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低价位:和顾客套磁 屈臣氏的顾客定位为18岁至40岁的女性,特别是18岁至35岁的时尚女性。对于这些月收入比较高的顾客,屈臣氏并没有在高举高打中令其就范,而是主动降低门槛,目的有三:一是要获得足够的客源,二是要维持她们终身购买,三是鼓励她们购买时多多益善。
![管理的艺术 李嘉诚 李嘉诚是如何管理屈臣氏的(2)](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464463976657.jpeg)
“我敢保证我低价”的标语就悬挂在屈臣氏的店铺里,这一直白的诉求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平均每周大约可以吸引150万顾客前来消费。 屈臣氏不仅把低价商品扩大到1300多种,以彰显自己运用低价策略参与市场竞争的决心,而且在促销上进行不断创新,以提高服务品质来确认自己的品牌是绝对“不打折扣”的。每一天,屈臣氏的采购团队以及自有品牌OEM作业团队都在搜寻和网罗各种独特、新颖的商品,给消费者带来惊喜。 进入2006年,屈臣氏更以“出位”和自信的低价保证“买贵了,半价退还”,与消费者一同庆祝屈臣氏在内地的第200家店的开业。伴随着即将开始的大举扩张,屈臣氏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价格攻势,这意味着屈臣氏的价格策略将再次升级。此次降价包含1000多种商品,折扣最高幅度为50%。 在过去的两年里,屈臣氏在个人护理用品市场上占据了21%的份额。根据和记黄埔今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屈臣氏零售及制造部门的营业额为418.67亿元港币,与去年相比上升了22%。屈臣氏已经跃上中国零售业数一数二的位置。 不是沃尔玛和家乐福,不是国美和苏宁,为什么是屈臣氏? 从1828年到2006年,屈臣氏品牌在风雨飘摇中浴火重生。从1981年李嘉诚名下的和记黄埔将屈臣氏收购,到2006年屈臣氏突然发力,第一次向外界透露了自己的扩张路线图──即使是营销大师李嘉诚也坚持从头再来,即使是和记黄埔也是在蛰伏了25年之后才找到了“北”。 内地的零售业,在白刃肉博中至今也没有弄明白如下三个问题:怎样提高销售业绩?怎样做大品牌?怎样赢家通吃? 25年磨一剑,李嘉诚做零售,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