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咸阳地区最大的日化批发企业,新蓓蕾代理联合利华、强生、小护士、开米等品牌,不仅给当地20多家中、小超市(经营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专营店供货,同时拥有10余家周边县区的固定批发客户。据了解,目前新蓓蕾所经营的大部分品牌由厂家直供;而拉芳、雨洁、清逸等个别品牌,则是找西安的“省代”进货。
![洛娃日化经销商代理 陕西日化经销商苦恼多](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46495010123.jpeg)
据了解,直供品牌的厂家,一般会提前一个月告知涨价消息;而拉芳、雨洁这样走省代理商品牌,如果要涨价,代理商则通常不会提前通知各经销商。“应对涨价,短期囤货几乎不太可能。省代不提前通知各经销商,就是为了防止囤货;而联合利华等由厂家直供的品牌,囤货更不可能。厂家会统计客户三个月的平均进货量,如果某月进货量超出一定额度,则会被厂家定性为恶性囤货,予以处罚。”咸阳新蓓蕾洗涤化妆品公司总经理李先龙说道。 在宝鸡永嘉批发市场,情况则又有所不同。当地多位经销商表示,造成无法囤货的原因,更多在于信息来源的不准确。与省级经销商相比,他们得到涨价通知的确凿消息相对要晚一到两周的时间。而此前在业内“道听途说”到的涨价传言,并不能让他们有十足的把握立即做出囤货的决定。“此前市场内流传的产品涨价消息,我们无法判断它的真实性,担心是业内某些人‘炒货’所造的谣言。如果当时囤货的话,又怕压资金,也担心带来亏损。”伊人洗化部经理王素琴的一番话,代表了当地大多数经销商在面对无法确定的涨价消息时的困惑。 涨价后:“拖拉式”调价惹人恼 如果厂家一次性调价,产品价格涨幅相对较大,但对于经销商来说,调价形式简单易操作,并可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的市场反馈。而分步调价,涨幅虽小,但容易导致调价当月经销商销量下滑。同时,持续周期较长,并且最终价格不确定,这让大部分拥有超市、卖场客户的经销商感到为难。 相对于护肤品、洗涤类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终端消费者可能对其价格上涨不敏感,而对于新蓓蕾的批发客户来说,情况却相反,李先龙总结为“库存矛盾”引发客户损失。“比如宝洁的产品,每次调价1%~2%,就会直接导致当月销量的波动。”据了解,新蓓蕾将调价消息发布给批发客户后,有些客户转而找别的商家拿货,而那些商家或者原先库存量大,或者囤积了一定的货量,仍然以涨价前的价格出货。而宝鸡永嘉批发市场欣欣日化经理苏卫更是坦言,为不损失自己的客户,对于价格涨幅在5%以内的产品,索性不调价亏本经营。 “拖拉式”调价带给经销商的另一损失,便来自于他们供货的超市、卖场。在咸阳地区,新蓓蕾给当地20多家中小型连锁超市供货。而当新蓓蕾发布调价消息后,这些超市往往会在得到消息后的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上调价格。“超市零售产品不按第一时间调价,本身就造成利润下滑;同时,在收到调价消息后的半个月到一个月上调产品价格,致使账期比原先延长1~2个月的时间,也带来不少损失。”李先龙告诉记者,比如雕牌、立白、白猫等品牌,由于厂家的“拖拉式”调价,利润同比均有所下降。 另外,“拖拉式”调价还让经销商在数据统计过程中颇为繁琐。不同品牌,近2000个品项的价格上调,加重了新蓓蕾的统计工作量。而2000多个品项中,分步调价的品项,这更加剧了统计任务,同时这些数据还要面向批发客户和超市、专卖店,加上一定的调价周期,都不利于调价后的产品市场反馈。 物流成本,无法回避的压力 由于地级城市物流公司相对少,而经销商的大部分客户分散中在周边县区,他们在运送货物时一般采取长途汽车“带货”的方式,少数有实力的经销商,才用自己的车队和专人送货。而今年上半年物价、原油价格的上涨,使物流成本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多位以走流通为主的经销商抱怨,“流通产品单品利润小,本身就是以走量为主,而物流费用又与货量多少密切联系,物流开支的增加直接导致利润减少。” 在永嘉批发市场,八成日化经销商都会采用县城班车“带货”的方式给周边地区客户送货。原来一件货的托运费用在3~5元,现在已涨到10元。同时,部分经销商还要承担进货的物流费用。王素琴告诉记者,“从西安代理商处拿货,一件货的运费由2元涨到现在的5元左右;而给自己客户配送货物的费用也提高了20%,这些开支都得自己承担,加之产品涨价,今年上半年利润较以往下滑15%左右。象汰渍这样涨幅在1元的品牌,走量影响明显,客户需求量虽不大,但也必须如期配送。” 对于新蓓蕾这样用自己车队配送货物的公司,油价、过路费、员工工资上涨等因素带来的负荷更为直接。原来物流成本占公司总开支的15%,而今年上半年来车队费用涨幅为20%,使物流成本比例增至19%左右。永嘉批发市场欣欣日化经理苏卫则告诉记者,专车、专员配送货物致使欣欣日化物流开支同期增长30%以上,加之员工工资上涨30%,原来聘用的8~10人销售团队现在已裁减到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