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主义批判之四



系列专题: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主义批判

技术主义批判

1、便利陷阱

便利究竟是商家为消费者创造的福利,还是资本对人性贪婪、懒惰的阴暗面的阿谀谄媚?从便利到困顿并没有明显的鸿沟——当所有的事情都由机器代劳,你所需要做的只剩下一件:活着。那你的人生价值何在?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赢利”,有人说是“服务”,还有人说是“股东利益”。这些答案都把商业的本质手段化或者狭隘化了。不得不说的是,这么一个并不深奥的问题在今天却显得扑朔迷离,与当前商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商业最早诞生于原始社会,那时由于人类生产水平提高,产生了剩余的生活资料,人们本着“互通有无”的愿望,把自己暂时不需要,或者对自己价值相对低的物品拿到市场上来交换目前需要,或者对自己价值相对高的物品。这就是没有货币的原始商业。要说商业的本质,就得追根溯源,回到原始商业里去发现。它的本质即它存在的根本理由,就是:为社会大众创造价值。

所以从其本质上来看,我们找不到贪婪、懒惰的影子,也没有任何阿谀谄媚。有的只是人们追求生活改善的朴素愿望,这是完全健康的需求。

但是,随着货币的出现,支配物品交换、价值交换的权力就由最初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朴素愿望支配,变为实体化存在的货币支配。它几乎是完全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不被察觉的夺走了朴素愿望支配一切经济活动的权力。从这时起,“价值”的内涵就变得复杂了(完全一致的是,货币之所以一经出现就被广为接受,最初的原因就是方便了商品交换。它最初也是以便利的面目出现的)。

随着西方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兴起,权力转移的历史再一次重演了。

资本几乎是完全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不被察觉的夺走了货币支配一切经济活动的权力。资本的意志决定一切经济活动。那么资本的意志是什么呢?就是毫不留情的掠取一切利润;资本的本质就是贪婪,而且世界上再没什么能够比它更贪婪。

正是这两次权力转移使商业的本质显得有些扑朔迷离。到底是从底层,即为消费者、为社会创造价值;还是从顶层,即权力入手定义呢?事实上,这两次转移,尤其是第二次转移更加扭曲了商业的本质——原本服务于社会大众,创造价值的本质,现在越发变相到了服务于资本的需求。这是我们理解二次权力转移之后的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经济和社会产物的重要思想背景。我相信,这是当前世界一切经济矛盾的源头。

有些人讲,免费经济正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因为大家都想要更便宜甚至免费的东西。但我却认为,这话说不通。首先,想要更便宜甚至免费的东西本身不是贪婪,但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不惜以人格换取的才是真正的贪婪,因为他没有底限的以得到那些便宜、免费的东西为目标。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消费者,但他们从来不是大多数。其实就在那些“利用人性贪婪”的高谈阔论进行的同时,也在遮掩着一个真相:真正贪婪的不是消费者,而是资本;资本真正贪婪的对象也不仅是消费者钱包里的几个钱,而是独霸支配一切经济活动的大权。这才是免费经济的真相,如果不是需要众多消费者为自己打造一座通天高塔,它又怎么能满足自己向上逐利的本能呢?

如果说免费就是资本抛向人群的糖果,那么便利则更象是一把阉割思想的刀。

“不用动脑”、“傻瓜化”是很多互联网型企业为用户打造的“极致体验”。人们只需要用,只需要着享受结果,不必去思考。这种行为模式一旦成为习惯,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可能有人会辩解说,他们只是让压力繁重的现代人享受更多便捷,而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这种辩解不仅是苍白的,而且是阴险的。一个人可以被分为“工作人”、“学习人”、“生活人”,在每个角色上,都可以拥有独立的、互不干扰的人格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人们的思想正变得越发浅表化,许多人,尤其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深思考是排斥的。虽然这不能全部归罪于便利,但它何尝不是帮凶,并且作用越发明显?

