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每个人从小懂事起就开始有自己的梦想了。梦想,是创业成功的前提,但一味沉迷其中而忽略现实,结局往往会惨不忍睹。 1981年出生的徐凡,地道的重庆人,他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学生。调皮的他虽然学起语文、数学什么的老是呵欠连天,但一上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就立即兴奋起来,脑瓜儿也转得飞快。你要是跟他聊计算机、IT话题,他可以唾沫横飞地侃个三天三夜。“我不做陈景润,不当周树人,要做就做中国的比尔?盖茨!”他的经典语录。 口吐狂言,竟无人嘲笑。原来,在同学们还在拼命背程序设计指令时,徐凡已独立为自己所在学校设计了一套学生管理系统软件。软件得到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实用性很强,最终软件投入使用,徐凡获得学校通报表扬,以及200元奖励。这年,他才17岁已成了校园名人,还赢得一个足以让他骄傲得一飞冲天的雅号:“盖茨”-盖过比尔?盖茨。 浮燥付出代价,打击接踵而来。稚气未脱的几个人冲进写字楼,可跟企业负责人谈不上两句,就先被礼貌地告之“以后给你答复”,再礼貌地被“请”出办公室;更有甚者根本就不让他们进门,他们穿得随随便便,有的有皱褶或带污迹的衣服,让人疑是小偷。而寄出的信件大多石沉大海,偶有回复却提出要看他们的经营执照和作品。执照,“徐总”压根儿就没有;至于作品,他尚可把自己的学生管理系统寄给对方,结果大多犹如肉包子打狗,即便个别回复,但说要的是高级语言,而不是收到的小儿科。几经折腾,铁哥们儿开始借口要认真学习,找点理由收回“创业基金”。“徐总”愤怒地骂道:软蛋!这点挫折都受不了。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坚持到底,不成功则成仁!转眼间,离中考只有两三个月了,同学都忙着复习考大专。可他却整天跑学校传达室,盼望收获自己撒播出去的希望,摆脱目前的困境,但他收到的,除了打击,还是打击…… 对于他的“堕落”,家人极度不理解,但犟不过这头小蛮牛。没有退路的徐凡背着大木箱常常流连在泥泞的乡场公路上。为了取得经销商的信任,他厚着脸皮拜访了一次又一次;为了等到经销商谈业务,他抱着大木箱在经销商的店门口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日晒雨淋,稚气的脸有了风吹的沧桑,再和客户谈生意,也不再杂乱无章;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从容不迫。赢得客户的信任,他建立的推销渠道水到渠成。 当时,传呼机的利润很高。推销两年,徐凡靠勤劳赚了数十万元! 逆境知缺失,顺境瞧美丽,而陷阱往往跟在美丽背面。 赚到数十万元后,徐凡急切点燃再圆“徐总”梦的火焰。但传呼机销售在2001年信息台大量赠机的风潮中迅速萎靡,而手机却掀起了平民化浪潮。在通讯市场摸爬滚打了两年的他,在跟进公司做了一段时间的手机业务后,开始筹划起自己的小店来。一切顺利。当年底在重庆永川,徐凡的手机营业店开张了。 有以前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加上他豪爽、豁达的处事风格,业务发展很快。当又听到人们喊“徐总”时,曾经的心旷神怡令他享受着飘飘然。 但当老板和跑业务绝非一码事儿。从跑业务的变向到自己做老板,打理企业,起码的规章制度等总得有吧,自己吃饱还要员工不饿。但此时的“徐总”并不明白些,只让业务员按自己的经验做事,对经销商也是有求必应,根本就没有规矩和程序的概念。随着业务的急剧增长和不规范的操作日益频繁,他的小店渐显危机四伏。店开营业1年多,徐凡已赚了近40万利润!一天,一位平时相交甚深的代理商找到徐凡,说有一笔大业务,能赚不少钱,但现在差点款,请求他借点钱周转几天。有平日的交情,再加上徐凡豪爽的性格,他不假思索便拿出36万给了代理商。这位代理商感激涕零,自觉写下了欠条,连连保证1个月内连本带利还清。让徐凡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代理商老早就谋划携款潜逃了。除了徐凡,他还向好几位商家借款或调货。

智慧、勇敢、机遇都是事业成功的要素。而智慧、勇敢和机遇完全溶合在一起时,成功唾手可得。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到目前,旭帆的销售网络已遍布巴渝大地,业绩喜人。凭着自己的实力和魅力,上游供货商放心大胆以先货后款的方式给旭帆供货,这让徐凡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开拓渠道、市场;而下游的销售代理也乐意和他打交道,总是不遗余力地推旭帆的产品。 但梦想似乎与金钱无关。采访临近结束,徐总按捺不住激情告诉记者:“曾经我有一个梦,要做中国的比尔?盖茨。现在这个梦,依然存在,而且我会一直为这个梦而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