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月饼潜规则”似乎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却还在“发扬光大”,有的案例还有借鉴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消费者当擦亮双眼,以“有心人”对“无情事”之精神提高防范意识,理性选购月饼,努力吃上“放心”月饼。
“老字号九芝斋月饼也出事了!”最近,浙江省食药监局在食品(月饼)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杭州老字号九芝斋的一款黄金肉松广式月饼防腐剂(山梨酸、脱氢乙酸)超出国家标准,引起市场阵阵感叹。老字号在月饼上翻跟头也不是第一次,九芝斋更不是第一个。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南京冠生园用陈年馅料做新月饼其后惨遭破产的事。有人戏称:“都是月饼惹的祸!”那么,除了陈年馅、防腐剂,月饼还曾“惹”过哪些祸?今年新出的《活着要懂添加剂》就记载了不少月饼当年的“糗事”,这些事儿,有的触目惊心,有的则令人啼笑皆非。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月饼的那些事儿吧!
(网络配图)
月饼用“陈料”几成行业潜规则?
首先,我们来看看陈年馅月饼的事。冠生园陈年馅料做新饼的事发生在2001年,当时冠生园使用上年生产的“山楂细蓉”“莲蓉”等馅料制作月饼被查获曝光。紧接着,其总经理对记者表示,使用“陈馅”做“新饼”的月饼企业,绝对不止“冠生园”一家,这一现象在月饼行业内相当普遍。他的这句话仿佛捅破了月饼行业的“窗户纸”。
月饼作为特殊的时令商品,厂家对使用的馅料在数量上会难以平衡。一些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当年没有用完的馅料往往会贮存起来以供下年继续使用,这其中也可能混杂着过期、甚至是没卖完回收的月饼料。
冠生园月饼陈年馅事件为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其后,相关部门对此均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目前适用的《月饼》国家标准也明文规定:“不应使用回收馅料”。
(网络配图)
过氧化钠来漂白
2006年《广州日报》披露,广东有个食品厂做化验的人员报料,他们工厂每年都生产各种馅料,其中生产最多的是莲蓉馅料,莲子进货的时候都是黄色和灰色的,要把莲子的杂色去掉就要使用漂白剂,而他们公司是用“过氧化钠”来漂白、消毒莲子的。
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但可能产生残留物——碱。食品中的碱含量如过多时,会对人体的肠道、胃黏膜造成损害,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过氧化钠不是食品添加剂,根本不能使用在食品加工中。
《月饼》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即《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
(《活着要懂添加剂》插图)
“水果月饼”冬瓜做
2010年《武汉晚报》报道,有市民陈某买了水果月饼,包装上写着草莓月饼、哈密瓜月饼,但吃进嘴里只有水果味,没有水果料,细看配料表里根本就没有草莓、哈密瓜,只有冬瓜及白砂糖、香精、防腐剂等。业内人士揭秘,武汉八成“水果月饼”与水果无关,大多用冬瓜做馅料,而这也是月饼业内公开的秘密。
根据《食品馅料》标准,水果月饼馅料配方中的鲜果含量要占到25%以上才能称为“水果月饼”,低于这个含量的则是“水果味月饼”。因此,上述“水果月饼”其实只能称作“水果味月饼”。
(网络配图)
吉士粉月饼成“被告”
江苏法院网消息,2014年中秋节前,李某花了692.4元购买了某超市销售的“某某圆广式月饼”,食用后在网络上发现上述月饼添加了“吉士粉”却没标示。李某找超市理论未果,只得起诉维权,要求其退还购物款692.4元并十倍赔偿。
“吉士粉”不是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香料粉,具有浓郁的奶香味和果香味,系由疏松剂、稳定剂、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奶粉、淀粉和填充剂等组合而成。
被告则辩称,己方仅仅是没有及时发现这批月饼添加了“吉士粉”及外包装没有说明,而不是明知产品不符合规定进行销售,不愿承担十倍赔偿责任。法院认为,被告销售的涉案月饼包装上未标示其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七)项“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之规定,因此判决被告某超市返还原告李某购物款692.4元,赔偿其人民币6924元,并承担本案受理费人民币50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支付价款十倍赔偿或依照法律规定的其他标准要求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法院支持了李某十倍赔偿的诉求。
(网络配图)
燕鲍翅“保健月饼”成噱头
2012年《杭州日报》指出,近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大打“保健养生”牌的月饼,在月饼馅里添加“人参、枸杞、冬虫夏草”等成分,有一部分月饼还采用鲍鱼、鱼翅、海参等名贵食材制作,对外宣称其保健作用,并借此提高身价。
而今年的人民网、重庆晨报等又相继报道,各类营养保健月饼五花八门:螺旋藻椰皇五仁月饼、西洋参月饼、蛋黄莲蓉鲍鱼月饼、燕窝白莲蓉、鲍鱼蓉、鱼翅蓉……这些所谓的营养月饼中,大多标称添加有螺旋藻、人参、燕窝、鲍鱼、鱼翅等,但往往没有标明其具体使用量。
专家指出,“螺旋藻、西洋参、鲍鱼等确实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功效。但是作为月饼的馅料,受到含量、品种、制作工艺等因素影响,这些所谓的营养月饼,商家炒作的成分居多,营养价值有待商榷。”就算月饼中加入了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馅料,也不能改变月饼高糖、高脂的特点,即便是无糖月饼也是高碳水化合物。所谓的“保健月饼”,只是商家为吸引消费者的一种营销手段,其保健功能微乎其微。
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015年9月22日发出的“中秋月饼食品安全监管与消费提示”中明确指出:月饼类保健食品属虚假宣传,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从未批准过保健类月饼。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月饼潜规则”似乎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却还在“发扬光大”,有的案例还有借鉴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消费者当擦亮双眼,以“有心人”对“无情事”之精神提高防范意识,理性选购月饼,努力吃上“放心”月饼。
温情提示:消费者如果发现月饼等生产经营食品的单位及购买的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或者发现身边有食品违法行为时,请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