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品牌内衣加盟 加盟女士内衣品牌的惨痛教训(2)



  培训之后,两导购的差距很大,有时好的业绩能是差的销售额的三倍。察看了三个月之后,销售业绩还是上不去,也能明显看出她的着急,她不知自己的问题出在哪,每次面对我时都显得很紧张、不安,我也考虑过是不是要辞退她,但一来导购员并不好找,二来培训过了,我还是想给她个机会。好在慢慢地她的业绩终于提升了上去,两人拉小了差距,品牌销售业绩也几乎每月都能在内衣组里稳占首位了。

  小城的人口目前只有3百多万,而且比较分散,所以商场的客流量不是太大,晚上的客流还多一点,因为商场是位于小城的开发区内,而且东面离海很近了。(天气暖和的时候,有时办完商场的事我会独自去海边坐一会。)商场周围的单位和住宅区都是一些收入较高的人群,城市的人均年收入差距很大,而商场周围的人,收入大都是较高的,应该平均月收入不低于1500,不然商场周围的房子每平米达到了3、4千,收入低的人也不可能买得起。商场在当地有较高的信誉度,这也是我选择它的原因之一。

  管理人员没有私下收过黑钱,结款也很及时。加盟前我没有去厂家考察过,没去考察是因为这是国内一个较知名的品牌,而且我买过这品牌的产品,客观地讲,质量不错,尤其是它的束身衣产品。另外我和自己所在的城市代理商联系过,也和相邻一些城市代理商联系过。有褒有贬,做的好褒多一些,做的差的贬多一些。我所在的城市,做了六年了,三家商场的年销售额现在达到了一百多万。这个数字应该能说明这个品牌产品的市场还是不错的吧。

  管理上,我承认离得远,确实无法及时地获取销售的具体情况和导购员的信息,尽管小城的朋友有时会过去帮忙看看。(她在商场里做过女装,因为生孩子,不做了,好多商场的套路开始都是她告诉我的。)开始的时候我平均每周去一次,但后来发现只要我去,商场里的柜组管理人员就会要求搞这活动搞那活动,还无法应付过去。

  而且其他的柜台老板都很少露面,大都是通过导购和代理商联系,因此后来我也就露面的少了。有时过去,也只和导购见个面,了解一下情况。好的导购会明白她的所有收入只与代理商有关,会自动的跟代理商搞好关系,只有你善待她,她就会跟你一条心,而且能为你着想的,都会为你想到。

  还有位朋友也提到了原来的两个导购员,那两个女孩确实都不错,没留下她们我也觉得特别遗憾,当时有一个答应了留下,但后来还是被她原来的品牌老板给挖走了,跟我相比较,原来的老板是个久经商场的老生意人,无论是商场经验还是人生经验我都望尘莫及,自然还是原来老板的感情更深。新导购也不是全一无是处,哪个导购不是从新导购做起的呢,有时侯新导购更容易管理,而且经过培训,两新导购的业绩也不比原来的差。

  后来商场的好多事情能交给导购员去做的,我都交给我所信任的导购员去做,每月多给她加一点钱,再常买些女孩们都喜欢的小礼品之类的送给她,你派她去做的事跟自己亲自去做,结果是一样的。

  07年夏天七八月份的时候,小城新建的一座商场有了粗糙的外形,开始贴出大幅招商广告,并通过厂家找到了我,希望我可以上柜,(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如果你代理的品牌够大,完全可以等着商场主动来找你。)

  招商的新商场找到我时,我心里并不想做,不想做的原因是我的第一家商场刚刚步上正规,销售业绩也在递增,如果做新商场,得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而我手里虽然还有点流动资金,如果投入了,周转起来就困难了,而做内衣回收资金又特别慢,销售业绩上不去,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收益了。考虑到他们是省内数一数二的城市连锁商场,即使不做,我也不想得罪他们,因此没有说的太死。

  委婉的推诿之后,我没再主动跟新商场联系,他们又让省城办事处的经理找我,还是动员我做。省城办事处的经理是个不错的人,我带导购过去培训的时候接触过,自培训时认识之后,她知我是新手,在我做内衣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多的鼓励和帮助,遇到问题打电话给她,她都会热情无私、不厌其烦的帮忙出主意,解决问题。对她,我一直心存感激。

  新商场的位置也是我不想做的原因之一,与我做的第一家商场隔路斜对,距离太近,小城的消费人群又只有那么多,此家卖了彼家不卖,弄不好,两处销售都受影响。省城经理找我的时候,我把自己的顾虑一一向她说明,问题从不同角度看便会不同,这也是辩证法的精髓吧。

