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可以说是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的“下野年”,从“相约中国”的童家威到CHINABYTE的宫玉国、从新浪的王志东到8848的王峻涛……一个个“翻身落马”,让人扼腕伤怀,一时关于资本意志的话题成为热点。加之互联网行业经历了风起云涌、潮涨潮落,1800个商业网站在2001年下半年中“驾鹤西行”,但搜狐公司一枝独秀,作为公司CEO的张朝阳风采依然。
对于国内互联网行业来讲,搜狐的知名度不言而喻,而提到搜狐,又使人不能不想到回国创业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张朝阳博士。搜狐公司2001年的经营状况如何?搜狐成功的秘诀何在?搜狐推出.NET的背景、意义何在?张朝阳如何从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成长为新经济的成功创业者?互联网以后的前途如何?带着种种问题我们近日专程采访了途径深圳的搜狐公司CEO张朝阳博士。 搜狐篇 收获是快乐 在互联网业的寒冬之中,搜狐公司2001年却取得了骄人成绩。首席执行官及总裁张朝阳先生表示:“2001年对搜狐公司来说是一个持续增长的一年。全年实现四个季度两位数百分点增长。公司收入多元化,非广告收入从2000年第四季度的5%增长到2001年同期的39%。我们正在严格执行于2002年第四季度实现EBITDA(扣除利息、税、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利润)为正数的财务目标。” 2001年第四季度,搜狐公司营业收入为410万美元,比第三季度的360万美元增长了15%。毛利率从第三季度的33%增长到本季度的37%。试算及US GAAP净损失进一步下降至250万美元,或每股0.07美元。 搜狐公司2001财政年度的营业收入为1300万美元,比2001财年的600万美元增长了118%。全年的试算净损失为1270万美元,或每股0.36美元,而2000年全年的试算净损失为1480万美元,或每股0.50美元。 在2001财务年度中,搜狐公司总的广告收入上升58%,从2000年的580万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920万美元。 来自收费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等的非广告收入在本季度增长41%,从上季度的110万美元上升到本季度的160万美元。非广告收入的毛利率从上季度的28%上升到本季度的30%。本季度有39%的收入来自于非广告领域。 截止2001年12月31日,搜狐总现金余额为4620万美元。 对搜狐公司在2001年的主要工作,张朝阳以三句话概括为“收入持续四季度双位数增长;多元化服务使非广告收入达到了40%;推出了手机短信、网上商城和.NET等多个新业务。” 创新是快乐 虽然SINA.NET与SOHU.NET都在2月25日推出,且皆为DOTNET,然搜狐公司从上到下没人对新浪的DOTNET表示认同。据张朝阳介绍,搜狐.Net业务的构想在去年就已形成,虽然两个公司的目标客户都是企业,但双方的工作内容是不同的。新浪的.Net服务内容就是ISP,而搜狐的.Net还包括了网上黄页、分类广告等网络营销的推广业务。 张朝阳对搜狐推出企业在线充满信心:“搜狐公司在四周年庆典时隆重推出的SOHU.net (搜狐企业在线)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这是搜狐在2001年推出互动营销、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互联网定制服务、电子商务四条产品线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对进入2002年的搜狐公司乃至中国互联网具有非凡的开拓意义。企业在线有利于搜狐更加广泛、深入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将使企业借助互联网这个新兴的技术和服务平台,共同走入良性发展的双赢时代。” 为了加快DOTNET步伐,3月4日,搜狐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隆重推介SOHU.net的“搜狐黄页”(http://114.sohu.com)。作为SOHU.net旗舰产品之一,它的推出标志着SOHU.net进入火热的实质性全面推广期,其目标即要成为中国网络第一黄页。 搜狐是国内第一家推出网上黄页服务的大型门户网站。黄页则是依托其互联网品牌优势,结合搜狐成立以来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搜索引擎技术,在4300万注册用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企业发布详细信息、并可供用户任意查询的规模巨大的网上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拓宽“歌路” 全力打造新形象
2001年可以说是搜狐重新认识自己的一年。 张朝阳说,经过一年的摸索,我们对搜狐进行了新的定位,如今的搜狐是“中国最领先的新媒体、互联网技术、通信及电子商务公司搜狐公司。” 2001年,搜狐深刻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建立具有搜狐特色的四大经营模式(4E战略):面向企业客户提供包括在线广告、网站设计和市场活动在内的互动营销解决方案(E-Marketing)、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E-Technology)、面向最终用户提供的互联网定制收费服务(E-Subscription)、电子商务(E-Commerce)等网络增值服务。 由此,搜狐原有的门户网站的观念已被突破。 朝阳篇 快乐历程 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与其领军人物密切相关,尤其在中国,海尔是张瑞敏、长虹是倪润峰、联想是柳传志……搜狐公司,自然非张朝阳莫属。 