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嫌史上最大对冲基金内幕交易案 孙进 对冲基金公司帆船集团创始人、亿万富翁拉杰·拉贾拉特南(Raj Rajaratnam)在家中迎来了一群在晚上拜访他的不速之客——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探员。在资本市场利用内部消息大获其利的他,只能束手就擒。 这一场景简直就是美国经典影片《华尔街》的再现,这部讲述华尔街内幕交易的电影中,最后的场景就是FBI带走涉嫌非法交易的华尔街大亨,而这一上世纪80年代电影中的场景,在号称对内部交易监管最为严格的华尔街,已经不知道重复上演了多少次。 从贪婪到更贪婪,最后走向毁灭,这次主角是拉贾拉特南,他被指控13项证券欺诈罪。拉贾拉特南有着辉煌的历史。现年52岁的他是斯里兰卡裔美国人,毕业于沃顿商学院,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专注于技术领域的投资银行Needham&Co.,从一个分析员做起,34岁便成为这家银行的总裁。1997年在纽约创立技术股投资公司帆船集团。2009年,拉贾拉特南以13亿美元的身家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559名。 在帆船集团成立之时,拉贾拉特南说过这样一句话:“这就是拉杰·拉贾拉特南,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可惜他这次“偏执”得过了头。 美国联邦检察官随后公开了对拉贾拉特南伙同其他5人因涉嫌从事内幕交易获利1000万到2000万美元的犯罪指控。 拉贾拉特南一案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大一起对冲基金内幕交易案,也是联邦调查机构首次动用监听手段获取有关内幕交易的证据。拉贾拉特南的落网代表着美国政府打击金融犯罪的力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与拉贾拉特南同时被捕的另外5名涉案人员分别隶属于贝尔斯登旗下基金、英特尔旗下投资部门、IBM以及麦肯锡咨询公司,拉贾拉特南串起了从上市公司到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链。 根据犯罪指控,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 拉贾拉特南和其他5人多次利用内幕信息,获取宝利通公司、希尔顿酒店、谷歌、IBM等10家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包括投资、并购和收益等信息,以获取投资收益。 拉贾拉特南的手法简单有效,比如,他从投资银行的分析师那里得知希尔顿酒店上市公司将于2007年7月被私有化的信息后,就买进大量希尔顿股票,一笔交易就获利400万美元。 去年7月,拉贾拉特南得到内幕消息,阿卡迈公司将发布不利的业绩报告,他于是进行卖空,获利240万美元。这些在电话中的谈话,都被联邦调查局监听。美司法当局称,对拉贾拉特南的调查仍在继续,检方为其开出的保释金高达1亿美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拉贾拉特南曾经自豪地说,自己那些最好的想法都是从频繁拜访公司以及与公司的总裁谈话中得来。 “今天、明天、下周、下下周,那些享有特权的华尔街内部人士要问自己一个重要问题,他们也许知道许多机密的企业情报,不过我们正在进行窃听。华尔街那些享有特权的内幕人士若是考虑犯罪,他们如今得问自己一个重要的问题:执法者是否在窃听?”纽约联邦检察官普里特·巴拉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案件调查过程中首次针对内幕交易使用经法院授权的窃听装置以监听嫌疑人谈话内容。 这意味着,过去能有效对付犯罪和贩毒集团的查案技巧,如今也被用来调查华尔街的内幕交易。巴拉拉说:“贪欲是罪魁祸首,本案再一次向华尔街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