  办事处经理以她在省城做的商场专柜为例子,说她做的几个商场挨的也近,但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她说有时人们消费只是凭习惯,即使另一个商场有同样的商品,人的消费心理习惯认同一家商场。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自己购物的时候,大都会选我们常去的商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购物习惯。

 女士品牌内衣加盟 加盟女士内衣品牌的惨痛教训(2)

  自己想想,还真如她说,买东西的时候,抬腿就去的商场十次有八次是自己常去的商场,但现在想来,她说的固然有道理,却排除了小城与省城消费能力人群多少的差距。另外,她说两商场距离近,顾客购买时如货不全,两商场调换货很方便。她说新商场毕竟是省内较有实力的连锁商场,放弃了可惜,等商场发展起来再进很可能就晚了,她的一番话,让我心里有些松动。

  被省城办事处经理说得有些动心,商场的招商经理又联系我,便答应了过去谈谈看看,去了我才知道,新商场内衣品牌招商我是第一个去和他们谈的,招商经理很热情,我提出想去看看内衣区的位置,如果做,要选一个好位置,在商场,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但新商场外部框架大体模样有了,各楼层内部还都是毛坯状态,一片狼藉,根本看不出个寅卯来,也无法看出具体内衣区的雏形,因此看也是白看。招商经理说品牌和商场一直有很好的合作关系,位置一定不会差的,而且条件也会是最优厚的。这一点,其实只是一番客套而已,真签合同的时侯,条件还是需要自己一点一点争取,如果你天真地相信仅凭品牌与商场的合作关系,商场就会对你仁慈,无异于相信狼不吃羊一样。

  

  新商场紧锣密鼓地抢时间装修,离他们宣称的试营业时间前一个半月开始让经销商过去订位置,签合同,为了稳妥起见,合同是办事处经理从省城赶过来和我一起去谈的,即使是她出面,谈的条件也不算优厚,之前我也跟别的城市和这个商场合作的其他代理商打电话咨询过进场的条件,也都没有特别优惠的,尽管不是特别满意,觉得办事处经理专门跑过来帮忙,还是答应了。

  事实证明,商场主动找你的时候,主动权在你,如果给你开出的条件不能让你满意,就一定要坚持不做,直到商场答应你的条件,或是降低你进场的条件,毕竟,自己的利益需要自己去争取,这些都是花钱买来的经验和教训。

  商场约去签约的时候,言说几个知名内衣品牌都已签约并订了位置,由于各经销商不是统一时间一起去跟商场签约,因而各品牌经销商上柜之前难得见面,此外各经销商也有各经销商的算计,总希望自己在商场的条件是最优惠的,所以怎么跟商场签,各经销商之间是不通气的。商场也不可能拿出其他品牌跟商场的合约来给你证明,某些品牌确实签了,所以商场这样说的时候,可信度是极低的。

  事实正是这样,真正上柜的时候,我并没有见到商场所说的那几个大品牌。

  九月,开始准备柜台,这次做柜台没有通过厂家,小城的朋友帮忙在当地找了个装修师傅,以前替朋友做过服装柜台的,费用确实要比厂方装修公司的造价要低,但烤漆的颜色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无法调不出那种颜色,而且因为没有做内衣柜台的经验,效果一般。

  新商场10月试营业,上货的那几天,是我做内衣之后感觉最难的一段日子,原因两个字:缺钱。做内衣之前,我从未觉得钱对我很重要,手里也一直没怎么拮据过,平时有多花多,有少花少。对女人而言,重要的化妆品和首饰之类的也不看重,衣服以穿着舒服为主。

  而做内衣之后,我才发现钱有时是那么的重要,有位回贴的朋友说过,在商场做,资金不能短缺,这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只要在商场做,就难免会有一部分货款始终在商场里循环压着,销货款里扣除商场的费用,该属于你的那部分钱就成了死钱,总是动不了。

  老商场该结的货款未到位,而在厂家的供货账面上,货品又满额,手里的流动资金全部回给厂家,发过来的货品也不够新商场铺货,唯一的问题就是想办法找钱,房子无法抵押,因为贷款还没有还清。剩下的就只能是借,这之前,除了偶尔和朋友或同事逛街时买东西,身上的钱不够用了,才暂时借钱用用之外,没因别的事张口借过钱。没借过钱的朋友可能无法体会那份跟人借钱时的尴尬,(靠借钱过日子的人除外。)

