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核查经适房住户身份,用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办法——洗楼,也即挨家挨户敲门。
这次核查战果很辉煌——7564户检查对象只敲开了2617户,还有4947户无人应答。5月24日的《工人日报》报道这一消息时用的标题是“南宁核查经适房7成房门敲不开,已查者2成非户主”。
报道说,这是南宁住房保障部门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的经适房调查行动。首次大规模调查,就有这样的战果,可喜可贺。当然,这也说明了经适房被骗购现象的严重性。问题冒出来了,会有一个什么解决的结果呢?我在想,到最后恐怕也是很扯皮的事。即使“出租经适房”有了确凿证据,又能怎么样呢?你并不能把他的房子没收,因为这于法无据。至于你要通过出租经适房或长期空置来证明他骗购了经适房,那简直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他真的神通广大到能骗购经适房,后面的事情,搞起来自然更加容易,无论是租房还是长期空置,编个说得通的理由,都是很轻松的事。
这样一路想下来,你顿时会觉得很悲哀——南宁通过洗楼核查经适房住户身份,动静很大,结果却可能变成一记棉花拳。热闹过后,一切照旧。但我们也可以乐观一些,南宁费了那么大力气洗楼,还是有相当价值的,至少它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去查,经适房被骗购的问题,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还严重。
或许这么说会合理一点:洗楼只是发现问题的手段,并非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把钥匙,还得在经适房申购的审核环节里去找。
事实上,南宁市住房局副局长张振宇也承认,解决经适房骗购问题的核心,在于核实申购者的收入水平。但他又说,这个事做起来很难——现在的人收入来源多元,银行、工商、税务、车辆等部门又没有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要查清楚一个人的真实收入,很难很难。
是很难,但除了在收入审核环节堵住经适房被骗购漏洞外,没有任何其他办法。说起来,这其实也是很奇怪的事,经适房自面世以来,申购审批环节就是腐败最集中的领域,任何一起被曝光的经适房遭骗购丑闻,都说明申购审批环节是权钱交易的“核心区”,但这么多年来,政府部门却始终没想到什么解决的办法,申购审核环节仍然是漏洞百出。这恐怕并不能完全从技术难题上加以解释,事实上,经适房在很多时候成为权力自肥的权力房,成为权力兑现的印钞机。比如说在陕西眉县,一个经适房小区竟然七八成分配给了“低收入”的公务员。这是否说明,在一些地方,主管审核的部门,同样也希望继续把经适房放在暗箱中——一旦完善了审核程序,一旦全透明,权力就没有了兑现的空间。
南宁洗楼,让经适房问题曝光度再次升级,但大家都清楚,解决经适房问题,要洗干净的,不是楼,而是整个申购审批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