鸡取卵,寅吃卯粮的事情,品牌亏空严重 

  欧莱雅收购之后,没有很好的借力和接力举措,反倒热衷于易铉更张,收购的价值因此又大打折扣。   

  2004年,在经过了大张旗鼓之后,欧莱雅突然间对这两个品牌低调了很多,甚至冷淡了很多。现在,他更多用美宝莲和巴黎欧莱雅冲锋陷阵,看来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 

  如果不能冷静、客观地认识大众市场,如果不能从市场现状和消费需求角度策划品牌,小护士和羽西很难成为欧莱雅坚实的塔基和营销利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53585.html

更多阅读

财产保全损害赔偿 与损害赔偿相关的货物保全(3)

  仲裁庭经过审理后认为:“申请人(外商)依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应当是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本案中,除由中国商检局出具的涉案合同项下货物合格的商检证书外,外商并未依据合同约定在规定期限内另行提供足以推翻前述商检结果的

孙子兵法百家讲坛3 《孙子》的斗争哲学(3)

  什么叫“兵以诈立”?我们要弄清两个概念,什么叫“兵”,什么叫“诈”。这两个字的含义并不简单,对研究《孙子》很重要。  (一)什么是“兵”?  《孙子》全书,第一句话是“兵者,国之大事”,第一个字就是“兵”。  这个字,现在的出版

开网吧经历 我那开了2年半的网吧经历(3)

  两天,这两天我怎么感觉就过得不是个味呢!!日子好不容易挪到两天后,一大早,老板一进门就对我说:***(我的名字)装备装机,电脑今天早上到货了,这该死的南昌佬拖了整整一个星期,下次要他们赔偿我们的损失,那有这样拖的!!(老板表演的还真相当专业,自

创业教父 10年做成3家亿元公司 创业教父季琦的非传奇(3)

  季琦:这个高昂不是钱能够估量的,当然用的钱也不少,请最好的两个投行、请律师、请几乎是最好的审计公司。最重要的是,我们上市后出了很多数据,很多同行会来跟我们学习。本来自己挺好的,很多东西想要藏的,但是现在你要标注出来给别人看,

文明变革3 变革中的立白(3)

  事实上,当第一包立白洗衣粉出炉时,立白就在刻意强化自己的品牌意识。1995年年底,整个洗衣粉行业低迷不振,竞争对手纷纷以降价换市场。然而,此时的陈凯旋却作出了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疯狂”的举动:逆市提价。“华南地区没有垄断性品牌

声明:《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见证日化30年的成败兴衰(3)》为网友烟沫凡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