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是个庄稼汉 庄稼汉和他的三百家面坯店



  2004年5,有个人从长葛市来到河南电视台《美食搜索》栏目组,主动提出一个让所有人感到奇怪的要求,他要掏钱合拍一部电视片,并当场拿出一份早已写好的脚本。

  原河南电视台〈美食搜索〉栏目组编导 刘国先:“细节上的东西没有,像镜头的分布呀,其实作为电视来说,它是不完善的,包括画面的感觉,包括整个的连续性。”

  王朝民:“我只不过是把一些材料组织起来,觉得能拍电视就行。”

  这个要拍电视的庄稼人叫做王朝民,只有高中文化,平常就很少动笔。在节目组勉强同意和修改后,总算可以开拍了,不料这时王朝民要求在合同中注明重要的一款,制片方不能播出和泄露里面的内容,这让对方大惑不解。

  原河南电视台〈美食搜索〉栏目组编导 刘国先:“当时我说你这个又不播出,只制作一个光盘,没必要三机位呀,包括灯光呀、化妆呀,这些太花钱了。”

  王朝民:“播了不是更多的人知道了吗,但是作为我个人,投资的这一些商业行为,就公开了,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前后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花费6万多元做出一堆VCD碟片,拿回家后,既不为发行,也不为送人,却被他神秘地锁进一个柜子里。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一个什么秘密呢?

  他为什么要做这些碟片,不得不提到河南的面食。

  市民:“河南人就爱喝面条。”

  面条经营户:“营养不营养吧,咋吃饱就中,营养也好,长得也胖,别照着我了,不吃面条好像吃不饱饭一样,每天中午得吃面条,知道吧。”

 我大是个庄稼汉 庄稼汉和他的三百家面坯店

  面是河南人的主食,做法和吃法很多,可是有一种面人们最爱吃,但大多数人嫌麻烦,都到餐馆吃,这就是烩面。

餐馆顾客:“又香又嫩,筋道、爽口、光滑,口感好得很。”

  餐馆顾客:“要和面,要饧,还得去擀,那太累太累了。”

  顾客们在餐桌上吃得带劲,可后厨的师傅做得很不情愿。

  高级烹饪技师 张力方:“它那个面呀,得和得硬一点,其他的面都软。”

  高级烹饪技师 戴云飞:“在前面餐桌上吃的烩面,又好吃又筋道,到后边就是这样了,你是愿意做菜还是愿意做烩面,那当然愿意炒菜了。”

  河南省餐饮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张海林:“同样一块面,那么你不同的档次,不同的水平,比方你从业10年了,我从业3个月,那么同样的面粉,同样的水,同样的盐、碱、矾,你和出来的这个面,和我和出来的面是两个概念。”

  烩面好吃,关键在有嚼劲;是不是筋道关键在揉面和饧面的遍数,一碗好吃的烩面要来回揉很多遍。早在1997年,王朝民的妻子在一家餐馆打工,看到和面师傅经常抱怨很辛苦,有一天回家后给丈夫提了个建议。

  王朝民的妻子 胡书玲:“我说你看这个烩面馆,你像那个和面,这个师傅非常辛苦,回去跟他商量,咱能不能做个烩面机,能不能减轻这个厨师的这个劳动强度。”

  当时王朝民和村里的很多庄稼人一样,正从事一些机械的加工,生意还不错。妻子想,如果做一台烩面机专门生产面坯,买的人肯定多。可王朝民对妻子的提议根本无动于衷。

  王朝民:“她说你又不做饭,你又不知道那个做烩面的难度。”

  不是王朝民听不进去,而是当时大家都吃手擀烩面,从没吃过机器做的烩面,即使能做出这种机器,做出的面坯有没有人买,还是个问号。拗不过妻子三番五次的唠叨,王朝民决定做一台试试。

 

  普通面条机是靠两个压面辊挤压成型的,所以生产的面条不能抻开。要做出能抻开的烩面坯,能不能在压面辊上找原因呢?这样,他想到了设计一套带弹性的机构,来调节面坯的揉面弹性,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总算离他的要求不远了。

