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利益可协商应成为新公共精神
10月14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专题报道了南水北调工程调水之难。报道称,南水北调进京推迟5年供水,让这一重大工程再度成为舆论焦点。移民、资金、生态保护等问题在困扰着这一重大工程,但这并非问题的关键。南水北调之难难在相关各方利益难于平衡,而归根结底,在于没有找到一种合理的谈判机制。今日进行资源的跨地区分配,已经不再像过去计划体制下那样方便——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拥有巨大的支配权,可以把自己的规划强加给下级政府,把资源在下级政府之间来回调拨。 报道指出,谈判难度的增加其实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民众敢于大胆主张自己的利益,不会听任地方政府随意处置,而地方政府官员也具有强烈的地方利益意识,对上级政府要求自己付出的代价不再轻易顺从。诚如斯言,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的利益主体意识日益强化,积极维护和争取自身利益已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公共生活也应革新,对于利益的分配,平等协商将取代权力支配而成为公共生活新的基本精神。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由政府一手安排,生活几乎步调一致,利益也基本趋同,在政府权力的支配下,个人是利益的被动接受者。为了保证政府计划的正常运转,无条件服从权力的意志是这个时期公共生活的基本原则。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建立,民众的利益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社会利益自然也出现分化。这个时候,政府不再是利益的支配者,而是利益的协调者,当不同利益主体发生利益冲突时,居中裁判。 经济社会的转型,地方一级政府与上一级政府的关系也经历了相似的转变。在经济高度集中计划的时期,上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有绝对权威,几无商量余地。比如修建了数量极为庞大的跨地区的资源调配工程,典型就是各地大大小小的水库截水、调水工程,其中本来就缺水的山西向北京供水,河北北部的贫困地区为了保护北京的水源而放弃发展工业等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民众的利益主体地位确立,地方政府作为本地民众利益的维护者,理所当然也要考虑地方发展和地方利益。
计划体制已经一去不复返 ,计划体制所决定的绝对服从权力的经济社会管理法则也应彻底成为历史。当今时代,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每一种利益主张都将得到社会的尊重,要达到利益的平衡,唯有利益主体之间平等而充分协商,形成契约。特别是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公共事务决策, 应有一个谈判过程以形成各方都满意的协议。因此,平等协商、服从契约应成为今天公共生活的一个基本原则。
更多阅读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房产税不应成为普遍征收的税
时代周报:房产税是什么性质的税?征收的目的和依据又是什么呢? 刘尚希:征收依据是国务院文件和《房产税临时条例》,因为现在是试点,没有全面推开。试点跟全面推开是有性质上的区别的。若是全面推开,肯定会修改相关的条例或者法
互联网:李想:微博引领营销进入新时代
互联网:李想:微博引领营销进入新时代文/本刊记者叶文东 发自广州“如果你的粉丝数量超过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像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像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像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
李建华:政府承债维稳不是可依赖的路径
经过对信访热点问题进行梳理,长春市锁定国企改革和城市建设两类七大问题:包括煤气设施开栓、二次供水、前期国企改制中遗留的退休人员医保问题等。初步测算,要解决上述问题,至少需要5.5亿元。由于可用财力有限,长春市决定,用政府承债方式
李建华:给民企的未来注入恒定的信心
据《济南日报》7日报道,山钢与日钢之间持续了近一年之久的并购大戏终于尘埃落定。6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日照签订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这标志着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山钢终于如愿重组日钢。 在市场经济条
李建华:产业转型不能走“急弯”
今年,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大步推进“大煤炭经济”。到2010年底,山西省原有的2600座煤矿将只保留1000座。这意味着,山西数千名“煤老板”面临着产业转型。据业内人士估计,山西各地“煤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