从根本上讲,便利不是保姆式的打理索事,让你有时间处理要务,而是帮你思考,从思想的制高点,“帮你”打理所有事,包括你的三观、理想,等等。

思想被阉割的人们将只能更加依赖于给他们带来“更不动脑”、“更傻瓜化”的技术,所以技术将成为人类的主导,支配人类所有的生存活动。并且技术非常乐于看到被它掌控的人类失去思考能力,这是它真正的生存空间。

互联网的“创造”是源于破坏的,它破坏传统行业,破坏传统价值观、破坏传统社会模式……以破坏为起始动力的机器能承担起建设的任务吗?科学可以解构世界,但它能重组一个地球出来吗?是的,科学本身无法治愈它自己带给自然的创伤,互联网本身是一位优秀的颠覆者,却不是称职的建设者。

互联网无疑是改造社会的助推器,它从改变人人交互模式入手,在影响、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但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它的价值在于“破旧”,并非“立新”。它将持续 “破旧”,最终被破坏的,是人类全部的生存理念,直至它自己将自己破坏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清楚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可怕环境:只有怀疑、否定和破坏,即便对刚刚产生的新事物也一样,因为下一秒钟,它就成为“旧”。如果你不认为这多么可怕,那么如果怀疑、否定和破坏的对象是人性呢?是自己呢?如果我告诉你,在那样的社会中,谁也找不到安定的归宿,因为空气里都充满了怀疑和否定呢?

但幸运的是,这一切并不是既定的、线性的发展。在人性追寻真我、创造自我的本能的作用下,越发强大的数字化社会会成为让人们发现自己并不只是一堆数字集合的反面教材,继而反抗自我被数字化,呼唤、追索感性的觉悟。

互联网思维当然有其先进性,例如它承认决策权已经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它尊崇用户至上,它鼓励并且极其需要用户参与;但同时,它又无时无刻不在构思着阉割思想。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装在一起,可能使我们一时难以辩清。

站在最宏观的历史视角,即人与自然关系变迁的视角上,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昭然若揭。它是理性单维发展的极致表现,是理性思维欲图继续独掌思想统治大权的表现,更是感性觉悟发生之前,理性单维模式的最后挣扎。

人类社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但那并不是今天很多人理解的“互联网社会”。在那个社会中,互联网不再越俎代庖,将回归它工具性的本质。但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的存在与发展确实推动了下一个社会的产生,当然,是以反面教材的方式。

2、扭曲认知

这个世界充满了数,但却不仅是由数构成的。

(1)技术视角定义世界

对技术痴迷的最高境界绝不是把手表当成鸡蛋煮进锅,而是企图用技术解释一切、定义世界。例如资本主义曾被西方一些学者定义为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这就是用技术定义世界的结果。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非常奇妙的,她的奇妙之处首先就在于无比的宽容,任何事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存身之地,都可以把自己的触角延伸至全部空间。倘若每个已经安身的事物都具备人类这样的思维能力,都根据自己的存在来定义世界,你会发现,这是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她拥有很多完全不同的定义。有的说,她象柱子;有的说,她象绳子;还有的说,她象一把大扇子——是的,没错,我是借用了盲人摸象的典故来比喻各类不同存在物对世界的解释。当然,这绝不是嘲笑。因为他们都在探索世界,都看到了世界的某个方面,而且他们看到的部分都是真实的,但却不是完整的。

如果请人类社会中各领域的思想精英们要分别对世界做出解释,结果也相同,他们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甚至存在诸多矛盾。就如同上述诸存在物对世界的解释一样。因为他们关注的领域各有不同,各领域的规则与价值观也是不同的,所以从他们自身专业出发,对世界的解释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都不可能完整的解释世界。倘若将部分错认为整体,结果必然为假。

人类生来就是哲学的动物,向往探索终极真理也是人性的本能。这个本能一旦与技术的痴迷结合起来,很自然的就会产生企图以技术审视过去、现在、未来,以技术定义世界的冲动,尤其会发生在各领域的资深专家身上。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量足以驱动自己产生这样的冲动。有些讽刺意味的是,用技术定义世界的源动力是激情、冲动,这时感性反倒占到理性上风了。

技术是有边界的,它总会遭遇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正如同医学再发达,也总会遇到医治不了的疑难杂症一样。相对而言,世界却是无边界的。以有边界的技术来解释无边界的世界难道不是不智的表现吗?

任何一门技术都可以为世界创造价值,但创造与破坏之间从来没有明显的鸿沟。正如同艺术家雕刻石像一样,他必须首先破坏巨石原有的外形。要想谨守创造价值的本份,就要看到技术的本质。无论什么技术,它的本质都工具,都是人类了解世界的工具。一旦想让它成为世界本身,那就越位了,就偏失了技术存在的本来价值。

(2)人工智能侵入

在我们的周围就可以发现很多头脑清醒的人。虽然他们无力抗拒技术业已形成的强大力量,但他们会想到:所有的事情都让机器做了,人来做什么?

