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成功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商业竞争,像较早的TCL接连并购施奈德电视、收购汤姆逊彩电、收购阿尔卡特手机,到联想当时收购IBMPC,以及近期绝对热点的腾中重工并购通用悍马等等。随着国内集团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际业务往来越加频繁,再加上国外(包括港/澳/台)成员企业的加入,使得国际通用结算制度、汇率分析、利率风险等新的资金集中课题已经摆在了集团资金管理的面前,集团企业的境内外资金集中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一、目前国内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简介
目前国内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下,有若干种具体的方法。
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三种主要模式是:报账中心模式,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模式,财务公司模式。其中在报账中心模式中通常有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金两种方法。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作为非完全市场化的资金管理方式,都不是独立法人。在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资金管理模式下通常有紧密型(收支一条线),半紧密性(收支两条线),松散型(令行禁止)三种方法。财务公司模式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完全市场化的资金管理方式,财务公司是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经营范围除抵押放款以外,还包括外汇交易、联合贷款、包销债券、不动产抵押、财务及投资咨询等业务。
二、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难点分析
不论是在国内经营的集团公司还是涉及国外业务或是在国外有分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其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来源都是希望通过合理调度集团整体资金,减少集团内各分子公司资金需求,从而减少集团整体资金需求,达到减少融资需求、降低资本成本和资本运营风险的目的。对于集团企业来说,每个单个分子公司都需要一定的运营资金,如果多个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的话,总的所需运营资金一定小于非集中管理下各个分子公司所需运营资金之和。
实际资金集中管理的操作还是比较难的,实际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是必须面临三个难题。(一)、资金控制策略的选择,是高度集权,还是集权程度低。
高度集权和集权程度低的资金集中管理策略各有利弊,一种方式别人用的好,自己用起来不一定好。
高度集权这种策略对资金的集中控制和统一调配较好,但不利于发挥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在资金上过分依赖集团公司,若配套措施不到位,可能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集权程度较低这种资金管理策略有利于调动成员企业积极性,但又存在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率降低、沉淀资金比例大、资金使用成本高等固有缺点。
(二)、资金管理的层次,是采用集中监控、还是统一集中结算、还是统一理财结合风险管理?
资金集中监控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掌握整个集团实时资金动态情况,监控重大、异常资金调动。
资金统一集中结算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资金预算控制,实现资金统一集中结算管理,减少实际资金流动,提高资金周转率。
统一理财结合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集中理财管理和统一风险管理。理财工具和风险管理方法随着社会金融环境的变化会不断丰富,票据贴现、信贷管理、授信管理、证券投资、资产置换等是目前集团企业能使用的常用理财手段;资金集中监控、资金头寸分析、缺口分析、投资组合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等是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
(三)、资金集中管理的阶段,是半紧密性(收支两条线),松散型(令行禁止),还是紧密型(收支一条线)?
集团企业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项目时,第一步会考虑使用资金监控系统。在监控型阶段,可以通过与各商业银行建立网上银行系统连接,查看集团成员单位、分、子公司的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企业领导可以进行资金的统计分析,包括对成员单位在各个商业银行资金的流量、流向和存量进行分析,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在这个阶段,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资金管理不干预,在资金使用和用途上,给下属公司较大的自主权。不过,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资金借贷规模和负债比率要严格控制,主要是为了控制下属公司的金融风险,下属公司不能私自从外部商业银行借贷。该阶段由于没有集中成员单位的资金,不能发挥资金的规模管理效益,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集中管理资金的目标。
松散控制型阶段,可以实现对成员单位的收入依据一定策略上收,包括定时上收、实时上收和限量上收等策略,对成员单位的支出进行松散控制,在月初或定期拨付给成员单位一笔资金,由企业自行决定资金的使用。该阶段可以实现对下属单位资金收入做严格控制,对资金支出做松散控制。
集团企业在成功完成松散控制型的资金集中管理项目后,需要对下属单位的资金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时,可以实施紧密控制型的资金管理模式。在紧密控制型阶段,可以实现严格控制下属单位的资金支付,对每笔支出进行预算控制,同时对下属单位的资金进行实时上收等控制目标。该阶段可以实现对下属单位资金收入和支出的完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