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生存 本土日化品牌的另类生存法则
在成龙代言之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霸王”这个洗发水品牌;但一经成龙代言,“霸王”即迅速蹿升为一匹“黑马”。这有数字为证。 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数据,“霸王”的市场份额实现了“三级跳”,从2005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0.7%上升到3.1%,再到去年11月底的5.1%。 霸王起家广东,没有任何外资背景。AC尼尔森截至去年11月份的市场调查有这么一组数据:一直号称在中国洗发水市场拔得头筹,并拥有50%市场占有率的宝洁公司,市场占有率却从2005年的50.6%悄悄走低到2006年的49.5%,又到去年11月底的48.8%,丢了近2%的份额。同时,丝宝集团从2005年的7.7%下降到6.5%,继而到6.1%。这两家所丢掉的阵地,几乎足够为霸王的崛起提供空间。 做“老大”不容易,在中国日化市场要做“老大”更难。 在去年上演的一场洗发水争霸赛中,几家公司用广告语言打起了口水战。 首先是联合利华为其旗下去屑品牌“清扬”造势,全国四处充斥着小S“妖娆”的声音:“谁骗我我就甩了他”;宝洁既而立刻反击,由其海飞丝的金牌代言梁朝伟出马,教育消费者要“忠诚”。在联合利华和宝洁“火拼”的同时,“霸王”,还是成龙大哥一如既往充满磁性的声音,“头发没营养,就像这棵树……”
最终,梁朝伟与小S未分伯仲,成龙大哥反倒一路高歌,抢了宝洁的地盘,捡了丝宝的阵地,市场份额在3年之内稳扎稳打地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令业内大跌眼镜。 霸王的崛起,起码可以证明本土品牌在国际品牌的冲击下,并非没有活路。他们寻找到一片“去屑”之外的“生发”蓝海,事实证明,江山是可以抢的。 再如洗衣粉。这个在日化领域被公认为对价格最为敏感的行当,几乎就一直处在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轮流坐庄的状态。当纳爱斯的市场占有率从2005年的22.4%跌到2006年的19.2%时,2007年终于止跌,而另一个本土品牌立白则在3年内,从15%升到去年的21.7%。即使是宝洁的汰渍,在本土品牌的强大攻势下,也是如履薄冰。 但更多的本土企业却似乎对自己没有信心,终日在思索如何“出嫁”。难道除了“卖”就没有他途了吗? 连续3年,丝宝集团在市场份额无法升到两位数之时,最终嫁入德国拜尔斯多夫的“豪门”,也算风光了一把。 另一幕本土品牌嫁豪门的大戏,主角是“大宝”。在之前的3年,大宝主要在练习“原地踏步走”。其在化妆品霜类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10.8%降到去年底的10%。而着急上火要做大宝新东家的美国强生,市场份额也不过是从3年前的3.2%升到目前的4.7%左右,还不到大宝的一半。 同样,截至去年上半年,中国护发产品市场的年销售额约200亿元,其中70%被宝洁、丝宝和联合利华三家瓜分,基本形成“两宝一华”的格局。而丝宝的新东家拜尔斯多夫,为了经营其护肤品牌妮维雅,1994年在中国建厂,却在2001年才开始盈利。就是这个品牌,三年以来在中国化妆品霜类市场占有率从1.4%上升到3.2%。 即使是坐稳了霜类市场老大的宝洁旗下玉兰油,三年来市场份额也是微跌了近3个百分点。 所以,无论是美国强生还是德国拜尔斯多夫,甚至是行业老大宝洁,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仅是“看起来很美”,并非牢不可破。 幸运的是,并非所有的本土日化品牌都在忙着待价而沽。
更多阅读
本土日化品牌 2014戏谈中国本土日化企业的出路
为何非要在标题前加个2014呢?因为这篇文章的写作是有背景、有时限的,过了这个时间就过时了。 为何叫“戏谈”呢?因为不敢“细谈”,通病虽然一样,但是各个企业又千差万别,咱也不能一药百病啊。 这缘起于笔者最近看到的
中外饮食文化差异 从终端表现看中外日化品牌的差异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知名一线护肤品牌在二三线城市蓬勃发展,在占据到一定的中低端市场销售份额以后,开始按捺不住也随之纷纷加速了在一线城市的各大商超的布局速度。但是除了一两个国产品牌做的比较好以外。发现大多数国产品牌原本在
出售唯一住房 出售不是本土日化品牌的唯一归宿
眼看又一家本土化妆品企业被外资拿去,为人所用。国人心中不是滋味,本土日化品牌难道不能打破这种魔咒? 从1990年美加净与美国庄臣合资开始,一个又一个曾经名噪一时的本土日化品牌都接连投入了外资的怀抱。如美加净、熊猫、
韩国本土包包品牌 本土日化品牌的品牌核心价值迷局
“爱生活,爱拉芳” “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 “好迪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诸如之类的广告词为广大消费者耳熟能详,甚至伴随着一代人的
专栏:中国本土日化市场消费行为调查
专栏:中国本土日化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文/周蓓 吴晓燕“本土日化是在夹缝中生存”,这是许多本土日化品牌的高管都曾有过的抱怨,并且随着国际日化品牌向二、三线市场延伸,国内日化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收缩。抱怨之余,也有本土日化品牌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