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富士康跳楼事件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从来就不缺新闻。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富士康接二连三的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已经酿成“自杀门”事件或“跳楼文化”,搞得沸沸扬扬。正当社会各界在关注和反思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时候,富士康似乎弥漫这一股瘟疫似的,又在连续上演新的令人痛心的第11跳、第12跳、第13跳…… 2010年5月27日早上又传出第13跳,一名女员工受重伤正在抢救…… 2010年5月26日晚发生第12起跳楼自杀; 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1跳”,坠楼者不幸身亡。

人为什么会自杀,可能有的人说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的绝望。为什么富士康接二连三地发生乃至发生十三跳,再解释说是职工个人的心理或素质问题显然站不住脚了。 大家都知道,富士康是家台资企业,完全按台湾的管理方式管理,大量工作都是程序化的、封闭式的、严格化的、机械化,人进去以后就是生产工具就是机械,连续不停地动作。很多制度,都是非常严谨的,都是物化的、功利的、冷漠的,根本就没有人性化可言。而且,最要命的是,台湾管理人员和大陆管理人员,根本就是两个级别,大陆的员工,再怎么努力,都只能享受到低人一等的待遇。 而台湾的管理,学习的是日本精益制造和严格管理,但只是学到了一半。对于日本人来讲,团队是非常重要的,集体主义被日本人所尊崇。但在富士康显然没有学到日本管理的精髓,只学到了日本企业的管理工具、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却没有真正掌握管理之道。 在富士康,沿用的其实还是泰勒主义的管理理念方式方法。有人可能会拿富士康尚不错物质条件反驳对富士康类企业的批判,但能用钱等物质换取人的尊严吗?媒体上刊登出许多具体的事例,背后彰显的是工业化冷漠,人性的缺失。这时需要反思的是在富士康“人是什么”?从结果来看,在富士康是没有“人”的,人已经被与机器同等化了。 当管理方式出问题时,一定是文化有问题,有种说法很形象:“富士康跳的不是‘楼’而是‘文化’”。正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指,“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 之前华为的“办公室床垫文化”,让人们开始思考狼性文化应该改改了,而且华为内部也有了实质性的改进。 进入后改革时代,如何对待泰勒制,如何对待活生生的人、令人深思。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