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造车时的那把政策之剑一直就悬在那里,这个在临海800亩土地上建起来的汽车厂虽然搬到了宁波,虽然造出了两款汽车,但是它的主人的心也一直是悬在那里的。做大对于这个汽车“疯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梦想的实现过程,对于没有牌照的吉利来说,做大意味着另外一个风险,那就是在李书福投入资金以后因为没有牌照而全面失败。
真正让李书福放下心的时间,是1999年。这一年,主管工业的副总理曾培炎到了吉利,李书福在与这位中国工业的最高管理者对话时,说出了那段后来流传很广的话:“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大众在上海的投资累计46亿,而我只需要26亿就可以造很好的轿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资金民营企业自负。如果会失败的话,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而曾副总理的回答是肯定的。
得到了最高层的肯定,李书福开始了真正的“疯狂”之旅。
走出台州,到大城市去是吸收吉利汽车当时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条件。
又是一个偶然给了李书福机会。1999年,曾经担任过台州第一任市委书记的黄兴国在这一年出任宁波的市委书记。这给了李书福进入宁波的机会。当时宁波有一家日资企业破产,空下来300亩地,李书福的吉利集团有机会用上这块地,他抓住了这次机会。
几乎在宁波吉利生产基地建设启动的时候,李书福在汽车业的技术人才准备工作就同步开始进行了。他选择的路线是挖墙脚的方式,瞄准的对象,就是吉利的竞争对象———天汽。
李书福的吉利造车史到现在为止一共有8年时间。但在技术提高和人才准备方面却经历了三个过程。最早,吉利以仿制为主,拆奔驰、仿夏利,完全从外形分解和配件厂的配套供应起步;第二阶段李书福从国企挖走很大一批人才;而到了2003年后,李书福开始成规模地引进韩国大宇的汽车技术体系,并开始自己培养高级人才的尝试。
对李书福来说,最现成的人才在国有企业里。如果在台州他去挖人还有难度的话,到宁波基地开始建设的时候,至少他农民企业家的形象开始洗去了。宁波是中国著名的商业城市,在这样一个大城市里有自己的汽车厂,李书福宣布自己要在汽车业里扎根是有说服力的。
1999年,天汽的一个技术部部长首先被李书福挖来,接着是一大批各种各样的技术工人加盟吉利。到2001年,天汽技术部门先后有近百人被李书福挖到了吉利,而吉利也在宁波成立了技术中心。吉利开始了第二个车型———美日的生产。
用两款微型车来打开吉利造车的道路是李书福造车之前就确定的,他甚至在吉利集团造汽车之前就定好了未来两款车的名字。豪情的含义自不用说,美日这个名字除了要在人们心中有意无意地留下吉利汽车与美国和日本汽车之间的关系外,真正的含义可以用吉利挂在宁波生产基地的一块宣传牌来说明,那块牌子的内容说的是:“美好日子从美日汽车开始。”
应该说,李书福不仅有“疯狂”,而且还不失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