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换季的高峰,不少追求“品牌”的消费者都想到上品折扣店、365折扣广场、迪斯康特折扣广场等名品折扣店“淘”点衣物,却发现折扣店不折扣、大品牌少、价格缺乏透明等问题十分突出。与时下各大商场的返券、促销相比,名品折扣店已渐渐失去其原有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普通收入人群要满足拥有名牌的消费心理,带动了燕莎奥特莱斯、上品折扣店等名品折扣店纷纷开业。一些街头小店也盲目跟风,挂起了“品牌折扣”的招牌。那么,这种被广泛“复制”的商业模式,是否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呢?“名品折扣店”
像杂牌特卖场
“换季了,想来买几件衣服,但这些‘名品’不是款式太旧,就是价格太高”,在北京上品折扣五棵松店,正准备空手离开的马先生夫妇向《市场报》记者表示,“我们也是慕名而来,逛了好半天,实在是没有合适的。”而另一位在机关工作的胡先生则告诉记者:“这些款式基本都是几年前的老款,价格打完折还三五百元。”
日前,《市场报》记者来到北京最先打出名品折扣的工美五层上品折扣店,发现这里主要经营的是国内大众品牌,很少能看见大品牌,如鞋区多是接吻猫、奥卡索等中档品牌。有消费者表示,在任何一家商场都能买到的品牌,称为“上品”难免有些牵强附会,甚至有消费者戏言这里就像一个“杂牌特卖场”。“上次来这里买了件上衣,回去才发现有破损”,以前经常来这里“淘”衣服的张小姐告诉记者,“想换又没有货,只好退掉。但太折腾人,我对这里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随后,记者在京城其他一些名品折扣店走访时也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商品都是过时的,有相当一部分商品是产自广东、温州、福建的杂牌货,几乎没有什么知名度,价格也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中的那么低廉。此外,许多商品只简单标明了“六折”、“七折”等折扣,而原价多少则不得而知。
便宜不便宜
关键在货源
“希望能多进点新品,不一定非得是刚上市的。”《市场报》记者对上品折扣五棵松店的一位销售人员表示。这位销售人员则回答说:“这比较困难,因为折扣店价格便宜就体现在卖过时的产品,如果老进新品的话,生意很难做。”一位打算加盟某品牌折扣店的王先生明确指出,货源是困扰折扣店的一个大问题。
目前,折扣店的商品多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买断,即自己买断货品经营;二是联营,就是将商铺出租给商户拿扣率营利,这与目前百货的经营方式没有实质性区别。国内商家要做国际品牌折扣店,大部分还是通过国内代理商买断货品,因此货源不稳定,常会发生断货现象。由于不是直接从厂家拿货,导致一部分名牌即使打了折扣,价格还是偏高,而联营的货源则更不稳定。
相比之下,国外的名品折扣店实际上就是“厂家直销店”,通常拥有驰名世界一线的品牌,虽然是过季、断码产品,但货源足、更新快,所有商品全年不高于五折;既不能卖假冒国际品牌的产品,也不能成什么都卖的大百货。而且,在国外,像阿迪达斯等知名品牌均设有专门的折扣产品设计、生产队伍,根据订单为“奥特莱斯”生产相应数量的商品。
滥用的“名品折扣”
还能走多远
由于国内“奥特莱斯”业态发展尚不成熟,供货商对其重视不够,提供这一服务的供货商数量很少,许多折扣店迫于货源不足、商品断码的压力,被迫招进一些二三线的品牌来充数。这样做的结果难免会在消费人群中形成不良影响,导致效益下降,而效益下降又迫使个别商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形成恶性循环。而且,越来越多的商家打出“名品折扣”的旗号,如“家具名品折扣店”、“化妆品名品折扣店”等。盲目跟风之下,难免鱼龙混杂。
此外,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名品折扣业态大部分都在竞争残酷的中心商业区。由于各大商场不断举办各类折扣促销活动争取顾客,换季、改装、店庆、节庆等打折销售可以说常年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夹在中间的名品折扣店很难显现出其独有的价格优势。业界专家表示,名品折扣店名不符实已形成一种风气,大都是借用“OUTLET”的概念开店。随着消费者对这种业态的了解以及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折扣业态势必会出现大规模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