如果把人工智能仅理解为对现实的模拟就太幼稚了。它发展的趋势将超越模拟,是它想让你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要看清人工智能的本质,就必须理解技术主义的根本目的——构建物本世界。

物本世界与物质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物质世界是实体存在,而物本世界则是将精神也物化了,理性居于绝对统治地位。这绝不是停留在理念层面的想象,而是以人工智能为触角和手段的社会实践。

我们在前面讲过,互联网发展到第三阶段就要开始构建理性秩序了。其根本的工具,就是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等全方位的各类人工智能终端。不远的未来,人工智能将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家具、家电、车子、房子、服装、食物……等等无处不在,当人们对它们的依赖大到不可或缺的时候,它们就构筑起了一个由技术支配的物化世界——这将成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今天我们已经不同程度的体验到了“手机恐惧症”。手机离开你的视线多久就会引发你的焦虑呢?当手机没有信号、网络中断的时候或者电池用尽又没有备用电源的时候,你是否感觉自己与世界被“隔离”开了呢。这种体验不只出现在一、两个人,而是很大的人群身上。那么,当我们习惯依赖人工智能来处理所有事情,如果它们在某一天集体“罢工”了呢?会对我们的生存状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令人担忧的现实是,我们的生存能力,正在越来越智能化的环境中逐渐弱化。人类社会越发象是被包裹在“智能”的温室里,离自然越来越远了。

其次,人工智能在不断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的同时,也意味着技术主义的思想终端也在不断密集化。每部机器里面的芯片都相互连接,并且都与后台管理连接。这意味着,技术将通过这些人工智能终端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实现自己的意志、实施自己的权力——人类世界将处于技术的统治之下。

自此,丛林法则被推向极致。同时人性的反抗亦将愈演愈烈……

(3)运算等于思维?智能等于智慧?

人脑可以象机器那样,接收指令后就完全按照既定程度来运行
吗?

面对一台稳定运行的机器,操作者知道自己发出指令后,机器的每一步动作。可以设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如此“透明”吗?

在与霍金交流时,Facebook的掌门人扎克伯格认为,应该存在某种数学公式,可以支配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他说:

“我很好奇是否应该存在基础性数学法则,可以影响人类的社会关系,控制着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所在乎的一切。我确信存在这样的法则。”

思维运算化的结果就是思想透明化。正如同我们都清楚1+1=2一样, 所有的数学公式都有非此不可、非此即错的答案。如果思想也被公式化,那意味着,大家都是朝着“非此即错”方向走。最终,人与人之间不必再交流,既然都是同样的“非此即错模式”,那还有必要交流什么呢?

扎尔伯格的话里多少有些科学宿命论的影子“控制着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所在乎的一切”。这种想法的尽头,将是扼杀人的自主和创造性,因为一切都被那个奇妙的数学公式安排好了。做为反宿命论者,这样的思想我是无法接受的。在后续我的新作《人性》中,大家会发现,无论是古典宿命论,还是现代宿命论都是不成立的。它源于人对世界的有限认知,和阴谋性的鼓噪。从根本上讲,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思想产物。

做为人工智能的乐观主义者,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说:“人工智能最终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力量之一。原因很简单,因为它让人们更加智能。”(请注意,他在这里的用词是‘智能’而不是‘智慧’)接着他还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句话显然是有深意的,是要借助于人工智能理解世界,还是要借助它构建世界?我想重点在后者。

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智能不等于智慧。智慧是什么?她不仅意味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更是生命的尊严所在!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无论其模仿能力多强,它永远不可能拥有感性感官,永远不可能“解码”情感,所以它不可能具备智慧。当然,相反的情况另当别论。就是当人们开始怀疑人工智能,开始思考人生价值的时候,我的智慧能力就会提升。在这里人工智能只是充当了反面教材。

同样的,思维不等同于运算,因为思想世界里存在着远比运算高明的路径。例如可以运算夫妻间“谁爱谁更多一些吗?”稍微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这种“运算”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家庭幸福不是“运算”出来的。还记得我们在《占领思想高地》一节中举的不幸的妻子的例子吗?之所以说她一开始的离婚决定是错误的,那就是因为她在“运算”得失。把这个圈子再放大也都是一样的,一个企业的凝聚是靠“运算”得出的吗?一个社会的繁荣稳定是靠“运算”得出的吗?技术可以“运算”情感吗?