  王朝民:“面条机它那个刀是靠挤压的,而这个刀的间隙比较大,所以做出来就是圆的,况且它有一定的弹性。”

解决了这一关键性的技术难题,经过不断完善,加工时对面坯进行反复碾压,使面坯达到了烩面所需要的弹性。

  王朝民:“过去后都很均匀,受力均匀,所以说它做出来的,从设备上出来的这个面坯,它很均匀,从这个压面辊,你看每处受力非常均匀,所以做出来的面坯,哪怕是100斤,1000斤,1万斤也好,它的质量、口感都是一样的,这可以扯了,现在只要成型了,一抹油就行了,就可以扯了,这一拉就成了,你看能拉很长很长,你看老人小孩想吃薄一点,可以拉得再薄一点。”

  面坯能抻开,就可以做出合格的烩面。于是王朝民在街上租了门脸,按照3元一公斤的价格销售,开同时委托一些熟人的店铺代卖。可是妻子当初指望的那种旺销场面并没有马上出现。

  王朝民的妻子 胡书玲:“整个那一天有时候退得多了,就退回一袋面,刚开始市场打不开的时候,那时候面一酸都得扔了,心情上就觉得这个市场做不开。”

  王朝民坚信不是面坯没市场,而是自己等客上门的销售方法有问题,以前只在想怎么做得出,忽视了怎么卖出去。想到这里,王朝民干脆在长葛来个一不做二不休。

  王朝民:“我觉得小县城就这么大,是不是,我隔50米、100米设一个点,在县城我设了80多个点,让知道的人随手都可以买到,让不知道的人也知道是什么东西,我就不信一个小县城,这个烩面坯的市场打不开。”

  长葛县城不大,人口不多,王朝民发现销量上升很慢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他的机制烩面坯认识不够,从2001年5月起,王朝民采取了一个扳倒树捉麻雀的办法,和妻子一起到各个销售点现身说法。

  王朝民:“这中间一撕就可以了,往上一点 ,回家做绝对可以。”

  市民:“好学得很, 比自己和的面还好做。”

  王朝民的妻子 胡书玲:“先教经销商、教会他们,他们再教给家庭的客户啊, 居民啊,来买的时候他再教他们。”

  紧接着,王朝民又邀请有经验的厨师到餐馆现场制作,让消费者在餐桌上体验到做烩面的乐趣。

  餐馆顾客:“看着他拉的技艺,特别叫人欣赏。”

  王朝民:“像老人小孩啊,看着很好玩,觉得吃烩面很好玩 ,很好看,是不是,不仅好吃而且吸引他们。”

  人们亲眼见到他的机制烩面和手擀烩面吃起来没什么两样。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很管用,几个月之后,每天就能加工1000多公斤面粉,纯收入500元以上,终于实现了妻子当初靠烩面坯赚钱的愿望。

  2001年8月,一个和他素不相识的人的到访,又使他燃起了更大的希望。这个人就是与他相隔 40公里的禹州市的席改梅老人。

 

  席改梅:“他那儿屠宰场很多,想做点肉生意,想卖这个肉的,放心肉的,想做这个肉生意的。我到长葛考察,考察上他那儿卖肉的店里,放心肉那个店里,有卖这个烩面坯的,我一瞅我说你这是啥东西呀。”

  席老太的家就住在禹州市的东环路农贸市场。此时正想把自家的客厅改造成一间肉食店。当她在长葛看到柜台上的烩面坯以后,当即放弃开肉食店的想法。

  席改梅:“我一看我说这行,这烩面坯一是大众化,干部群众,老百姓都要吃,每天吃,今天吃了明天还要吃。”

  本想卖面坯,席老太却看中了他的面坯机。一个月后,王朝民在以一万8千元的价格卖给她一套机器后,根据席老太家住农贸市场的实情,建议她把重点盯向餐馆饭店和农村市场。

  席改梅:“这儿比较集中,每天早上乡里赶集的,城里的饭店赶集的,农村的大批发户都赶这个集,这个集比较大。”

  令他没想到的是,席老太开张头一天就销到8袋面粉的面坯。随后销量一天比一天多,到年底日销量就达到20袋面粉,第二年就达到30袋以上。很快,席老太再也不用出门推销了。

