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顺 近日,淘宝网发布的年度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交易总额突破43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3%。高于华润万家、大商集团、家乐福等,成为中国第二大综合卖场。 淘宝网发布的这一数字高于华润万家(379亿元)、大商集团(361亿元)、家乐福(248亿元)、物美(231亿元),仅次于百联集团(771亿元),这表明淘宝2007年用户数达到5300万。与2006年的3000万相比,增幅达到76.7%,与CNNIC最新公布的2007年中国网民数量增幅53.3%相比,高出近24个百分点。淘宝网在线商品达到1.16亿件,日独立用户数突破900万。 淘宝网2007年人均消费达到817元,与2006年的人均消费563元相比,增幅达45.1%。依照iResearch最新发布的中国网购报告:中国网购人群人均年消费额1080元中,有超过七成用于淘宝网。 淘宝网仅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 淘宝网商品销售额TOP10中,生活用品占据6席,IT数码类仅占4席。依次为:服装、手机、化妆品、居家日用品、家用电器、充值卡、相机摄像机、PC及配件、笔记本电脑、食品保健。与2006年相比,居民消费品明显增多。其中服装2006年排名季军,2007年压倒手机成为冠军;名次上升最快的是家用电器,从去年的第十五名上升到第五名,家居日用品从第八名上升到第四名。 网络渠道替代效应日益突显。 而2004-2007年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幅在15%左右、我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年增幅在40%左右,只相当于淘宝网增速的尾数。 在中国零售业市场,以化妆品行业为例。化妆品零售巨头雅芳中国,在2005年拥有数量最多的专卖店――6000家,遍布全国74%城镇,全年销售额达到17亿元;2007年,淘宝网化妆品销售额达26亿元。在这场“一个网站”VS“6000个专卖店”的对决中,“一个网站”胜出。显然,淘宝网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甚至远远高于我国连锁零售业百强平均增幅。 业界人士分析,淘宝网的高速增长,代表的是新兴的互联网零售正在以7倍以上的压倒性速度追赶和超越传统零售,而这种高速增长是网络消费者用鼠标投票的结果。预计明年,会有更多的商业被网络零售卖场超越。 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眼下,中国商业社会的信用体系以及卖买双方的网络游戏规则还不够完善,网络零售市场整合能力,尚有待于观察。但是不管怎样,网络这种近乎无成本的盈利模式,无区域化概念的营销,正在变成一条潜入水下的头鲸,只要张开大口,就会让几乎一切能赚钱的东西,都成为“口中物”。 传统商业正在经受考验。 其实,已经有相当多的传统商业,早就开始推行网上零售,然而,事至今日,却停滞不前,尽管建立网络商店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但是,在诸多因素中,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诸多商业掌门人对于网络有着本能的“本领和意识的恐慌”。一位老总坦言,主要对网络技术十分外行,更谈不上操作经验,所以担心驾驭不了它――” 经验盲区,显然是导致网络卖场的绊脚石。或许,这正是传统商业发展中的“软肋”,而让中国年轻一代的网络商人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网络零售的发展趋势 网络零售发飚](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470869060803.jpeg)
有专家预测,中国传统商业门店的扩张速度将会在未来两年减速,资体整合时代将成为商业的新动力,然而,这种整合市场的模式,由于人力、商业地产等成本的增长,以及竞争的加剧,将会加大企业的投资风险,且可控市场份额极为有限,那么,网络营销恰似一把空中利剑,成为企业实施空、地两栖作战不可缺的有效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