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模式要取得持久的成功,有几个关键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1、核心理念的传递――发掘认同安利核心理念的领导人 从安利的奖金制度可以看出,安利跟一般企业的直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企业的直销是让直销人员去跑业绩,业绩大获得报酬就多,而安利显然更强调发展网络,它希望的是一个销售代表做到3%后冲击6%的过程中,迅速拉人进来,并且帮助他们做到3%,以此递进,所以更准确地说,安利就是传销(不带褒贬之意)。用《基业长青》一书的话来说,安利更希望这些网络的节点是在造钟,而不是报时。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把安利模式的核心理念从网络节点上自上而下传承的问题。而这个核心理念的传承情况则跟安利公司的培训团队进入一个新市场时能否找到并培养出一个真正认同了安利核心理念的第一代领导人直接相关。一旦第一代领导人找对之后,再通过安利完善的培训体系,一般可以保证该领导人发展起来的网络基本上健康发展。北京的这个网络的领导人似乎深得安利精髓,眼光也比较长远,刚开始就着眼大学毕业生进行培养,现在整个网络风气积极向上,业绩也很好。目前,全国像北京这个网络这样高学历运作比较成功的安利网络主要有三个,另外两个在广州。 2、销售网络的管理――取缔不合格的安利网络 目前网上关于安利是是非非的讨论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地独立发展的网络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急功近利的领导人为了让自己迅速爬上去,会不断地给下级订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会随着销售网络不断地传递下去,整个网络的最底层迫于压力就要不断骗人进来分担自己的压力,结果这一个网络就变成了骗子组织,彼此之间打肿脸充胖子,大伙表面上个个春风得意,背后叫苦连天。这样的网络显然是失败的,对社会危害也是极大的,也严重影响了安利的品牌信誉。如果说一般行业里企业发展的代理做不好了可以直接收回代理权限的话,安利是没法这么做的,因为它承诺的是你发展起来的网络只要还在运行其相应的收益就一定会分给你,并且有些是世袭的(所谓“我用心照顾安利五年,安利用心照顾我五代”)。虽然理论上,一个网络的领导如果理念不健康最终会导致网络越做越萎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个网络从萌芽到萎缩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而这个时间段造成的一些危害已经足以影响一个地区对于安利的负面印象。所以,安利必要时应该对一些“毒瘤”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是这又跟安利的承诺形成了矛盾。
![安利营销模式 关于安利会议营销的介绍和点评(3)](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454514094843.jpeg)
3、与政府的积极沟通――确保安利的合法地位 安利的销售网络一旦铺开了,后期是不可控的,网络节点会迅速扩大,使得销售网络变得非常庞大。而从会议上的情景来看,这些节点之间非常团结,对于领导人更是怀有像基督教徒对待上帝般的感恩和忠诚。所以,对任何一个政府来说,这样的组织都是可怕的。如果运行得当,自然利国利民,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一旦某些网络的“始作俑者”歪曲了安利的核心理念,或者只是借此敛财,那么这样的组织到后来就是国民的大患。所以,安利要时刻保持与政府的沟通,否则可能就再次面临被全部取缔的灭顶之灾。 结束语 就会议营销的效果而言,我觉得这次参加的安利例会时非常棒的。我之前也体验过一些其他行业的会议营销的做法,后者现场气氛以及采取的一些激励手段(现场抽奖,派发证书)根本无法望安利之项背。 虽然安利目前在国内主要卖的日用品、化妆品和保健品跟互联网公司比如百度的竞价排名,阿里巴巴的诚信通服务、中国供应商有着比较大的区别,但是从发展渠道的角度来看,其本质都是让网络帮公司去销售产品,同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安利之所以不采用宝洁、联合利华那样的分销渠道方式,据说是因为安利的产品相对更高科技,更有内涵,需要一对一的销售人员为客户提供细致的服务才能充分体现其特点。假设这个观点正确的话,那么安利的销售跟互联网公司销售服务就有了一个共同点――都比较有科技含量需要销售终端去提供细致的服务,因此安利在销售环节的一些特点可能会对互联网公司有一些启发。此外,从培训、激励的角度来看,安利模式都有许多值得互联网公司借鉴的地方,之后我会思考一些这方面的问题,有空再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