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江小白的定位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就是做小而美的公司。英雄谢幕,但神话还在,江小白似乎在许多屌丝眼里还是个榜样,变着法的嫁接、模仿,连江小白都不再敢把江小白当模式拿来分享了,却依然还有很多的创意家们把江小白当成宝典。所以现在能看到很多很狂很喧嚣的语录体产品,说是“要创意,要90,没个性,宁肯死”。
其实江小白模式是一阵风,就诞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份,那年诞生了很多江小白似的产品,泸小二、子弹头……
江小白其实也喊过用互联网的思维改造传统企业,但是这种嚣狂给人感觉那是舆论强加给它的,在一个模式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之前,究竟谁改造谁很难说,时间会给答案。
互联网是奇迹,但腾讯和阿里巴巴不也是蛰伏了十几年,而且一点点长大的,中间还有几次差点死掉。互联网火了,但不是搭上互联网就能火,就像资本运营火了,但不是谁沾个边都能搂来资金。做产品也是一样,不是有火的就得跟,毒品很火,跟就是死。
做市场要踏实,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去追捧奇迹,就像德国、美国的互联网比我们要发达,但人家从不喊吧互联网当口号,奇迹如果不是建立在积淀的基础上,就是虚火。如果不是这样,那茅台积累这么多年是白做了,五粮液几十年都是吃白饭了。所以江小白现在很低调,低调的让人开始有种尊敬,让人觉得江小白长大了,不是那个只会捧着语录带着黑框眼镜喊我是文艺小青年了,再喊下就显得太青涩了,默默地耕耘重庆市场,没什么不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些东西是需要岁月滋养的。长得太快发育的太快容易缺钙,不是弱不禁风,就是容易摔跟斗。
登上赚钱高速路,是每一个做产品的人都梦寐以求的,但都短平快了,那经营的奥妙和市场学问也就没有了,谁真正见过随意弯腰就能白捡钱的马路。模仿江小白其实不是模仿江小白的创意,也不是模仿模式,模仿的背后其实掩藏着的是人的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心理。
江小白模式就是一阵风,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一阵风,搭着风飞的品牌就是一只风筝,有风了就飞起来了,没风了就得乖乖的掉下来,挣扎也没用。除非风一个劲的刮。
风一个劲地刮是有成功的,比如快时尚。快时尚三天就得准备出一个新产品,一个新产品绝对不能在店里超过三周。风讲的是速度,没有速度,风就不大,市场也就不会有势头。
快时尚的风也不是平白无故说刮就刮的,比如ZARA,300多个设计师在天上飞,今天去法国,明天在瑞士。它就是在看风向,像天气预报,服装业刮什么方向的风,它就会有什么方向的款式出现。要么你就是DIOR,像个工匠一样,仔细的做,耐心的磨,钻石磨久了才会发光,不磨就是块石头。
所以快时尚是捕风者,捕风者就要有捕风者的实力,产品很潮但品牌很扎实,所以快时尚大多已经不存在了上百年,是经受了世界级的考验。江小白也是捕风者,但不是每次都能站在风口。所以,现在江小白懂得了,所以现在江小白做得很踏实,不那么张扬了。
模仿江小白吗?以前不行,现在也不好,想学,还应再过几年,如果它是一阵风,就让它刮过去。有些东西不火,是积淀不够,是需要耐心施肥、浇水,培育,芒果熟了,自然就是甜的。
链接:江小白是一个面向90后的青春小酒品牌,开创了白酒行业使用语录体的白酒个性化包装风格;在3年前那个白酒行业整体低迷的环境下,“吃着火锅唱着歌,喝着小白划着拳,我是文艺小青年”;“1张绿票票=2瓶江小白,方便兄弟伙亲切交谈” ,江小白以一种洋溢着青春躁动气息的俚语式姿态,像阳光突然打在阴沉沉的海面上,让整个天空突然波光粼粼,甚至让很多名酒品牌也自惭形秽,随即大量模仿克隆出现,最后这种印记明显营销风格也被视为一种方向传播至整个营销行业,被奉为风靡一时的营销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