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和:和刘晓光谈论中国企业家(1)



苏小和 财经作家 独立书评人

刘晓光刚从一件醒目的纠缠中站立起来,看上去他的气色不错,思路很开阔。我想起去年冬天,在一个聚会上看到他,他的声音有些虚弱,说话谨慎,甚至不愿意多说话,脸上明显有些无奈。差不多一年之后,激情和思辨终于回来了。

如何界定刘晓光在中国企业家阶层中的位置,是个难题。如果仅仅把他看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老板,显然不能进入他的方法论世界。和刘恳谈,你会发现他的视野令人惊异的开阔。他似乎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历史的传承体系中,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的意思是说,刘晓光了解历史的进程,了解当下的幽暗,他对现代企业制度有着非常透彻的认识,他对现代企业的各种工具理性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选择了一方面把握历史,一方面与当下妥协。有些时候,他似乎愿意带着锁链跳舞,即使这样的舞步显得沉重,无奈。

一部中国企业史像浪潮一样涌到我们的脚下,刘晓光显然不看好胡雪岩、盛宣怀的企业形态。他说洋务运动时代的企业家显然不是企业家,他们仅仅是官僚的附庸,或者是官僚们的钱庄。一个不独立的企业家阶层,怎么可以持续发展呢?虽然今天的刘晓光也与官员阶层、与国有体制保持着紧密的关系,但他认为,自己幸运地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资本的组合早已越过体制封闭的框架,形成了一种多元格局。这意味着,今天刘晓光操盘的企业,世界观是国有的,计划的,不独立的,产权模糊的,但在方法论上,却呈现出典型的国际化、公众化和资本化。

由此,他愿意把自己和张謇、卢作孚、荣氏家族进行比较。他羡慕张、卢竟然拥有那么清晰的企业产权,更向往他们满腔的产业报国之心,也感叹他们时运不济,遇到了一个战乱的时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928年到1938年,这被称为中国企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一方面让刘晓光止不住的叹息,一方面却也给后来的企业家们留下了清晰的参照系。某种意义上,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可能只有这短短的10年才是真正具有现代企业制度意义的经济年代。历史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企业发展的高峰,历史也让后来的刘晓光们有了可以追求的范本。

我和刘晓光都认同“黄金10年”对后来中国企业发展的传承意义,只是这样的传承因为时代的原因,不得不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在香港、台湾,甚至在新加坡,华人企业家依靠“黄金10年”的历史积累,渐渐构筑起一座座伟大的汉语企业高峰。比如包玉刚,比如邵逸夫,比如王永庆,还比如年轻的冯国经,以及更加年轻的李泽楷。这些大陆架之外的企业家们,才是张謇、卢作孚的真传,他们的现代企业建设,让世界为之侧目。在大陆,虽然1949年之后的30年内,企业形态几近消失,但1978年之后,不死的企业家精神开始在广袤的大地上复苏,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过30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企业家群体里,终于有了柳传志、南存辉等等响亮的名字。

在与我座谈之前,刘晓光刚刚从达沃斯夏季高峰会上回来。他用了震撼这样的词汇来说明自己的心情。当中国人还在沾沾自喜于“加工大国”、“外汇储备”、“低端产业链”等过气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刘晓光发现,欧洲人和美国人已经开始走上绿色产业之路。全球经济已然步入一个新的标准时代,而中国人却还在陈旧的标准里刚刚抬起脚步。这种差别太大了,大到刘晓光这样的企业家难过,无地自容。

这似乎是刘晓光最近建构起来的企业方法论。我们一直在赚辛苦钱,我们没有核心技术,我们靠排放、靠污染换取的企业进步,马上就要遇到发展的瓶颈。许多年前,欧洲人和美国人早就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制度命题,几百年之间,他们一直在一种确定性的市场里打拼,而中国的企业家们,却还在制度的面前四顾彷徨。

站在这样的视野上,刘晓光似乎不太看好这个时代的企业建设。他甚至认为柳传志和联想的成功,仅仅是中国企业史上硕果仅存的一次“小概率事件”。他不认为柳传志是可以复制的企业家,更不认为联想具有可以复制的经验。就在联想转型越来越成功的同时,整个国家的企业建设却是一种醒目的“国进民退”。刘晓光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几乎不认为自己掌管的企业能在制度设计上有所进步。一切都举步不前,他的企业信心是一种迟疑的小信。国家的整体经济在扩张,可是却不愿意转型,全球化态势越来越明显,可是中国企业似乎又在走回头路。巨大的经济体和迟疑的企业步伐让刘晓光言辞谨慎,他说经济必然要朝前走,可是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里去。

“黄金十年”得益于全球化与宽松环境

 苏小和:和刘晓光谈论中国企业家(1)
苏小和:历史上的1928-1938年是中国民族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成长的黄金十年,这是费正清和费维凯总结出来的。然而诸如荣氏家族这些民营企业在抗战以后就消失了,建国以后就变成了公私合营制度。直至1978年开始中国的民营企业才开始重新发展起来。这中间有一个断层。

在历史的变革中,你作为中国企业家之一,你是怎么看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从历史到现在的传承?你认为跟当年那些企业家相比你们有什么新的变化? 

