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时间的意义 网易曾对“加班”问题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有62%的网友表示需要经常加班,27%的网友需要偶尔加班。另一项对财富500强企业男性高级经理的调查显示:84%的人渴望拥有更多时间做工作之外的事;55%的人表示愿意牺牲自己的薪酬以换取额外的时间。无数的白领打工仔们正无奈地在工作与休息的跷跷板上考验着自己的平衡能力。 加班视为正常,休息成了一种奢侈,这不知是员工的悲哀,还是公司管理者的悲哀。其实在全球范围内,将休息权视为公司福利的重要指标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在荷兰,员工每年都可享受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假期;因工作压力过大而引起的抑郁、焦虑、烦躁、失眠等心理疾病都可算是工伤。生病的员工可在家休息,也可要求雇主进行内部工作调整及改善工作条件等。而荷兰的劳动生产率之高是世人皆知。英国作家马德琳?班廷在《加班文化如何统治我们的生活》一书中这样说道:以前人们关于如何工作、如何显示自己的职业忠诚、如何取得职业发展的观念都过时了。收入越高的高级经理,越希望通过降低收入来换取自由的时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体现人性化特征。 宝洁广州总部信息与决策解决方案部的Ben告诉记者:“事实上,当我在家办公的时候我可以通过电话会议方式缩小沟通距离,完成更多的工作。”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陈江对记者说:“这种‘在家上班’的做法并不适合于所有的企业。比如一些国内企业如果也采用‘在家上班’,反而影响了对市场的及时反应力,那就得不偿失了。企业规模小一点、比别人走得慢一点,那就只能动得勤一点。业内应该关注的是为什么宝洁采取这种措施后还能不影响它的竞争效率,应该去想为什么人家能够实行得通。这是因为它背后有一套完善的系统,是系统能力的支撑。” 有权选择是更重要的事 “在家上班”让员工拍手称快,但任何一项管理制度的收效和评价都要靠一定量的时间和事实来证明,“在家上班”也不例外。

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家办公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策,但它要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条件。其实宝洁中国在几年前就曾考虑要推行此制度,但当时网络还不普遍,只好作罢。同时,城市环境也是个制约因素。“在家上班”在香港就遇到了实际困难。因为香港人居住条件普遍比较局促,许多员工家里没有条件设立一个理想的办公环境。 岗位特点也是“在家上班”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记者了解到,“在家办公”其实更适合一些国际化合作程度高的工作岗位。宝洁广州总部信息部的Sarah Xiao告诉记者:“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联系不同时区的公司同事。这些电话会议,往往会在早上7点前或晚上7点后进行。把这些会议安排在家完成,就不用每次都特别早起床或者在公司待到很晚。”但对于一些外联、销售人员来说,往外跑是每天必须的,如何让他们实现在家办公就是个问题了。 宝洁公司对外事务部新闻媒介关系高级经理吴海蔓告诉记者,大多数正在申请“在家上班”政策的员工表示,通常不会选择周一在家办公。因为周一会布置整周的工作,希望能与团队保持同一节奏。 宝洁中国人力资源部副总监翟玉燕说:“我们不鼓励工作狂,但如果那是员工个人的选择,我们也不会干涉。这个‘在家上班’计划只是为员工提供多一个选择。有选择是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