事实上,不仅仅如此。即便在崇尚理性的商业领域中,纯依赖数据也看不到真相。前宝洁大中华区美尚事业部副总裁,现京东商城市场部负责人熊青云女士在给宝洁团队的告别信中写道:

“培养并尊重内心的直觉。市场营销本就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是数据与直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是的,在战术层面上,数据非常有用……但是,在战略层面,一个卓越的市场人的直觉同样可贵。因为他们的直觉能让公司看到数据看不到的东西——那些深藏在消费者心里的东西。”

不仅市场营销,几乎每件事物都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舞蹈就没有它科学的一面吗?研发手机、个人电脑就没有它艺术的一面吗?

真相是,任何一项伟大发明的源点,都离不开感性的作用。

智慧绝非智能可以涵盖,思维亦不是运算可以完全表达的。

用人工智能掩耳盗铃般的“驯化”世界只是技术主义的一厢情愿,因为那从来不是真实的世界。

(4)技术想要什么样的世界

技术想要什么样的世界?物的、定律的、必然的、等级的、效用的。

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物的世界,这样才方便它的统治。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前面多次提到。所以,这一节将主要阐述技术要想的世界的后四个特征。

定律的、必然的

    “我很好奇是否应该存在基础性数学法则,可以影响人类的社会关系,控制着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所在乎的一切。我确信存在这样的法则。”
这段话已经把技术对定律和必然世界的追求充分表达出来了。

不可否认扎尔伯格是位天才,他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要注意到的是,他的某种禀赋是他取得如此成就的重要支持因素。这就是深浸于西方文化中,对定律世界、定律支配一切的狂热崇拜。非如此,也不会有他在互联网上的成就。

定律世界、定律支配一切是西方科学的总假设。为什么有些科学会信仰宗教?我认为这里面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些科学家认为现有的(甚至包括以后的)科学手段几乎不可能发现那个最根本的,支持一切的定律。所以就将希望寄托于上帝了。

定律世界是西方科学的梦想。当一切受定律支配,世界的发展及万物发展轨迹就都成为必然的。被称为互联网思想之父的凯文?凯利也曾以《必然》为主题,发表他对未来理解、研判的演讲。我想,他选择这样一个题目,同样是有深意的。

无论多么高深的学科,人们却总是能利用常识和直觉发出一些非常敏锐、深刻的追问。必然世界拒绝偶然性吗?必然性要把偶然性统统装在一个盒子里,“管理”起来吗?无论是拒绝偶然性,还是欲图“管理”偶然性都是违背常识的。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皆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共同作用。拒绝偶然性等同于撕裂世界。再进一步,因为偶然也是必然的,必然也是偶然的,所以拒绝偶然性的最终结果是瓦解(技术憧憬的)必然性。

等级的

在技术的世界中,等级的存在是“必然的”。

一代产品、二代产品、三代产品……一级技术员、二级技术员、三级技术员……一级机密、二级机密、三级密……这些正是等级化的存在。当然,您也许会说,这些等级存在是正常、合理的啊。那么我告诉您,技术世界本质的等级序列是制造思想—传播和维护思想—使用思想的权力结构。而且这个等级化,将是空前的森严!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互联网不是正在消除社会层级,正在实现一个网络化、扁平化的社会吗?是的,您现在看到的是这样,但真相是:技术主义在瓦解旧的社会体系和秩序,瓦解之后,将重建符合它的需求的新的体系和秩序。

从某种角度上说,现在人们看到的所谓网络化、扁平化的社会结构,是因为需要人们的参与,极大的参与。技术主义的化身——互联网以体验和参与为根本手段,创造出超越宗教的方法系,使人们更不自知的膜拜于它的统治之下。

我们可以把包括企业在内的种种互联网型组织和他的用户群体看成一个个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承担的终极使命是为理性秩序的物化社会打造一个或多个单元。现在人们热情的参与,已经因参与所形成的网络化、扁平化表象其实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这些项目组。在每个项目组里,企业或者单位与用户之间形成了超越以往的密切关系,他们直接对话、直接关联,共同作用于产品或服务身上——最终是作用于物化社会的某个或者多个单元身上。