  席改梅:“用公交车发,装到车上,装成一件一件的,装到车上发到农村去,60里70里远的人都过来拿。能不能向我透露一下小秘密,1斤面赚多少钱,1斤面就赚1角钱那个劲儿,1角5分钱,您一天生产多少,一天就是一千五六百斤,不错了,比一千五六百斤还要多,每天可以打到30袋,有些天甚至可以打到35袋 40袋面粉。”

  从席老太身上,王朝民发现了一条不用亲自卖面坯也能赚钱的好路子。

  王朝民:“对我的启发就是啥呢,我就觉得,我们长葛能做,禹州能做,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呀 都能做呀。”

  既然本地能卖,外地也应该能卖;面坯能卖,面坯机也应该能卖。从2003年起,他开始接受预定,一年时间内在河南省内指导发展到近100家面坯店;到第二年在全国发展到300多家。不料这时,开始出现一个隐忧,从其他地方相继传出水土不服的信号。

  王朝民:“你像广东、福建呀,沿海地带他们这一块,口味比较淡,不爱吃羊肉,羊肉腥膻,像四川这一块呢,他们爱吃麻的、辣的,河南人的口味比较淡,所以在四川这一块呢,他们也不愿意吃这个清淡的。”

  江浙人爱煲汤,山东人爱大蒜,四川人爱火锅。烩面被带到各地后,做出各种不同的口味,使烩面失去了原有的河南特色,这也许会影响到面坯的销量。如果一两家的面坯店出现销售难,就会出现连锁反应,把烩面推向全国的愿望就会落空。

  王朝民决定以统一的口味带动面坯销售,并邀请地方名厨对“配四样”捞烩面、“素三丝”汤烩面等做法逐一改进定型。2004年又开发出更为方便快捷的烩面专用调料。

  可怎么推广这些做法和吃法又成了他绕不过的难题,因为他不可能亲手去教会每一个吃烩面的人。于是,他想到了拍电视。

  VCD主持人同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膳食结构,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让烩面这种可以天天消费的主食,走进厨房成为了现实。”

  制作VCD,让加盟卖面坯的人先学怎么做,再教给消费者,只有买面坯的人会做了,面坯才好销,这就是王朝民为什么巨资拍摄又不愿泄露的秘密所在。

  2005年初,一件事让王朝民格外惊喜,他总结的烩面烹饪工艺受到河南省餐饮协会的关注,在河南的餐饮界得到推介。

  河南省餐饮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张海林:“如果需要的话,协会还会给予支持,因为一个企业的行为,有时候它不是一个企业的行为,有时候是整个社会的行为,也是整个行业的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41898.html

更多阅读

司马迁和他的作品 屈原和司马迁

司马迁和他的作品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历史名人司马迁,在我的印象中的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史记》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史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正是因为这样一部鸿篇巨著的

我镜头里黄永玉和他的万荷堂一 ___未未_ 北京万荷堂

黄永玉和他的万荷堂,摄于2000年国家博物馆的陈履生馆长前几年专门出了一本图文并茂的《黄永玉的万荷堂》。这书一直在我书架。非黄老粉丝,恐怕对这样的书不会有兴趣。万荷堂,建于1997年。当时移居香港的黄老和好友几经选址,看中了

田亮和他的七个女友组图 七十年代组图

细数田亮和他的七个女友(组图)田亮和叶一茜将于明天(11月29日)在西安大婚。在这个时候谈论田亮和他的一帮女友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不过,好在田亮和叶一茜基本都是娱乐圈的人,娱乐一下也未尝不可。回顾一下田亮的情感历程,不禁发现,田亮的女友

秦桧是个好宰相 秦桧的三个好朋友

也不知自己那根筋抽了,偏偏喜欢上老叶连篇累牍的博文:《平凡的日子》。我是每篇必看,没看必评,一天看不见心里就痒痒。10月5日,我又准备看老叶的博文,如期打开了新浪网页,点进博客,看到主页上一个标题:《揭秘秦桧到底是不是金人奸细》,我想新

声明:《我大是个庄稼汉 庄稼汉和他的三百家面坯店》为网友晨光如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