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和技术储备后,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民营轿车厂商集体杀入中级车市场。在国际市场屡屡上演神话的中国民营企业,是否会将“中国制造”演绎到一个新高度,并将世界轿车价格水平拉下一个台阶
6月17日,是吉利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当日,吉利通过将其新近上市的一款中级车“远景”与丰田“卡罗拉”进行对比的方式拉开战略转型序幕,并希望从此逐渐树立起中高级轿车制造商这一新形象。再造吉利
长久以来,吉利几乎就是低档价廉的经济型轿车代名词,这一品牌形象根深蒂固。因此,将远景与比其价格贵一倍的卡罗拉放在一起比较,有炒作的味道在里面,这一点恐怕连李书福自己都很清楚。卡罗拉是丰田的第十代花冠,经久不衰的花冠是丰田在世界上最畅销的车型,为丰田取代通用成为世界汽车业的老大立下汗马功劳。
一个是世界汽车业的新贵,一个是年产不到20万辆的民营厂商,两个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的“拳击手”硬是被放在同一个台子上让人评头品足,这样的事情恐怕只有李书福才干得出来。
“战略转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吉利的品牌形象。”李书福告诉《财经时报》。在李书福看来,丰田是许多汽车企业学习的对象,吉利将远景与卡罗拉比较,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它向外界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在吉利转型过程中要以丰田为镜,通过向丰田学习来提升吉利。或许还有这样的抱负在里面,吉利要像丰田那样,成为改写世界汽车工业格局的新兴力量。
按照李书福的计划,吉利到2010年,要推出十五款全新车型、八款发动机、六款手动变速器、六款自动变速器、三款电子无级变速器、一个油电混合动力项目和一个赛车项目;并实现产销100万辆目标,其中国内市场份额要达到8%。到2015年,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也就是说,在吉利战略转型背后隐藏着一个宏大的目标,在未来七八年的时间里,吉利的产量要提高10多倍,出口量也要提高10多倍。
民营车商风头正劲
“虽然将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延伸,对全世界的企业来说都是难题,但再难都要做,不然吉利赚不到钱。”李书福很直白地解释了吉利转型的真正原因。
从李书福进军汽车业的第一天起,他的目标就是中高端车型,吉利第一款车就是用奔驰和红旗拼凑起来的,但因为技术不过关,迫使他不得不从最容易入手的低端产品——经济型轿车做起。
但时至今日,吉利早已今非昔比,敢于将远景与卡罗拉做“碰撞”,李书福也是有些底气的。远景不仅外观很时尚,其内在的核心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远景采用的吉利自主CVVT发动机确实是一款先进的发动机。”清华大学的发动机专家王建新说。为了表明吉利在汽车核心技术所取得的成绩,李书福将这款发动机描述为“世界先进,中国领先”。
在为战略转型而进行“碰撞”的同时,吉利还将远景的整车保修期从2年或6万公里,延长至3年或10万公里,以表明不是自吹自擂。
不过,吉利并不是唯一一个杀入中级车市场以谋求战略转型的民营车商。2003年,以2.69亿元人民币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公司77%股份的民营车商比亚迪公司生产的中级车F3,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5月份,比亚迪F3以10554辆的销量闯入中国轿车单品牌销量前十名,位列第七,让人对民营车商在中级车市场的潜力刮目相看。
在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时,只有三款福莱尔经济型车产品,市场逐渐萎缩。但在2005年9月,其第一款中级车产品比亚迪F3上市后,比亚迪公司出现了巨大转机。其2006年年报显示,凭借F3出色的市场表现,比亚迪一改汽车业务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成功实现盈利1.16亿元。
在中级车市场尝到甜头的比亚迪公司,今年7月份将完成第二个10万辆产能的建设,从而达到20万辆总产能。该公司2007年的销售目标为15万辆,其更高级别的新车比亚迪F6预计也将在7月中旬上市。
“中国制造”又一波?
自主品牌在中级车市场上的崛起,对世界汽车工业格局造成了冲击。韩国现代汽车行销世界的法宝是“价格低廉”,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北京现代生产的伊兰特也因此畅销,并获得了“新三样”之一的美誉。
但在中华骏捷、福美来心动版、比亚迪F3上市以后,伊兰特的销量持续下滑,不仅让出了三甲位置,还跌出了畅销品牌前十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5个月,北京现代的轿车销量已经远远低于吉利,跌落到主要轿车厂商之外。按照韩国现代汽车计划,到2010年,现代汽车欲在全球销售600万辆,中国市场的贡献要达到100万辆甚至更高,从而跻身世界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之列。但现在看,不仅是中国市场,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力度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其能否保住其他海外市场不被吞噬都是个问题。
“同档次的自主品牌中级轿车质量不比韩国车差,甚至更好,但价格要便宜20%-30%;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做出选择。”中信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春波说。他还认为,由于在成本控制方面比国企更出色,因此在民营车商陆续推出中级车之后,中级车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自主品牌取胜的法宝就是“中级车的质量,经济型车的价格”。比亚迪汽车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回忆说,在与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反复研究之后,在F3上市不到6个小时的时候,终于确定了低价路线,现在看正是凭借“中级车的质量,经济型车的价格”这一策略,才让F3在竞争激烈的中级车市场脱颖而出。
民营车商的目光还在提升质量的前提下,着眼海外市场。在不久前举行的重庆车展上,《财经时报》记者与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相遇,这位胸前佩戴贵宾标志的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在开幕式结束后没有与其他贵宾一道在前呼后拥之下绕场视察,他连力帆展台都没去,就径直去了楼上的豪华车展厅。在路虎、宾利等展台前一边看,一边若有所思。此时,力帆集团刚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俄罗斯生产中级轿车。“扎根海外市场是力帆重要的发展战略。”尹明善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这家通过摩托车起家的民营车商直接以中级车切入了轿车市场,与吉利、比亚迪一道成为中国三大民营轿车厂商。此外,长城汽车、铁牛集团等民营车商也纷纷下注轿车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也都会推出自己的中级轿车产品。
李书福认为,想赚大钱还要靠广阔的海外市场,他那些做纺织品、小商品、卖皮鞋生意的同乡,无一不是通过闯海外市场赚大钱,并将那些“洋对手”击垮。他深信,早晚有一天,吉利汽车也会与其他“中国制造”一样,凭借成本优势源源不断地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
早在2001年的一个汽车高峰论坛上,李书福就放言,未来一二十年内,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一定会因为成本问题破产,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将向亚洲,向中国转移。如果当时将这句话看成是“疯言疯语”,那么现在看来就是远见。如今,克莱斯勒被戴姆勒当作包袱廉价抛售,通用和福特则在破产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吉利打算,2010年,也就是李书福预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破产的那个年份,将吉利生产的汽车打入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