现在是打造单元的阶段,这个阶段一旦完成,项目组也就无需存在了。网络化、扁平将被空前等级森严的权力结构取代。而在此时,早就被便利、智能侵蚀了智慧的人类已经无力抵抗。

我们已经指出,物化社会遵循着制造思想—传播和维护思想—使用思想的架设起新的权力结构,也指出这是个空前森严的等级社会。因为人们很难反抗逻辑、反抗技术,尤其难以反抗由便利、智能等构成的数字温柔乡。这正是我们在前面讲到的:

丛林法则的极致化。

“丛林法则”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产物,他将进化视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是很复杂的,如果将之全部归罪于达尔文就太幼稚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迎合了某些思潮的“胃口”。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主义批判之四

其实在理性觉悟之后,人类社会就已经拥有了推动自身发展、领先于进化的第二条路径。历史上,也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捕捉到或者发现了这条路径。但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所难以接受,他们困执的继续选择进化路径,坚持把理性确立为人类根本的生存竞争手段。因为放弃昨日成功经验,等于人类世界的全面革新,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权力、价值。于是,他们宁愿扭曲对真实世界和人性的认知,也要把丛林的竞争规则复制到人类世界中来。他们相信,人类世界依靠进化生存和发展,所以才有了“增加智能”之说。

我们应当看到,技术统治世界是将是以牺牲人类福祉为代价的。就在人工智能不断为人类世界“增加智能”的同时,人类也被带入一场怪诞、荒谬的竞争之中——人与机器的竞争。因为这个世界里不讲智慧,只讲智能。技术不会关心是谁来执行它的思想和意志,只关心谁更能不折不扣的执行。而机器比人类更理性、更逻辑、更“智能”,因为它们没有感情,一切按程度运行,把行为中偶然性的存在降到了最低。所有关于人类可能被机器人毁灭的猜想,无非是输掉了这场竞争的结果。为什么人要“增加智能”,为什么人类可能陷入与机器竞争的荒谬竞争?难道人类在自然界竞争胜出之后,必须要为自己再树立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难道人类存在和发展动力根本动力就是竞争?并且永远延续下去?

人类的身体还在不断进化,只要人类还存在,身体的进化就将持续下去。但那些坚持西式世界观的思想精英们可能没有察觉到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与动物不同。人的身体的进化只是人类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而不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难道人类要象动物一样靠生理的优势(如直立行走)为发展基础吗?人类社会进步真正的推动力是人性成长的需要,而人性成长的路径,自理性觉悟之后就不再是进化轨道可以决定的了。是的,人性不是静止的,他是在不断成长着的,即便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变迁一样的缓慢、难以发现。

正因为技术需要的只是能够贯彻其思想和意志的终端,所以在技术的世界中,人也被物化了。尽管它是人类发明的。

效用的

效用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效用是主观的,先考虑收益,再考虑风险、投入等等。就象人们平时说的,一件事值不值得做要看能收获多少。

从微观上讲,效用理论对促进人们投身创造财富,进而增加社会总财富具有积极意义;但从宏观上说,效用理论事实上是等级社会的保障。当人们都把自己的得益放在第一位时,人与人之间就会在形成利益纽带的同时形成利益鸿沟(正所谓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各自扫门前雪的为自己谋利,等级理念和结构就有了最好的渗透和存在空间。

在技术主义的物化世界中,效用可能会被上升为信仰。人们会崇拜那些创造思想和财富的英雄,而鄙视那些“无所作为”的使用者。事实上,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已经产生了前兆。

为什么说效用可能会被上升为信仰呢?因为在制造思想—传播和维护思想—使用思想的权力结构中,每一环节相对于技术和思想的效用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人们都承认的现实存在。而最上端的思想制造者——技术主义为了不断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就会根据这个现实存在,利用现成的效用理论,为其塑造至高权力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技术主义的核心是利用了人性自私的弱点——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任何利用人性阴暗面的做法都是反人性的。

“自私”一词在当前多少有些敏感。因为你可能发现,你周围就有不少人认同人是自私的,甚至人性是本恶的。可是,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在“人都是自私的”的说法的背后,其实大部分是对现实丑恶面的控诉,和个人无力与之抗争的无奈妥协或者避离。我发现了,而且这是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

就在很多人讲着“人都是自私”的同时——

我们都有过很多这样的体验:哪怕是一件小事,你帮助了别人,获得别人的感谢,你会感觉踏实、快乐,甚至成就……

我们都有过很多这样的触动:一件助人为乐的新闻会令你动容,令你心生温暖和希望。哪怕这个人你并不认识,哪怕他只是个乞丐,哪怕这件事和你毫无关系……

这是为什么呢?正是来自人性向善的本能的力量啊!

