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回顾“糖精枣”事件,俞惠星、云无心等一些专家及时科普,说明糖精钠的真相,厘清“超范围使用”与有毒、致癌的关系,对民众通过“糖精枣”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敦促媒体进行客观理性报道发挥了良好作用。
2015年9月1日,海口市查获3.3吨“糖精枣”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媒体开始起底“糖精枣”的制作方式、来源和流向市场的过程,部分媒体用类似《又红又甜的“糖精枣”,吃多了会急性大出血!》《海口惊现糖精枣!大量食用可造成大出血》等耸人听闻的标题和“糖精枣”可能会“致癌”的内容吸引眼球,造成了民众恐慌情绪的蔓延。
(网络配图)
糖精钠真的可以致癌吗?著名食品专家俞惠星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及时在搜狐健康上刊登了《“糖精枣”怎么能随便说成“致癌枣”呢》一文。文章中俞惠星老师通过世卫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致癌物的认定,以及我国认定糖精钠是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基本事实,论证了糖精钠不是致癌物的科学依据,介绍了糖精钠的一些历史情况,指出“糖精枣”是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消费者应提防“糖精枣”,但它并不会致癌。并强调:科学就是科学。它不会因为糖精钠被滥用至“糖精枣”而导致其可能的毒性“被升格”,也不会因为它是食品添加剂而有安全“豁免权”。
随后的9月14日,人民网以“食安舆情:舆论质疑‘糖精枣’致癌说 拉面吃出电池引共鸣”为题,对海口查获3.3吨“糖精枣”事件舆情热点进行了评述,在“舆论关注趋势”中直接引用了俞惠星老师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籍以指出:“糖精枣”事件中,一些媒体在及时报道、消费警示等方面可谓良苦用心。但为了让消费者对某种食品或食品辅料,包括食品添加剂引起足够重视,就“适当地”夸大一下问题的严重性也实在不可取,这涉及到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回顾“糖精枣”事件,俞惠星、云无心等一些专家及时科普,说明糖精钠的真相,厘清“超范围使用”与有毒、致癌的关系,对民众通过“糖精枣”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敦促媒体进行客观理性报道发挥了良好作用。
据了解,俞惠星老师发表《“糖精枣”怎么能随便说成“致癌枣”呢》一文背后也有“隐情”。“糖精枣”报道后,有听众在《活着要懂添加剂》系列讲座中要求俞惠星老师解读“短时间内吃大量糖精钠,会造成急性大出血,对肝脏、肾脏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了可以致癌”的报道,使俞老师深感不安。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他觉得有必要既要让听众,也要让公众客观正确认识“糖精枣”,不应过分强调其危害性甚至“莫须有”而损害公众利益,这才有了此文的发表。
据悉,俞惠星作为著名食品专家,有着20余年食品等行业经营管理经验,曾执掌浙江省金华火腿公司,对食品行业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他主持的《活着要懂添加剂》系列讲座语言生动,富有趣味,以不同于一般的专业人谈专业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揭秘了衣食住行中添加剂的神秘面纱,受到广泛好评,被听众誉为通俗易懂、难得好听,“上午听懂、下午能用”的添加剂活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