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卫生,这样顾客才能吃得放心,也才会吸引更多的顾客。
保证原料质量,尽量选用上乘的原料,好的原料才能包出好的饺子。
酱油、醋、辣椒油等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其实都不容忽视,因为调料的味道会直接影响饺子的口感和顾客的食欲。
在市区江南的双馨路上,有一家小有名气的饺子馆———“东北万芝饺子王”。店老板名叫谢长春,一个浓眉大眼的东北小伙子,别看他年纪轻轻,来金华开饺子馆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回首这5年来的创业历程,小谢将其概括为“三步走”。
1999年,不到20岁的谢长春和母亲一起来到金华,在浙江师范大学附近的骆家塘“相”中了一间30平方米的店面,将其租下准备开饺子馆。
来金华之前,谢长春在黑龙江做冷饮生意,虽说这是头一次开饺子馆,但包饺子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说并不陌生。入乡随俗,为了让自己的饺子更符合金华人的口味,开张前小谢还特意请来周围的街坊邻居免费品尝水饺,请他们提意见,然后有选择地进行调整、改进。
经过几天的紧张筹备之后,谢长春的“东北饺子王”开张了。然而,之前自以为已经是“万事俱备”的谢长春,在开张当天却显得有些“狼狈”———顾客们点了饺子正准备下筷时,却怎么也找不着蘸醋用的小碟子;想尝尝汤的味道,却发现碗里没有调羹……
开张一个月,谢长春就亏了近3000元。但开朗乐观的他并没有气馁,“就当是交学费吧!现在回头看看,那笔学费还是值的。我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渐渐地,水饺馆的生意有了起色,并开始扭亏为盈。” 谢长春说。
由于店址比较偏僻,店里的顾客绝大部分都是浙师大的学生。学生在校时,“东北饺子王”还能有些盈余,但等到学校一放假,顾客数量便会骤减,附近的饭馆也就门可罗雀了。他分析说:“除去寒、暑假,一年其实只做9个月的生意,另外3个月的成本得平摊到这9个月上,这就等于大大增加了成本。我认为,要想把生意做大,就必须找个一年四季都有生意的地段。”
2001年,谢长春把“东北饺子王”搬到了市区江南的双馨路上。万事开头难。尽管小谢已经有了两年的经营经验,但新店刚开张那几天屈指可数的客流量还是让他着实紧张了一阵。他透露说:“开张第一天只卖了30元,第二天40元,第三天70元。当时曾有好几个朋友都劝我趁早把店转让了,但我都坚持住了。因为我看到日营业额每天都往上涨,我有信心把生意做好。果然,第四天就卖了170元。”
之后,“东北饺子王”的生意逐渐红火起来,饺子开始供不应求,日营业额也迅速攀升到了600元。由于店里只有5张餐桌,所以还经常出现顾客排队等座位的情景。
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非典几乎击垮了整个餐饮行业,“东北饺子王”自然也未能幸免。“那时大家都是谈非典色变,都不敢到外面饭馆来吃东西,我店里的生意也因此一落千丈,营业额根本不够维持成本开销。”回忆起那段非常时期,小谢似乎还有些心有余悸。所幸的是一个月之后,非典的阴霾渐渐散去,饺子馆里又重现了昔日顾客排队等座位的火暴景象。
今年5月,谢长春投资16万元新开了一家105平方米的“东北万芝饺子王”,店址仍然选在双馨路。和老店相比,新店在规模、装潢、环境、服务、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更上了一层楼。据谢长春透露,现在饺子馆的生意已经比较平稳,有了相当数量的老顾客,日营业额基本保持在2000元左右。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小谢对自己的饺子店显得很有信心:“几年下来,我已经基本摸清了金华的市场情况,我觉得潜力还是很大的。如果有合适的地段,我们准备到江北开一家分店。”
提起店名中的“万芝”两个字,小谢笑着告诉记者:“这是我母亲的名字,我们到金华后一步步走到今天,她付出了很多心血。恰巧‘万芝’和‘万只’谐音,象征我们生意兴隆,每天能卖出一万只饺子!”
据了解, 谢长春的饺子馆现在每天要卖六七千只饺子,也许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实现“日卖饺子一万只”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