刘晓光:那个年代是所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之后,根据1928年的情况来看,那个阶段民营企业确实发展的比较快。因为那时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第一,中国刚刚接受了一种新的制度——封建主义逐渐被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开始有所发展了。

第二,由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促使了中国人实业救国的心理。特别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崛起,19世纪20年代日本有十条航空母舰,这是日本当年的水平。但是到今天我们仍没有具备这个实力。

第三,当时的资产阶级或民族资产阶级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当时中国有四五亿的人口,所以中国市场在世界市场中已经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

另外,还因为当时有比较宽松的环境。那时的军阀比较厉害,还谈不上区域市场分割,那时还在北伐之前,实际上这是打破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格局的一个很好的方向,有些稳定的状态出现。可能那个阶段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外来经济压力的影响,尤其是日本的崛起对中国影响很大。

苏小和:还是由于全球化的拉动。

刘晓光:主要由于当时背景下的全球化和宽松的环境,让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走实业救国、实业报国之路,要进行维新变法之路。

苏小和:当时人们普遍的心态是实业救国,维新是在制度层面上,实业救国是企业层面。

刘晓光:这样就产生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企业,当时的民营企业是绝对的私有制。国有企业的经济在当时并不是很厉害,当时国有经济把重要的都垄断了,比如铁路、煤矿,而当时一些大的煤矿都是外国人占着。所以,那个时期从制度上看企业产权是清晰的,从国内经济环境上看是比较宽松的,从有志之士来讲,他们要走产业报国之路,从国际环境来讲是由于东西方的影响,西方列强的强盛和日本的崛起均对中国那个时代的有所影响。而且,中国那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苏小和:现在回头想来,那时候的内需市场确实很充沛。

刘晓光:中国实际上失败两个东西,一个是康熙时的封海政策,对外政策没有开放的概念和载体,明朝时的郑和还曾经下西洋,康熙时期的闭关锁国状况更严重。实际上是封海政策把我们完全限制了。而当时的荷兰人、葡萄牙人在开着战舰不断地征战,英国在那时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的概念。再一个是“寨文化”,都是那种土寨,一把火就能烧光了。但是,欧洲那些城堡都是大石头的,挪威的城堡烧了几次都烧不坏。

苏小和:寨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封闭的政策。

刘晓光:寨文化也是封闭的,画地为牢、互不流通、互不交换。我认为那时候的中国还是太弱小,但反而在弱小情况下的发展所显现的力量更大。就像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前,人均工资几百块钱,几十块钱,而现在北京人均工资可能已经三四千块钱了,这种在弱小时期发展起来的力量似乎更强大。1928-1938年时中国的经济条件有限,从大的历史角度来看,可能还是取决于产权制度、环境是否宽松、是否有一批真正想产业报国的仁人志士,并不是走投机之路,那时候没有新经济行业,都是盐、米、铁、丝绸这些简单消费品的行业。

苏小和:全都属于传统工业的范畴。

刘晓光:台湾有一个叫许卓云的教授,他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那段时间研究的很透。那时候产生了很多纺织大王、船王,但是主要还是江浙这一带的发展开发,包括长江沿线、沿海地区,北方的天津是一个大商埠,武汉是一个商埠,云南蒙自也是一个很大的商埠。我听许卓云讲过这一段历史,就是当年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的阶段,产生了很多大民族资本家、民族资产阶级。但那时跟现在比没办法比较,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那个时代,从技术角度来讲肯定还是很落后,包括在印染或其他行业,基本上还是用国外的技术。

苏小和:但是他们那代人能把企业做大,很令人感到惊奇,而且他们能够保持一种持续发展的能力。

刘晓光:那个时代的经营发展其实很残酷,我在四川丰都鬼城看过一幅对联,其中下联说明那时候的商业是血淋淋的——叫作“金黄银白心黑手辣头上有青天”,金子是黄的,银子是白的,你要想拿到它就要“心黑手辣头上有青天”。那时候长江一带,基本上是靠抢码头赚钱,就是我的马仔和你的马仔抢码头。

苏小和:是火拼吗?

