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收入模式,如果按照对象来分,无非就两种,一种是针对企业收费,包括广告、各类服务费等等,还有一种是针对个人收费,如无线增值服务、虚拟个人产品等等;前者我们可以说是“To B”,后者称之为“To C”。而阿里巴巴主要的赢利模式则是第一种,中国大大小小做贸易生意的企业们,都基本被阿里巴巴囊括怀里,软银的孙正义老先生也正是看中了马云这袋“网黄金”,而大力支持马云,直到扶持香港上市。 环顾今天的中国经济情况,虽然我们拥有高额外汇储备、拥有相对封闭的金融环境,但是也避免不了遭受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江浙闽粤沿海一带的外向型企业,很多已经停产,遣散工人,机器罢工,等待来日东山再起。由于中国开办企业的政策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停产和破产其实已经没有实质上的区别。而这些企业正是阿里巴巴的重要客户群。 阿里巴巴继复星国际之后在香港辉煌上市,应该说时机把握得非常好,拿到了足够的现金放在银行里,可以安稳地“过冬”。我们从阿里巴巴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出,它的收入有一大部分来自银行利息,这是马云的幸运之处。但是股民可惨了,阿里巴巴的股价从最高41块港元跌至如今不足5港元,缩水将近80%,个个当初支持阿里巴巴的粉丝们,如今是欲哭无泪。 近日看到一则有趣的新闻,说阿里巴巴员工众多,是杭州很多汽车经销商的重点客户,他们经常在阿里巴巴门口转悠、推销汽车。从他们推销的产品就可以看出企业的变化来,一位阿里巴巴员工透露:“以前来我们这里推销的汽车一般都是10万左右的经济型,后来上市后,马上变成了奥迪宝马,而最近推荐比较多的是20万左右的中级车。” 在最近一次媒体聚会上,一位资深的房地产总编透露说:“最近买房者可等等,低谷估计在明年7月份左右。”意思就是说,经济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半年之久。那么在这个漫长的冬眠时分,马云在思考什么、行动什么?这场危机对阿里巴巴来说到底是“致命一剑”还是“生机一线”? 有新闻报道说,马云正在发起“拯救客户”行动,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小企业发展计划执行小组”,总投资额将达到150亿元,几乎等于旗下B2B公司上市时的全部融资额。这150亿怎么花?先扣除对淘宝网的50亿元投资,剩余的钱将参与浙江省为众多中小企业开展的“万企工程”,帮助超过20万家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节约运营成本云云。 马云经常夸海口,虚虚实实,业界的人都听习惯了。无论这150亿是真是假,其实阿里巴巴都在做一个赌注,几乎押上了“全部家底”,利用这次危机去“培育”企业主的电子商务意识。话说为中小企业们“过冬”,其实还是为了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成熟度培育,给自己以后的市场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个世界经济危机也不是第一次了,互联网冬天也不是今年才有,而谁能度过寒冬、熬过难关谁就能坚持到胜利。在冬天里,要么每天喝点咖啡吃点面包安静地躺在被窝里睡觉,尽量避免冻伤;要么勤快点,带好粮食出去打打猎,没准能捡到很多好猎物,但也要小心遇上饿狼。希望阿里巴巴能度过寒冬,股民能早日眉开眼笑!
![林明军:马云冬眠时分不睡觉](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39445115315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