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不仅仅是创业明星,在阿里巴巴的网络王国里,他成功营造出一种“拜创业教”氛围 文 | 本刊记者 林涛 “我很想跟马总交流一下,因为我是农村长大的,智商比较低。” 8月3日,杭州APEC中小企业峰会现场,陈雪芬极为艰难地从一堆男性创业者中挤出一条路,从工作人员手中抢到了向马云提问的话筒。此言一出,就连主席台上的马云也忍不住掩面而笑。 “以前我卖掉房子去搞洁具方面的塑料制品,后来我把房子买回来了,现在我碰到了冬天,我又要卖房子了,不知道这房子该卖还是不该卖?”陈雪芬并不在意其他人的笑声,她要抓住这个难得机会把困扰自己的问题抛给马云。 马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使用了典型的马氏励志语言:“我也有过这样的痛苦,我喜欢这个房子,我不想卖,但是我无路可走。你今天卖了,但要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房子买回来。”马云也没有正面解答陈雪芬随后的追问,“那你说我应该做塑料水龙头,还是金属的?” 即便如此,陈雪芬已经颇为满足,“我认为能直接和他交流就是收获。他是企业家,战略、思路比我们宽。”

陈雪芬是典型的江浙中小企业主,她在浙江宁波宁海县城经营着一家卫生洁具厂。2004年,陈雪芬成为阿里巴巴诚信通的付费用户。作为付费用户的一项权利,陈雪芬会不断收到阿里巴巴发来的各种视频,其中不少内容是马云等人充满激情和煽动的演讲。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陈雪芬就会打开这些视频看上一段。“我做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太阳出头。而马云他们遇到困难能度过去。这种鼓励是很重要的,给我精神鼓励。”她语气严肃地对自己说,“我不能放弃!” 在APEC中小企业峰会能够容纳千人的会场里,不乏类似陈雪芬这样视马云为导师的创业者。一位从温州赶来的眼镜工厂老板用幽默的表演获得了马云的关注,他借机递给马云一封信,希望马云能够抽出一个小时时间,来听他描述自己的互联网创业计划。“马云是最好的合作对象,这个计划只有阿里巴巴能做。”这位年轻人甚至只愿意与马云探讨这个互联网计划的可行性,“如果是其他人我就不谈了。”他说。 马云传道解惑的创业导师才能,并不是因为担任《赢在中国》评委后才开始显现。在通过电视媒体传播成为公众创业偶像之前,在阿里巴巴的互联网世界里,马云早已经是阿里巴巴“创业帮”教众顶礼膜拜的对象。只要到过马云网商大会的现场,感受过现场观众在掌声中给予马云的独特礼遇,你才能够真正了解到创业者对于马云的认同程度。 马云的张狂、幽默、煽动性和亲和力鼓动着一代年轻人的创业理想,当然,马云天然应该是创业的导师与鼓吹者,因为阿里巴巴所从事的业务与创业者息息相关,阿里巴巴与淘宝网的壮大需要更多的创业者加盟其中。创业者对阿里巴巴有多重要?马云在不久前呼吁全体员工准备过冬的邮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要牢牢记住:如果我们的客户都倒下了,我们同样见不到下一个春天的太阳!”而阿里巴巴的客户正是广大中小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