以时间为序翻看张朝阳的成功历程: 1964年出生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198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 1995年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1996年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先生和美国风险投资专家爱德华·罗伯特先生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年2月25日,正式推出“搜狐”品牌; 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NASDAQ:SOHU); 2000年9月19日,领导搜狐公司成功收购ChinaRen.com; 2001年5月8日-10日,再度应邀参加全球经济“峰会”2001香港《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并作主题演讲;2001年8月被美国《财富》杂志列为“全世界最聪明的100人”之一,作为中国内地的唯一受邀者,参加在美国举行的高层论坛; 2001年10月,张朝阳先生作为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上海2001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 2002年1月31日-2月4日,张朝阳先生应邀出席2002年“世界经济论坛”。 数字是平淡的,然而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其所前进的每一步却是常人所无法想象与理解的。 痛并快乐着 在西安老家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文革结束,张朝阳进入中学开始为高考刻苦攻读。81年他如愿考入清华,成为众人艳羡的“天之骄子”。然而在他的回忆里,大学时光远非无忧的黄金岁月。“那时侯,大家的思维都比较狭窄,整天读的是同一份报纸,人人都有同一种理想。而清华的学生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分子,在这样单一的环境下,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所以,在清华的那几年,我锻炼出了很强的耐压能力,也学会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缓解自己,诸如在尚不成熟的时候,巨大心理压力所带来的伤害。事实上,清华的学生,大概人人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自我怀疑的过程,我想很多人就是没有走过这一关,而变得平庸起来。而我则在那个时期变得厌学,虽然我最终仍然以一个优秀者的身份从清华毕业。” “到美国后,又是另一种磨练。不过有了在清华时期锻炼出来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不觉得太难过了。那个时候主要要克服的是怎样在一个孤独和不受重视的环境中平衡自己的心理,在这个不断平衡自己的过程中重新定位自己,寻找自己的identity。” 张朝阳对于其成功的原因总结为“可能我一直是一个对自己比较严肃的人。”
创造快乐
“当初出去的时候,是没想要回来的。当时只觉得,国内的一切比起美国,差得太远落后太多了。可是出国后感受到的一切却改变了我的这种想法。在国外,你生活在一种迥异的文化环境中,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与你毫不相干。即使英语说得再熟练,也无法真正融入美国人的交际圈——别人的一个单词,可能牵涉到好几种含义,牵涉到他们共同的童年经验,而我们从字典里学到的却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单一的意思。于是结果就成为:当别人已经开始会心微笑时,自己却莫名其妙。这就是文化隔阂。我想,凡是成年后去国外的中国人,都面临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不相干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机会匮乏。在这样的环境生存得久了,人就觉得特别累,而且觉得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做想做的事。对我来说,就是觉得活得不真实。 正是这种情况,促使我做出了回国的决定。这在当时,对好多人来说,是一个疯狂的决定。” “虽然已离开国内10年之久,但一回国马上就有一种完全没有隔阂的感觉。终于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中了,生活在有着共同过去的人群中了。如果没有出去过,我可能还没有现在这么清晰的爱国意识。只要中国有点进步,自己都觉得由衷地高兴;见到一些不良现象,自己也同样觉得异常痛心。” 因此,不管回国后必须面对迥异的创业环境,必须经历多少艰难的磨合,张朝阳依然乐观地认为搜狐能发展到今虽属不易,但毕竟作为一笔无法抹杀的印痕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留了下来,并且依然在清晰有力地描绘着明天。至于自己回国创业自然是正确选择。 快乐永远是第一位的 作为一个人,有时推动自己前进的不是金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对张朝阳来讲,有过求学的苦闷,有过创业的迷茫,同样也有过融资的艰辛,那么是什么支撑着张朝阳呢?他的回答却使记者大吃一惊: “我的生活理念依次是:快乐,成功,对世界的影响。快乐永远是第一位的。人如果老是处于一种不开心的状态,是很难成功的。” 快乐,一个再简单、再平常不过的字眼,而就是这简单的理念促成张朝阳在互联网行业取得巨大的成功,也许这也恰恰是一种辩证法。 网络篇 张朝阳对互联网行业的前途充满信心。“我依然看好这个行业,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张朝阳说,以后的任务就是寻找出一种正确的商业模式? 如何正确地与资本家沟通,与政府沟通,与媒体互动。互联网行业的不定性太多,它把很多难以调和的 冲突放在了一起,如文化冲突,也把许多很容易出错的关系拉到了一块儿。挑战太多,有失败不可避免。 可以说处处是地雷和陷阱,搜狐是在几乎无解的状态下找到一个解。 到目前搜狐每天的访问量已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市场就在那里,问题只是怎样去找出赚钱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