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3.53 0.86%]的平均寿命只有25至30年”,这是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给出的一个数据。(详见今日本报A28版)
这个数据很让人抓狂,因为大家拼死拼活买下的房子,土地使用权是70年,这也就是说,你的土地使用权还剩40年的时候,房子却很有可能没了。
对比“英国建筑平均寿命132年,美国建筑平均寿命74年”这样的数据,你会发现问题愈加严重。用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的话说:盲目拆迁和国内房屋自身的建筑质量问题,一直是中国建筑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直是个问题,而且看起来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却一直没能解决,这也算是怪事了。
仇保兴说,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号召解决不了问题,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清清楚楚规定:普通建筑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但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没把这个《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当回事。有了规定都执行不了,号召会有用吗?
要解决短命建筑问题,首先要把问题的根源搞清楚。根源在哪儿呢?我看跟近些年很流行的“房地产支柱论”关系密切。
所谓房地产支柱论,不仅很多开发商和专家在说,一些政府部门官员也在说,核心就是一点:房地产能拉动十几个行业,是经济增长的支柱。房子的寿命短了,25至30年就能推倒重来,这对经济拉动的作用至为明显,GDP数据嘛,无疑也绑上了一枚定时发射的火箭。
要是跟英国和美国一样,房子有70多年甚至100多年的寿命,谁还能等得及让房地产支柱不断创造经济增长奇迹呢?这简直就是破窗理论的绝佳现实注解:窗子破了,自然要换玻璃,而玻璃卖得多了,就能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于是,破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长。
房地产到底是不是经济支柱呢?现在没个准确的说法。但看这架势,支柱的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