刘晓光:不是,而是让马仔穿上烧红的铁靴,谁走的远这码头就是谁的。在马仔走之前,先拿十万光洋给他的家人。因为穿着烧红的铁靴跑,跑完这程肯定会死。这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跟英国当时的圈地运动很相似。其实,美国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也很悲壮,很多爱尔兰人到了美国自由岛,下船之后就被美国的黑社会枪杀了,然后把钱抢走了。还有新奥尔良圈地运动,美国那时候也有圈地运动,所有的移民晚上排队住在这儿,第二天发令枪发令,谁要是先跑当时就被枪毙,谁跑的远,占地谁的多就是谁的。

实际上人类那段历史就是一个血泪纷争的历史,所以我看到那幅对联特别有感慨,它把血淋淋的历史都说出来了,要想拿到“金黄银白”,就得心要黑、手要辣、要眼红,头上还有青天,还得有人罩着你。

苏小和:跟现在也差不多。

刘晓光:中国那段时间的商业竞争也很残酷,它是一种隐晦的文明,比如我把你的厂烧了、把你的人杀了,不像现在这种比较透明的竞争。

苏小和:后来在海外做企业的,比如邵逸夫、包玉刚等等,这批人是不是传承了当年的商业精神?

刘晓光:是完全的商业精神,特别是比较典型的包玉刚那些人,包括霍英东哪些人,实际上传承了当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以后那个时期的精神。霍英东比较惨一点,从淘沙开始起步,包玉刚起点就比较高了,特别是后来从上海走的这些民族资产家,到香港、台湾的这些人,起点就比较高了。但是那种历史的血脉相承,大概从文革初期那段开始。我感觉他们当时有热情,有报国志向,也有胆识,但技术上不是很全面,完全是家族管理。他们受到西方企业的启蒙和启发,有民族自觉感、民族自尊心,这批企业家大体上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产生的,他们很具有特征。我一直想让电影界做件事,就是拍一部中国商业百年的纪录片,从一百年前开始导起,中国的商业萌芽开始启动了,有很多条发展脉络,比如:民国期间是一条线、抗战期间是一条线、到解放战争又一条线,再从50年代到6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一直到改革以后。从中国商业到世界的辐射,不同的线,不同的点,那些企业家他们当时的激情、意志、技术、资金实力、管理方法、创业精神、文化,这些很有意思。

苏小和:非常有意思。

刘晓光:中央电视台拍过一个“世界的商业历史”,说的是投行的这些历史,像美林,摩根大通、老摩根这些大的投行。但是恰恰没有人拍过中国这段商业史,其实应该把许卓云所讲的那些历史好好研究一下,他研究的很多,是一个哲学大师、国学大师。

苏小和:他很懂历史。

刘晓光:从那段历史受什么启发?一是中国人本身是很有智慧的,很勤劳,很勇敢。另一个是这种精神,现在也要提倡产业报国、民族自立、民族强盛。还要提倡东西融合、开放、打破禁锢。再有,在制度方面要提倡产权一定要清晰。

苏小和:产权清晰是做企业的前提。

刘晓光:要提倡产权清晰、治理结构明确。其实,过去山西晋商的治理结构就很明确——老板是老板,东家是东家,掌柜的是掌柜的,干股是干股,湿股是湿股,他们定的很清楚。

苏小和:那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理论。

刘晓光:其实山西晋商的治理结构跟美林、高盛的MD一样,那个叫做技术持股人,全球都有股东。

苏小和:还有创始人团队。

刘晓光:比如这个企业里有九百个叫MD,MD是什么?是技术持股人,他们也有百分之零点几的股份,每年分红也有他的。这很像晋商的治理结构,东家就是东家,掌柜的就是掌柜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股份。

苏小和:晋商就更早了。

刘晓光:他们有的是实股,有的就是技术股、功劳股,晋商的股东切割分配很科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46878.html

更多阅读

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退出佛山芭蕾雨只因股东约定

     作为舶来品,奥特莱斯这种业态被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02868.HK,下称“首创置业” )演绎成“芭蕾雨”。  首创置业和中国基建合资成立的奥特莱斯(中国)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其中首创置业占60%股权。2010年9月,首创

苏小和:胡舒立就是一个写字的

苏小和 财经作家 独立书评人 胡舒立11年的经济话语,如今读来,并不过时,大多数文章今天如在杂志上再刊登一次,仍然叫人坐立不安。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要么是胡舒立视野开阔,她一直比别人看得远,看得透;要么就是这些年中国的经济格局并没

北京首创总经理刘晓光:房价开始进入稳固期

北京首创总经理刘晓光: 房价开始进入稳固期 ⊙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  北京首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光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首创今年销售额将超过80亿元,公司今后的战略重点仍是北京和环渤海地区,并在西南、长

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绿色经济绝对是最大的机会

“绿色经济绝对是最大的机会,第三次工业革命是IT,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绿色革命,这也是中国能否摆脱金融危机的新引擎。” 一直被业界誉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昨天在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多个场合表达了

声明:《苏小和:和刘晓光谈论中国企业家(1)》为网友有你任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