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靠摄影赚钱的人越来越多,经济实力差点的,开个小小的照相馆,投资不多,小日子却能过得有滋有味;有些实力的,则开办影楼,专门为顾客拍摄那些高档的婚纱照,艺术照等,一套照片几百上千元,利润相当丰厚。然而,影楼经营的季节性太强,一进入夏季,业务就少得让人心慌;一般的照相馆季节性差别虽然没有影楼那么明显,但是受规模和档次的制约,往往只能做些零碎的小业务。杭州凤起路上一家名为“摄手座”的摄影工作室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家摄影工作室规模虽然不大,却在炎炎夏日里依旧顾客盈门。
因为喜爱,副业变主业
“摄手座”的老板是一位名叫张海的年轻小伙子。在北京广播学院广告系读书的时候,他迷上了摄影艺术。只要一有空,张海就揣着一台相机外出拍摄风景,或者给同学们拍“艺术照”,是校园里小有名气的“摄影高手”。
1999年大学毕业后,张海毫不犹豫地跨入了摄影行业,在北京一家影楼做摄影助理。后来,凭着不俗的技艺,他被邀请到西安的一家影楼做摄影师。
张海的女友在杭州,为了和女友团聚,2001年3月,张海来到杭州,先后在“佳丽摄影”等几家影楼做摄影师。正值春夏之交,影楼的生意非常火爆,张海就像一台摄影机器,平均每天要拍50多对新人的婚纱照。拍摄活动大都在影楼里完成,而影楼所能提供的服装和空间非常有限,加上新人们的动作姿势又千篇一律,整个拍摄就像流水线操作一样,没有个性,也没有新意。
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张海感觉很疲惫,这种疲惫不光来自高强度的工作,更缘自内心对艺术追求未果的无奈与失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张海又先后去过深圳、温州等地,但现实告诉他,只要在影楼里工作,无论这个影楼的规模有多大,摄影师始终都只能是“一台摄影的机器”,永远难以将艺术个性与谋生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于是,张海萌生了自己办摄影工作室的念头。拍什么样的照片,怎样拍摄,他要有自己的决定权,他要走出一条完全有别于常规影楼经营模式的路。
出师不利,巧干渡难关
2003年3月,张海又回到了杭州。他风趣地说:“以前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得不到处去流浪。现在既然决定创办自己的工作室,当然要选择在杭州了,有心上人在身边,做起事来才更有动力嘛!”
张海在杭州最繁华的路段凤起路上选中了一个面积有150平方米的地下室。张海心里很清楚,要想使自己的工作室做出名气,必须选择一个交通便利、方便客户上门的地段,但市中心的门面价格都非常高,自己一时间难以承受。凤起路上的这个地下室不仅租金便宜,而且出入非常方便,自己只需在临街的门柱上做一个灯箱,门面就非常醒目了。
然而,正当张海一心一意忙着筹备摄影工作室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爆发了。5月,张海的“摄手座”摄影工作室开业了,生意却非常清淡。张海意识到,自己正赶上了一个特殊的时期。怎么办?
那天,张海在报纸上看到一则“非典并不可怕”的报道,聪明的他立即有了灵感。他赶到西湖大道上一家朋友开的军品店,借了几套戎装,然后又请了一位漂亮的模特,拍摄了一组“戎装抗非典”的主题摄影作品,并推出了戎装婚礼等别具特色的摄影项目。这一适时的摄影项目,不仅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且还引起了当地某报的关注,一组图文并茂的报道为张海做了免费宣传。张海顺利地渡过了这一难关。
张扬个性,打响知名度
“非典”结束后,“摄手座”工作室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工作室的赢利状况越来越好。但是,张海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很清楚,在竞争激烈的摄影行业,如果图小利、求安稳,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在资金方面,张海并没有雄厚的实力,于是,他决定走个性化之路,以个性化服务求发展。
近四年的影楼工作经验给了张海很大的帮助,他知道在一般的影楼里,摄影师与被拍摄者之间的沟通其实是很肤浅的,拍摄出来的照片看起来非常华美,但是却缺乏被拍摄者生动的气息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于是,张海把与客户的沟通作为开拍之前的必修课,每次接到新业务,他总是先听取客户的要求,了解客户的喜好,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拍摄构想,征求客户的意见,在不断地沟通中达成共识。张海曾为一对新人拍过一组生动的“恋爱全过程”系列,这组照片生动地再现了这对恋人从网上相识到网下见面,坠入爱河,最后共结连理的过程。
紧接着,张海对杭州的婚纱摄影室外取景地进行了调查,他发现80%的影楼把取景地放在了杭州太子湾或杨公堤。如此一来,无论摄影师怎么努力,拍出来的效果难免有雷同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张海就带上摄影器材,开车和客户一起到外面去兜风,看到有好的景色,马上下车开工。这种工作方式虽然随机性很大,但却容易拍出个性来,深得客户们的欢迎。比如,2003年9月,张海带着一对新人来到朱家尖,在海滩上拍了一组非常别致的婚纱照,令客户在亲朋好友面前赚足了面子。高兴之余,这对新人要求再拍一组,于是,张海又带他们去了西塘古镇,拍摄了一组风格迥异的古装照。
夏天是摄影的淡季,张海一番调查之后,针对人们在炎热季节里喜欢泡水的特点,尝试着把摄影的场景放到了杭州海底世界公园,果然受到了欢迎。于是,张海又接连推出了水上乐园摄影和海底潜水摄影,一时间,“摄手座”门庭若市。
多方出击,财源滚滚来
如今,个性化婚纱照和艺术照已成为“摄手座”的拳头产品,但张海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说:“现在很多稍微有点规模的影楼,其赢利状况都不错,而他们也往往就此满足了。其实,搞摄影的赢利途径还有很多,作为一个好的经营者,应该多方出击。”张海发现,广告公司的摄影量都很大,但绝大多数广告公司都没有自己的摄影师,而是通过委托拍摄的方式把拍摄业务转包给专业摄影机构去做;一些服装公司为了发布自己的时装新款,也常常与摄影机构合作。只要与他们建立了合作关系,就能获得比较稳定的业务量。
2003年底,张海开始和广告公司和服装公司的人接触,很多时候,他主动上门推销自己。一些公司不相信张海的摄影能力,认为搞影楼的专业性不够强,婉拒了张海。一些公司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张海现场拍了几张,结果效果很不错。于是,局面便慢慢地打开了。如今,张海已经拥有了一批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每年都要为他们拍摄一到两季的服装新款或产品广告。
此外,张海还开办一个了“摄手座论坛”。客户在论坛上不仅可以看到“摄手座”的摄影作品,而且还可以与张海互动沟通。“摄手座论坛”的开办,不仅使张海结交了一批爱好摄影的朋友,进一步提高了“摄手座”摄影工作室的知名度,而且还发展了不少新客户。
现在,张海又在杭印路上租下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场地,准备搞一个规模和档次都更高的摄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