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同往常一样,大学生锲臣熟练地将盒饭整齐地放在保温箱里,然后和同伴陈艳艳、达布希拉将保温箱搬到电动三轮车上,直奔呼和浩特市满达商场和宝马商城附近,他们必须抢在中午12点半之前将100多份盒饭送出去。 大学生创业网 6月17日下午,记者在新华广场见到了3名卖盒饭的大学生,他们是200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的锲臣,2008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的陈艳艳,200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达布希拉。 不谋而合的创业梦 谈起创业的想法,锲臣告诉记者,毕业后他也找过工作,都不很理想。今年3月份,他与高中时的同学陈艳艳、达布希拉在呼和浩特市聚到了一起,说起各自创业的打算,3个人不谋而合。随后,他们做了相关的市场调查,最终选择了餐饮行业中的快餐外卖作为创业的项目。他们认为,快餐外卖投资低,当日产当日销,程序简单;中午很多上班族和卖场的工作人员都不回家,有市场需求;此外,呼和浩特市的快餐店虽然也有不少,但是随叫随到的外卖还存在空缺。4月初,3个人开始租房子,雇厨师,买了一些简单的设备。 大学生创业网 “除了厨师炒菜的工作,其余的活儿都被我们3个人承包了。”锲臣笑着对记者说。每天清晨6时起床,各自赶到租来的平房里,一人烧锅炉,一人切菜,另外一人淘米;9时30分把焖好的米饭装盒,放到保温箱里;10时装菜;10时40分出发;11时10分左右到达中山路附近。通常是一个人看车,并负责对行人的销售,另外两人提着盒饭分赴满达商场和宝马商城的卖场;13时多外卖结束。下午,3个人开着电动三轮车到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买菜,然后回到平房为第二天的外卖作准备。 三人凑钱白手起家 陈艳艳感言:“我们并不觉得累,每天都精力充沛,过得很充实。” 他们算是白手起家,3个人凑钱买了设备,在一间房村租了一间房子,雇了1名厨师。目前,客户主要集中在中山路附近商城内,每天能卖出100多份盒饭。“现在除了支付厨师的工资,每月只能挣回3个人的电话费,可以维持经营,但是利润不多。” 对未来充满信心
![三名大学生创业:从卖盒饭开始](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291156958854.jpeg)
如今,1个半月过去了,3个人对创业前景依然充满了信心。“从第一天卖出20盒到现在的100多盒,遇到周日有订餐的客户,还能卖到200多盒,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进步。”有时候剩下几盒饭,他们就送给商场的保洁员,还能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3个人学的专业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理,“我们认为各自都有专业优势,在学校学的知识如今能在实践中被运用,这就是学有所用吧!”达布希拉说, “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快餐外卖做出品牌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它山之石】大学生创业需务实 “北大才子”陈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在短短一年内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成了广州乃至广东这个行当内的“大哥大”。复旦新闻系2004级本科生赵宇,毕业后每天中午在母校门口卖盒饭,因为价廉物美,生意兴旺,成为校园一侧的独特一“景”。不到半年,他已开了两家饭店,卖盒饭是经营项目之一。 我国大学生创业始于1997年。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披露,全国97家开张比较早的“大学生企业”,赢利的占17%。2005年的另一项统计则表明,“大学生企业”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 大学生创业网 大学生创业的概念引入国内已经有10余年之久,从最初的大学生创业就要“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逐渐发生转变。通过上述卖猪肉、卖盒饭的例子,记者认为大学生创业需要树立务实的创业观,以社会需求为实际出发点,才能有效降低失败率。困难不是永远存在的,危机过后就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一场执着精神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