  我永远也忘不了借钱时的那种心里紧张、犹豫不决的状态,神经高度崩着,身体还不由地有些打颤,坐卧不安地面对着电话机子,话筒一再地拿起、放下,有时拨号拨到一半,又赶紧扣死话筒,就好象看到了话筒那边的人单等着我开口,然后拒绝,那份折磨让人刻骨铭心。

  终于也不知怎么拨通了电话,不知怎么说出了那个借字,得到了拒绝,心里反而安稳、踏实了。还是有位朋友答应了借的,只是借的钱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厂家因为国庆假,即使钱打过去,也不可能发货了。那笔钱在我的银行卡里转了一天,第二天我便给打还回去了。

  要试营业了,我只得从老商场调了一部分货挂到了新商场的柜上,这些货原本是该调回去的换季品,但调回去一时换不回来新货,柜面又不能空着,只能临时再挂上充台面了,就这样勉强地开了业。

  新商场的导购全是新招的人员,对内衣销售完全不懂,而新商场跟旧商场不同,管理导购的柜组长也完全不懂,我只得临时让老商场的导购过来先教了她们一些基础知识,不至于面对顾客的时候手足无措。

  新商场开业的时候每个柜台索要了五百元的开业赞助费,打了一张收据,送了一床丝棉被,不要棉被,赞助费也是必须交的。等于五百块钱买了个被子。另外导购员的工装费每人360,共720,导购员一个季度的管理费360,柜台一年每天1元的管理费,又一个360。杂七杂八交了二千多。而这些即使商场只跟你签了三个月的合同,有些多收的也不会退给你。

  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有些合同里虽然没有,但商场还是照样会收,你不交商场也有办法治你,会从你的货款里直接扣,进了商场,销售款就不属于自己支配了,结到手里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可供支配的款。

  新商场的上柜是我做内衣的经历中,犯的较大的错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资金周转,供货上就难免捉襟见肘,销售就不可能突出。而且一个新商场即使很有实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养,“养商场”应该算是一个做商场的行话吧,只要这家商场有足够的实力和名气,暂时经营不善,并不一定意味着以后该商场也没有发展前途,再好的新商场也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养起来,当然商场的发展也跟商场自身的管理和经营之道有关。

  而养商场就需要有较厚的资金作后盾,以我的资金实力根本承受不起养新商场的费用,而我冒冒然的又做了新商场,这就已经意味着新商场我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做的成功。

  新商场三个月经营下来,可谓是:经营惨淡。事实上不止我一个品牌,其它品牌也销售的很差,但有些品牌是厂家在做,或是省代在做,即使暂且销售业绩差,也撑的起,可作为我这样的代理商来说,就只有心里叫惨的份了。

  那时手里的资金变得特别紧张,连老商场的运作都有要受影响的趋势,不得不果断地决定在与新商场的合同到期前就提出撤柜申请,因为商场合同规定,如果撤柜,必须提前半个月提出申请,这样是为了给商场时间找新的品牌顶替撤柜的位置,商场一般是不允许品牌撤柜撤空位置的,除非是他们淘汰掉的品牌,但这种可能性也是很小的,他们即使要淘汰掉你,也会事先寻找好接替的新品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39105.html

更多阅读

《城镇品牌营销》连载八:城市品牌实战点击(2)

     南海经济开发区 一座新城崛起的翅膀  一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合作  时间:2004年夏,一个炎热未散的黄昏。  地点:桂城一家咖啡馆。  人物:南海狮山领导人叶镇长,壹串通董事长李锦魁。  记得,当时壹串通正为南海一家

危机下亲民营销:服装奢侈品牌牵手大众(2)

  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这一年里奢侈品牌扎堆涌入了苹果手机的应用软件。香奈尔、Dolce&Gabbana、Fendi都相继推出了应用软件,消费者不仅可以在苹果手机上查阅品牌每家实体门店的详细地址、了解与品牌相关的时尚资讯,更可以欣

女士品牌内衣加盟 加盟女士内衣品牌的惨痛教训(3)

  撤柜申请提交上去,遇到了阻力,无休止的麻烦也接踵而来。商场招商经理不复再有当初招你入场时的那种热情,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非常冷淡,若想顺利撤柜,面上还不能得罪于她,私下心想不再与你续约,到期亦不再供货,又能奈我何?然而还是

声明:《女士品牌内衣加盟 加盟女士内衣品牌的惨痛教训(2)》为网友逗比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