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内,全球第一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和全球第一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的CEO分别接受了本报采访,表达了各自在搜索市场的野心。李彦宏说:百度能够成为全世界令人敬佩的高科技公司,需要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施密特说:我们不应该把它看做是一场竞争,我现在更关心我们的工程师何时能开发出令人激动的新产品。
本报记者 陈汉辞 发自北京
经历过纳斯达克上市的一夜欣喜与“炼狱”般考验之后的大半年,除了感觉品牌影响力提升给工作带来方便外,李彦宏的日常工作并没有太大变化,大多数时间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办公室工作十几个小时,偶然会找个地方让自己安静沉淀下来,思考百度的战略问题。毕竟,他要承受百度的发展规划、竞争对手与合作者以及投资人的压力等诸多问题。
4月11日,向来不喜欢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的李彦宏,第一次在百度接受本报专访。采访中,看似儒雅内敛的李彦宏骨子里爆发了另外一种“剑气”。
《第一财经日报》:Google全球董事长兼C E O 施密特(Eric Schmidt)到华访问,其重要活动之一是启动Google在中国全面运营的仪式。你对Google进军中国市场怎么看?施密特对Google在中国的运营作用大吗?
李彦宏:我觉得跨国公司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历史情况基本上也能证明我曾说的一番话,就是今天Yahoo在中国是什么样子,你基本上也可以想象,五年之后Google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他们走的这条路都是非常相似的,可以说也比较慢。
其实就一个团队的管理而言,跨国公司创始人和他们的CEO都不可能在中国待很长时间。互联网市场瞬息万变,怎么能够通过这种迅速的调整制定新的策略,开发新的产品,是一个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但是,跨国公司来了是现实,他们在人才的需求上不排除吸引百度的高级人才,那么,你如何保证团队的稳定性?
李彦宏:从文化角度讲,互联网产业在中国,基本上还是创始人文化,有什么样的创始人,公司就会是什么样,就会凝聚一批什么样类型,或者什么样风格的人。那么创始人还在公司里起重要作用的人都做得很成功,创始人离开的那些公司,相对来说会遇到一些麻烦。
另一方面,应该承认,人才成本也在拉高。百度的实力也跟以前不一样了,若干年前,给员工的工资也许不高,但期权会比较多。现在现金方面可能会给得更多一些。更重要的是,百度给很多人提供比较好的成长环境。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百度的优势是绝对的吗?
李彦宏:当然不是,任何公司都有强项和弱项。从资金来看,百度显然还没有到在全球排到前几名的地位,毕竟我们还处在一个非常年轻的产业当中,发展的历史也相对较短,所以资金不是百度的优势。
另外,在研发上,我们只做中文的市场,所以,市场的成熟度也不是我们的优势。中国的搜索市场,恐怕是全世界少有的一个独特市场,独特在哪儿?在全球不同互联网市场,搜索都占有很大比例,美国大概一年有60亿美元的市场。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二大互联网市场,但搜索市场规模还是非常小,盈利状况没有游戏公司那么好。中国搜索市场大概只有游戏市场的1/8左右。所以,中国的搜索市场非常不成熟,绝大多数企业还不知道如何利用搜索进行推广、宣传。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这样的背景下,投资人会给你很大的压力吗?
李彦宏:这样的现状也意味着搜索引擎市场的潜力很大,算不上什么大压力。
在百度上市之前和之后,投资人在实际做法上没什么改变。我们的策略也没有太大变化。
从长远讲,投资人的利益跟我作为创始人的管理者的利益非常一致,大家都希望利润越来越高。公众投资者相对看得短期一点,更在乎下一个季度能够有多少盈利。百度能够成为全世界令人敬佩的高科技公司,需要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目前还没有遇到投资者的压力,去做一些我们不想去做的事情。真正的决策权掌握在我们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