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事长黄茂如“失踪”一周之后,以“68小时不打烊”和巨额折扣创造过零售业奇迹、并独创出“商业+地产”模式的茂业集团,由重新出现的黄茂如亲自向机构投资者们推销自己公司那些大幅下跌的股票。不过,其激进的扩张计划受到了基金们的质疑
1月7日上午,深圳世界金融中心36楼18会议室。来自约30家国内基金和券商等投资机构的研究员、分析师,等候着此前“失踪”一周的茂业集团董事长黄茂如到来。
从上月15日起,44岁的“百货大鳄”黄茂如突然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焦点人物,市场盛传他被公安机关调查,原因与深圳市前市长许宗衡及国美电器前主席黄光裕案件有关。
当日,茂业集团在港上市公司茂业国际(00848.HK)股价大跌11.23%,成交金额比前日猛涨60倍;紧接着停牌一周后,复牌当天又暴跌21.34%,成交金额在此基础上继续翻了一番。不仅如此,茂业系的A股成商集团、渤海物流等也纷纷股价大跌。
一周后黄茂如重新出现,但低调示人,直到此次突然连续召开国际、国内投资者交流会。
“一些聪明的人离场,一些优秀的人进场”
11点整,黄茂如来到会议室,交流会开始。他坐在会议长桌一端的中间,面朝会议室大门,背后窗外是深圳最高楼地王大厦。
尽管左右还坐着三员正装出席的大将,但全场会议几乎就是穿着更为休闲的黄茂如的个人秀。除了首席财务官回答了几个有关经营财务的问题,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黄茂如在谈,小到某个项目的进度,大到对国家政策的看法。而执行董事、茂业系旗下成商集团董事长王福琴一直默不作声在作会议记录。
黄茂如在参会者提问时偶尔会走神,有时从西装内口袋里掏出手机来看一下,或者翻阅一下桌上的报纸。在他的桌子面前,有一本打印装订好的材料,封面写着“财经新闻汇集”。
会议一开始,听完黄茂如简要介绍去年的业绩情况后,投资者们就抛出了最关心的焦点问题:究竟他因何事而失踪?是否真的被公安机关带去调查?
黄茂如给出的答案简单而模糊:“完成一个正常的程序。”此前,黄失踪的那一个星期中,茂业给出的书面答复是“因处理个人紧急事务而不在公司”。
对于茂业国际股价大跌而且成交量大涨是否是国际基金抛售的问题,黄回答说:“在这次风波中,一些聪明的人离场了,也有一些优秀的人进场了。”
深圳一位券商国际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茂业股价大跌的两天,总金额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由一家与茂业颇有渊源的著名外资机构通过分仓的方法在卖出。
黄茂如说,要将信心从国际投资者转向内地投资者。不过,在前一天,茂业先召开了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推介会。
激进的扩张计划
“我是一个保守和谨慎的人。但最近一年来是变成了一个积极的人,”黄茂如说。
在会上,他宣布了新的扩张计划:将在西南和华东区域,未来几年内开30家门店。这个数字如此激进——经过十几年的经营,茂业旗下所有已营业门店迄今还没超过30家。“仅是江苏省就要开20家门店,3年内进入南京市场。”
这个宣布引来会场上投资者们一阵哗然。
过去十余年中,“商业+地产”模式是茂业的标签。惯常做法是:在城市黄金地段自建或收购物业开发商业地产 (其中1/3出售以回收投入资金,1/3出租,1/3自主经营),开设茂业百货店引进商家做出名气,从而提升可售物业的价值。
一来,自有物业降低了零售业成本。根据业内测算,自建物业的百货店一般可节约10%—30%的综合成本。二来,茂业所开发的公寓、商铺等商业地产项目可赚来大把真金白银。
同时,按照零售百货业通用的“类金融机构”经营方式,长期占用大量的供应商货款、租金以及其他费用,茂业获得了充沛的现金流。这样可以缓解商业地产高速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
打造出这个模式之后,黄茂如开始四处复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茂业先后在泰州、无锡等多个城市收购当地百货物业。
但是,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百货业迅猛发展,重要城市的黄金地段已是竞争者众。
资本市场,被黄当成了快速实施茂业模式的重要战场。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陷入经营困境,隐藏着改善的价值。
2008年5月,他将旗下以成商集团为主的百货业资产打包赴港上市,募资约26亿港元。上市后,手握重金的黄茂如在2008年10月16日至11月3日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连续举牌收购渤海物流(000889)、商业城(600306)及深国商(000056)三家商业类上市公司,并由此引发了这几家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战。经此一役,黄茂如获得了“举牌狂人”的称号。
“在2008年下半年,我踩准了一个时间点,抓住了一个百年不遇的机会。”面对一众投资专业人士,黄茂如仍难掩得意。他说,由于去年低价介入,光是股价上涨也能大赚一笔了。经测算,自A股从去年底反弹以来,“茂业系”购买这3家公司股份平均浮盈超过了75%,与上证指数涨幅基本保持一致。
但是,这样一个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模式是否真能如此激进扩张?机构投资者们纷纷表示怀疑。
在资金上,黄茂如似乎有备而来。日前,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给予了茂业5年150亿的授信额度,“这笔信贷额度可以多种用途,包括用于企业收购。”
但战线拉得太长,令投资者们不安。毕竟,新开门店至少需要2年的培育期,投入太多太快,一旦回收的速度和力度不能匹配,企业就会陷入困境。在茂业2009年中期业绩研究报告中,招商证券(香港)研究员梁盈表示,茂业国际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3.7%,原因主要来自2008年下半年收购新店,折旧摊销费用增加及其他经营开支上升。
吹鼓手
交流会上,黄茂如讲了一个吹鼓手的故事:
在茂业国际上市前夕,一位谙熟国际资本市场的人士曾经提醒他:虽然茂业团队年轻,有好的资产,也有好的故事,但缺吹鼓手。后来,茂业国际上市不到半年时间里,股价从上市初最高的3.3港元,一直跌到最低0.3港元,跌幅为90%。
经过“失踪风波”股价大幅波动后,黄茂如自称对“吹鼓手”的理解更为深刻,亦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另一在港上市的百货巨头的羡慕。
而这次交流会后,他已经开始收获吹鼓手们带来的好处:
1月8日,交流会次日,茂业旗下成商集团股价上涨6.7%,而当天上证指数仅上涨0.1%。
要知道,成商集团已经成了机构投资者的宠儿。三季报显示,除了茂业持股67%,在前10大股东中,仅排第四位的是一名个人股东,其余8名全是基金。而8只基金中有4只来自招商基金,2只来自国投瑞银。
虽然对茂业激进的扩张计划有怀疑,但一位机构投资者告诉记者“先炒一把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