亲爱的朋友们,请再思考:人,都是自私的吗?我们该怎么面对自私以及人性所有的弱点呢?

至少,首先,不能被利用。就如同有人利用你的缺点来控制你,最终将激发你强烈的反抗一样!

3、去中心化与新中心化
所谓“去中心化”本身就是悖论。无论是实体的存在,还是思想的存在,中心都存在着;社会、企业、家庭、各类组织,以及人生都需要中心。没有中心,意味着散沙化、意味着失序。

技术主义要打造理性秩序的物化世界,所以它不可能憧憬失序,它也一定有自己的中心。那么,它的中心是什么?它所讲的去中心化的实质又是什么?

在理性秩序的物化世界中,中心显然就是理性至上的思想。围绕这个中心,不断开发思想产品,影响、规定人们的行为、观念、信仰,影响人类世界的一切。而这个中心不再是传统社会的意见领袖可以处于阳光之下,他必须用尽一切方法把自己隐藏起来,至少在权力结构确立以来必须这样。因为他要让人们确信,是自己在主宰自己。否则新中心瓦解的速度将是旧中心的千万倍。

其实,这与上面我们谈到所谓扁平化、网络化社会只是表象不是真相一样。去中心化只是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组织,“去”过之后,它就要重建了。当新的权力结构建设完成后,我们就再也听不到“去中心化”这个说法了。

4、从机械化社会到复制化社会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如果说在工业化社会中,人就象是机器上的标准件;那么在理性秩序的物化世界中,人就象是理性思想的复制件。你肯定见到过性格趋同的两个人,但如果在整个社会中,人的性格都趋同了呢?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思维运算化会导致思想透明化。最终,人们之间已经无须交流了。因为所有的思想都朝着那个“非此即错”走去了。更何况,理性秩序中排斥感性。没有了感性的“干扰”,每个人就都是“一样”的了。

如果说工业社会逐利的普遍价值观使人们更加世故,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隐藏起来,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和信任,导致整个社会的情感冷漠。那么技术主义主导下的“虚拟情感”危害就更大了。

当人格趋向一致,人们之间少有的交流都是那样的“关键化”、“数据化”、“理性化”你就很难再从别人身上发现那些令你熟悉又陌生,能够激发起你情感投入的特质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势必进一步被撕裂。但人本性中的感性需求又如何满足呢——各类形态不一数字伴侣,你想让它怎样就怎样的数字伴侣就来代劳了。而且,它们的“前身”今天就已经出现了。例如充汽娃娃、虚拟恋人等等。人们一旦适应了这些几乎可以供自己随心所欲满足情感需求的对象,情感能力也就大大降低了。因为人们不再懂得如何理解、尊重他人,如何与他人取得有效的沟通,如何信任与被信任,如何爱与被爱。

理性至上最为错误的设想是,单凭理性就可以理解乃至构建世界。它忘记了,人与人乃至生命体之间,情感是至为重要的联系。人通过在这种联系中学习,才能感悟真实的空间、感悟存在,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真诚、正直、创造、贡献……所有这哪件不需要强大的情感注入呢?

