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并不平静的张近东正在等待苏宁终极爆发的那一天。 文|《小康-财智》记者 黄君发 沸沸扬扬的黄光裕被抓事件,很多人都觉得这对于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而言,是一个百年一遇的反超黄光裕的机会。不过,到目前为止,张近东却没有任何举动,甚至连任何不利于国美和黄光裕的言论都没有发表。 张近东的举动,让不少人大呼意外。不过,其没有落井下石的做法,使得业内人士对于张近东有了更多的认识。在大中、永乐等大大小小的追随者先后被国美消灭掉后,作为黄光裕几近惟一的对手,张近东的这一做法显然有足够的理由让苏宁被长期看好。 有人说,张近东是不幸的,因为他碰到了黄光裕。在这个一直被认为是开中国家电连锁行业之先河的黄光裕面前,张近东可能要做永远的追随者。 然而,从目前来看,相比张大中、陈晓等,张近东却看似是幸运的。这或许与张近东的生存智慧相关。 儒雅的背后
![张近东:第二名的智慧](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392739302974.jpeg)
张近东的温和之举,再次在业界证明了其儒雅之士的美誉。 不过,张近东并不是为了救国美于水火之中,而是为了自救。聪明的张近东明白,“国美要是被整下去,对于整个家电连锁业都不是好事,苏宁当然也深受牵连。”这次,张近东显然看得更远。 这并不是张近东的第一次,事实上,张近东的儒雅在整个家电圈内是出了名的,犹如黄光裕的霸道路人皆知一样。 其实,黄光裕及其领导下的国美电器的成长史正是中国家电连锁业的一个缩影。进场费的产生,标志着家电连锁商与上游的品牌制造商之间的蜜月期正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长久的对抗,主要体现为上游制造商对于家电连锁商“罪行”的声讨。 不过,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是:无论声讨多么的激烈,上游制造商们声讨的焦点一直都集中在黄光裕及其领导下的国美电器身上,而对于家电连锁业的另一个主角——张近东及其领导下的苏宁,却很少出现这种场面。 难道在苏宁就没有进场费一说吗? 答案是否定的。此时的进场费无论对于国美还是苏宁而言,都已经成为了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如果有心看苏宁的年报的话,你就会发现,“其他收入”一直以来都是苏宁的利润的中坚力量,高峰期甚至占据了苏宁总利润来源的70%。 那为什么张近东和苏宁能够远离这个漩涡呢? 当然是张近东的个性使然。 与黄光裕的个性不同,张近东一直都是以儒雅的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相比于初中辍学的黄光裕,作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张近东的儒雅似乎合情合理。 但是,张近东是否真如大家想象中的“儒雅”,在记者看来是要打问号的。正如前面所言,家电连锁业是一个对于价格极其敏感的行业,如果不强硬,就不可能在与上游制造商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也就不可能获得更低的折扣,当然也就产生不了更高的销量。因此,所谓“儒雅”,或许更多的是张近东用以应对国美竞争的一种策略。 张近东显然也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儒雅。因为性格平和,使得苏宁看起来并不像国美那么强硬、蛮横,因此,与供应商的关系也相对更加平和。 更主要的是,由于上游制造商害怕强硬的国美一家独大会更加威胁到其现有的地位,张近东和苏宁电器此时也就成为了其抗衡国美,以期保持家电连锁业格局相对稳定的重要筹码。 这显然是张近东和苏宁电器希望看到的。由此,相对于国美电器逊色不少的苏宁电器则可以轻易得到上游制造商对国美相差无几的折扣和支持——这显然与苏宁的既有实力不相称。 从这个角度而言,苏宁的快速成长,国美其实也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