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9年12月,深圳的机动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160万辆。作为上班一族,开车上班已经是个让人头痛的事情,为了避开高峰期,我基本上是每天早上送完小孩上学,然后在交通状况复杂之前,开车上班。到公司时间是8点前,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不是为了当模范,实在是如果晚15分钟出发,有可能在路上浪费半小时以上。早高峰时期,和许多驾车人士一样,喜欢听听深圳的交通频率,因为有15分钟一次交通状况报告,还有随时插播的路况爆料,和深圳早班车两位主持人的陪伴,顺便了解一下当日新闻,实在是个好选择。
交通频率的市场运作是不错的,有几个相当不错的主持人,主持风格清新自然,轻松说新闻,而且通过短信和电话与听众互动良好,甚至主持人感冒了或穿啥衣服都可以成为听众关注的事情,可以说听“早班车”成了不少车主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还推出了车主宝典---可以互动的平台,将相对松散的“会员关系”电台和听众关系,更加紧密,还可以在此平台上做商品宣传与商家联合开展各种活动,实在是营销理念领先。估计是商家们也看重了这个黄金时刻---开车的朋友收入相对高,堵车时间听节目和路况是个好选择---于是,播报水分(广告),愈来愈多。最近留意了一下,早上的“深圳早班车”播报时间恰好是我在路上的时候,名义上7点半开始,7点33分开始播报开播曲,然后主持人问候,播天气预报,还没有说到主题,已经开始广告,到7点45分第二次交通路况,结束后就是某行的理财常识,把今天新闻主要内容提要讲完,我已经到达公司了,基本听不到我要听的内容。我最后的选择是,一听完路况于是关掉收音机。 听众可以理解广告,没有免费的“早餐”嘛,但水分太多,干的东西(对听众有价值的东西)越来越少估计再好的平台也不行了。当今是传播过度的时代,能让听众长期忠诚,还是必需要让客户满意,一定要听听目标客户(听众)的心声,他们喜欢什么内容,甚至是什么方式的广告,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交通频率是时候考虑短期利益(广告收入)和长期利益(消费者忠诚度)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