当情感也进入人工智能式的复制化,人失去在真实的情感关系中感悟空间和存在的能力,也就找不回存在的价值了。

每个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因为独一无二,所以要走进自我、了解自我、感悟自我、创造自我。如此使独一无二的价值获得实现。反之,自己成为“大多数”,你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数个同样的“自我”,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5、破坏的信仰
 “破坏的信仰”不是“被破坏的信仰”或者“信仰被破坏”,而
是“破坏将成为信仰”。当破坏成为信仰,技术主义也就达到了理性霸权的巅峰。

理性觉悟是人性脱离动物性,人类独立于动物界的标志。理性觉悟使人类获得了通过解构认识物质世界和利用物质世界的能力。这项独有的、超越其他动物之上的优势使得人类从自然竞争中彻底胜出,创造今日辉煌之社会文明。

无论从人类业已获得的成就,还是理性优势本身强大的权力诱惑,都使人类很难放弃理性的单轨发展。于是,理性的破坏本能也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愈演愈烈。

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血腥的掠夺史。我部分赞成这个观点。我们必须正视,今天我们所讲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破坏基础上的。例如原始人制造的工具,建筑在地面上的房子,穿在身上的动物毛皮……所有这些创造,无一不是建立在破坏基础上的。尽管当时的破坏力量对自然界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当今,人类建设的城市,以及我们的吃、穿、住、行哪一样的原材料不是取自自然呢?正面的说法可以是,人类一直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负面的说法则是,人类一直在掠夺自然资源。无论正面、负面的说法,总归到一条线索上就是,人把自然资源拿来,拿到社会中进行物质和财富的创造。这条线索就很清楚了。迄今为止,人类对自然主要的态度是拿来、索取,而所有被我们誉为积极的、伟大的创造都是价值于我们自己的,价值于人类社会的。这是不是很自私、很贪婪呢?

对于这点,应当有一个公正的观。否则又会被“人性本恶”的消极思想带入自己与自己,或者自己与机器竞争的歧途。

站在人与世界关系变迁的视角来看,这是人类做为自然界中一员生存和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而且完全可以定义为初级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中,http://www.aihuau.com/人类不仅要确立自己的生存基础,也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生存权力,所以就不停的从自然界中拿来,以此奠定自己的基础,强化自己的权力。

人类不象动物,即便它们中的个别种群懂得储存食物,也远没有我们如此丰富和巨量,而我们所储存的也远远超越了必须的范畴。今天,我们的“储存量”已经超过了历史总和,是不是可以“停下来”,转而为生育我们的自然母亲做点什么呢?这个不难,但也很难。

西方文化已经影响了整个世界,他们把生存竞争的优势即理性上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成为一种生存信仰,并且不容许任何人颠覆。因为在理性至上的背后,是他们赖以维持世界话语权的整套运行体系,一旦理性至上被颠覆,那套体系的价值和体系本身也就衰败了。于是,他们无可选择的把理性的单轨发展推向极致。

所谓极致是一种怎样的体现呢?就是破坏、颠覆的力量不断向前延伸,延伸到刚诞生一秒的新事物身上,延伸到所有存在。那是个怎样的世界呢?我不知道它会有多么可怕,因为在那个世界中,唯一不被破坏的就是破坏,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唯一可以存在的就是不存在——这就是极致,就是破坏的信仰。

但是,它真的可以达到破坏整个世界?或者说人类真的将因此而“灭绝”吗?不会的!因为如果没有其他力量的阻滞、扭转,破坏的信仰将会延伸到破坏本身。况且,就在破坏的信仰形成之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源动力、推动技术革新大浪向前的暗涌就会发动起来,引领人类社会步入正确的轨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4735.html

更多阅读

批判性思维一 批判性思维工具

批判性思维(一)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思维。—— J Baron《思维与决策》(第四版)吕源2010年5月2日,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是缺乏

学会批判性思考 什么是批判性思考

由理查德.保罗与琳达.埃尔德合著的《思考的力量》讲述了一个思考者所应具备的品质,提倡人们学会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考的前提首先是要思考。人的一生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你感受到了什么,无论你需要什么,这一切都以思考为前提。而思考的

抽象思维 什么是抽象思维

1 哲学定义抽象思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

什么是ISP在系统可编程技术 isp在线编程

什么是ISP技术?Lattice是ISP(在线可编程)技术的发明者(据说Lattice公司最早是由华人创办的),ISP技术极大的促进了PLD产品的发展。在系统编程ISPISP(In-SystemProgramming)在系统可编程,指电路板上的空白器件可以编程写入最终用户代码,而不需

什么是电子车牌?电子车牌与ETC的区别是什么? etc车牌变更

【什么是电子车牌】电子车牌(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EVI)是基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细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种应用。它的基本技术措施是: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高准确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在机动车辆上装有一枚

声明:《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主义批判之四》为网友理想七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