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想变成领导,错得离谱
潜行才有成功的积累。
每个创业者都想急于求成,不做被人瞧不起的穷逼
小龙女菜品配送项目做了6个月最后失败了。这是一个教训深刻的创业失败案例。
小农女的创业合伙好多人,干个鬼!
13年4月份,几个男人一次来深圳聊天,聊到每天少量菜品给白领提供代买菜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买菜麻烦的事情,粗略一想,靠谱!找周围的同事问了问需求,巨大!
于是立刻找了几个目前都在深圳工作的学校师弟聊此项目,基本4~5月份调研、准备,6月初上线,7月份两个在腾讯工作的师弟辞职出来全职。
6月到7月中他们还是提供简单的原材料代买菜,7月中以后他们开始使用半成品,核心原因是原材料卖不上价格,加工成半成品之后、价格可以好一些。
一直做到10月份,订单峰值做过近100单,没有如期盈利、没有去扩点,10月份开始大家开始怀疑当初的决策,直到12月份彻底停下。
急于求成,失败找借口。市场需求就在那里
他们说:商业模式上缺点明显,这个需求一定程度上是伪需求,目标客户的客单价低、购买频次低、配送成本高,复制难度大、没有规模效应。
他们目标人群定位在那些非常繁忙、想自己做饭吃又没时间买菜的城市白领。他们认为:这群目标群体的选择,导致了他们的叫好不叫座,即调研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服务特别好、但是实际进行的时候,这帮人还是会大部分最终的选择是懒得自己做饭吃。
他们说:上班族心里想自己做饭吃,但实际上会有N条原因不去做(比如买菜麻烦、比如懒得洗碗、比如今天上班太累、比如临时有聚会、比如今天下班太晚),而他们只解决了一个买菜麻烦的问题。
分析:他们做不成,就认为没有市场,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他们的客户。“青年菜君”为什么那么多订单?为什么很多人都看好这个市场他们尝试做一下就看出了破绽?其实就是找借口。
说真的,上班族自己做饭吃,请客吃饭在家聚会自己DIY,多浪漫温馨的事情。小龙女的创业者们因为自己在创业,是穷逼一族,自己不愿意做饭就推断他人也不做饭,这是错误的。
有配送成本和加工成本,但价格高也可以卖得出去
他们说:正常情况下,你一单至少也要有5~10元的配送费,如果上面的客单价始终维持在30左右,那么,如何赚钱?普通的菜品这里利润空间很难超过30%的。
分析:其实,做好半成品的菜加配送,完全实现利润的100%。只是你没有找到那部分有需求的群体。
如果做出规模了,可以直接从农村蔬菜养殖基地进购菜品,获得最便宜的成本,加工之后全程配送,一定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创业忠告
其实,创业者一旦创业,往往有一股狠狠砍几“板斧”,扭转一下局面的虎劲。这种工作热情和想获得社会承认的动机是好的。但如果在情况不明、心中无数的时候,求成心切,操之过急,也容易违背科学,脱离实际。“治乱绳,不可急”,急于求成本身就孕育着失败的危险。
创业者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创业的“滴水穿石”的精神,着眼于长期的创业工作。
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
从普通到成功,改变个人的生活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业的。
新农人创业者忌眼高手低
在电商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农业是电商的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农村给都市人留下一个浪漫印象:山好、水好、人也好。的确,在媒体的报道中,经常看到大学生情侣回乡创业的故事,让人觉得涉农创业很美好。
新农人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大多出身于农村,在城市中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每次回到家乡,他们都会为土特产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而感到惋惜。于是,有的青年选择回乡创业,专注于某项农产品,被称为新农人。区别于祖辈的农民,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整合资源,把农产品重新包装,贴上品牌,放到网上,有可能就把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其实,新农人要把农产品搬到互联网,难度真的很大。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不一样,新农人在创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在农业生产——加工——营销这些环节上全程把关。要成为成功的新农人,拿出好的农产品只是第一步,同时要成www.aihuau.com为管理和营销高手。加上,生鲜农产品很容易坏在路上,本身就对物流要求很高。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意味着整个的创业失败。
新农人的创业意愿,不比任何一个创业群体差。新农人的创业环境,不比任何一个创业群体更好。新农人既要与“高大上”的互联网打交道,也要与普通的农民沟通。新农人在农村中的创业并不浪漫,开辟出自己的天地委实不易。不过,在任何时代,草根们的改革动力都不容忽视。
从这一点来看,新农人已经出发,并坚定地走在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