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这是一部营销商战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大时代条件下一个优秀青年的成长史。
这部书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社会变迁及其成就,而且还通过一个社会底层:易定胜——一个农村出身年青人的成长、成熟、发展的经历,向你描述作为一个处在改革浪潮中的年轻人,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工作、生活、学习等诸多压力及挑战,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一步步克服、化解而不断进步、成长的。
这部书里展现了主人公易定胜的工作与生活,由此,你能看出中国商业的不断进步,更能看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残酷的竞争,对于中国各阶层的冲击,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并体现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下,中国商业社会的离奇发展与不断沿革,并由此暴露出不同的人性来。
这部书里既有主人公的的喜怒哀乐,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有他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让你能够醒悟和借鉴;既有他成长的快乐,也有他发展的困惑,既有现实的烦恼,也有充满希望的期待。他是一个累并快乐着的人,他是如何向生活挑战的?他是如何向世俗挑战的?他是如何向工作挑战的?他是如何向人生挑战的?他是如何向不利的境遇挑战的,这部书都会向你娓娓道来……
第一部:蛰伏第一章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8月下旬,豫东虞县310国道旁边。
这是一个行将即晚的初秋,国道上掀起的烟尘,以及飞驰而过的汽车,给人一种行色匆匆而茫然无措的感怀。而天边徐徐坠落的夕阳,很容易让人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
在一个一边连接着县城,一边连接着乡镇的十字路口,一辆厢式货车在一连串刺耳的刹车声中缓缓停下,一个肩挎着皮包的小伙子从车上跳了下来,随后,伴随着几句“保重”的话语,满载着货物的汽车加大油门,绝尘而去,只留下路旁傻傻站立着的那位懵懂而有些迷茫的青年。
这位小伙子名叫易定胜,一家食品公司的销售员,他长着一张成熟而有些忧郁的脸,黝黑的皮肤,微卷的头发,1米70左右的个头,消瘦的身材,因为戴着宽边的近视眼镜,而显得有些文质彬彬。
前不久,他刚从毕业后进入的第一家单位出来不久,就应聘到这家食品企业,屈指算来,还不到二个月。
在这家单位的第一个月,他被指派到一个地级市场去实习,一方面增强对市场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熟悉一下食品产品的操作模式,毕竟,这种产品跟他原来第一个单位销售的保健食品还有一些差距。20天的时间过去后,他就被主管派到了豫东负责开发市场。
这是一个“夹生”的片区市场,所谓夹生,就是已经反复开发失败了好多次的市场。在上月底区域销售会议上,当主管一再问询谁来开发这个区域市场时,无人应声,最后,易定胜勇敢地举起了手:为别人所不为,做别人所不敢做,是他的秉性,他还记得有一句话,叫无知者无畏。他实在是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能力。
秋风吹起,卷起一阵扬沙,看着天色渐渐变得昏暗,易定胜决定先找个旅馆住下来。看着远方渐次亮起的路灯,他决定徒步走过去。
走在异乡的大街上,易定胜有一种莫名的沧桑感。这是一种客走他乡的迷茫,可到底哪里才是他的故乡呢?自从他90年从农村进城求学,以及现在留在省城漂泊,家乡的印记好像越来越模糊了,做营销,好像就应该四海为家,到哪里,哪里就应该是家了。
好在他下车的地方离城区不远,他在县城边缘一个稍微偏僻的地方找了一个小旅馆,易定胜有自己的打算,一是价格公道,双人间才每人10块钱,加上吃,一天20块钱上下,自己出差补助每天三十,还能稍微节省一点,节支等于增收;二是远离车站等繁华地方,比较安静,吃饭也不贵。缺陷是,距离主城区较远,需要走好长时间,而这,易定胜早就习惯了,他把它看成是即能全面考察市场,而又能很好锻炼身体的一举两得的事情。
易定胜在房间里放下行李包,就下楼到外面花了3块钱吃了一碗肉丝面,虽然还不是太饱,但也差不多了,回到房间,他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地图,开始研究这个虽然人口较少,但“污染”也较小的县级市场来,这个县城的确很小,按道路,才四纵五横,利用一天的时间,他完全可以走一遍。合上地图,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耳边,又想起主管告诫他的那句话:“这月如果做好了,就留下来,做不好,就走人”,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苦笑。
好在晚上旅馆生意不太好,两个人的房间,只睡了他一个人。他打开《市场与营销》杂志,看了两篇文章,有些乏了、累了、困了之后,又看了几页《读者月摘》,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前者,给他方法,提升他的专业技能,而后者的积极与向上,则让他充满激情与活力,看着看着,他的头脑有点模糊了……
这天晚上,易定胜睡的孤单而又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