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 (记者 牟修锐) 2009年,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汽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产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其中,自主品牌不仅市场份额有所提高,而且纷纷向中高端领域发起冲击。自主品牌的发展靠什么?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在口碑。他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自主品牌发展在自身,不能要求政府给予太多倾斜政策。 去年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为汽车行业指出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具体目标。而汽车下乡、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以旧换新等政策更是不断添柴加油,使得中国市场成为低迷的全球车市中最亮眼的一笔,自主品牌全年共销售457.70万辆,占乘用车销售量的44%,在各系车中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当初自主品牌车企为了在合资产品横行的市场中站住脚,无奈以小排量车型起步,今天却成为一种优势,社会、环境的要求,加上政策的引导和助推,给自主车企带来空前的发展良机。但是政策能推动自主品牌走多久、多远呢? 李书福认为不应要求政府太多的倾斜政策,而应该让消费者打心底里去接受,好的口碑需要一个积累过程,看广告是没有用的,只有身边的人都觉得一件东西好,这个人才会真正注意和接受。他甚至反问:“有人说,政府采购应该加大自主品牌的力度,干脆调高到70%、80%,我要问,凭什么呢?” “过去我说造车要200万辆规模、轿车价格可以在3到5万一辆,没有人相信,就我一个人信。现在的情况呢?”被称为“汽车狂人”的李书福对于自己所做的事业从来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极大的自信,他认为,规律没有新旧,也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研究一个问题、一个产业,就要深入其最基础、最细微的神经末梢,去分析归纳。他认为口碑决定成败,而良好的口碑来自企业很多个环节、细节的重视,这些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口头上自夸就能实现的:“富豪可以一日形成,而贵族不能。”李书福表示,“有人给牛吃好饲料、定时做按摩,才能产生上等的牛肉,做汽车也是这样,比如员工心情好不好,对质量也有影响,这是很多因素决定的。
![少数民族政策倾斜 李书福:自主品牌发展靠口碑 不要求太多倾斜政策](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38103904957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