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新兴社区钓鱼运动在年轻住户中的兴起,开家较高档次与一定规模的渔具店成为了很多梦想小本创富老板的投资方向。
渔具店利润率达到40%
今年9月刚刚在天河北路开专门店的王永胜老板称得上是成功转型的典范,他原来在越秀区北京路附近开传统渔具店,已经有了三年经营该行业经验。他介绍说:原来他的渔具店开在广州市区最集中的供应市场内,不但卖钓鱼竿等设备,连鱼缸、鱼食、观赏鱼都卖,整天弄得房子里头湿漉漉的,非常肮脏,而且要面临左邻右舍11家店铺的竞争,常常感到压力很大,朝不保夕,利润率也不过是20%左右。
后来他女儿在网站上看到了日本的一家渔具店在华南地区诚招代理商,他就打电话去咨询,没想到对方的条件非常优厚,不但不收任何加盟费用,而且免费提供大量宣传资料,钓鱼竿的价格也不如他想象的贵,80%以上单品进货价也就在500元~1200元之间,比较能被顾客接受。对方虽然允许代理商在适当范围内也可代理其他品牌,但要求专门店的装修与位置必须符合“国际标准”与“总部要求”。
于是,王老板思忖:大多数的顾客买渔具都是为了钓鱼休闲,为什么我非得像邻居那样把个铺子搞得像个菜市场,不如就像他们要求的一样,搬到“高尚社区”去,好好装修一下,既提高了品位,又避免了区域竞争。我们现在看到的王老板的专门店果然是玻璃门窗,马赛克地板,按照产品价格,漆木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日本、中国香港、广州各品牌的钓鱼竿,架子下摆放着崭新的鱼桶、鱼线,背包,样子颇有品位。虽然开业是在秋天,但由于广州天气凉得慢,顾客还是很多,王老板现在的利润率可以达到40%左右,是原来的2倍,开业不到三个月,收支已经持平;而且只售卖与钓鱼相关的产品,每日的工作也没有原来那样辛苦。
好地点有群体效应
由于原来有从业基础,王老板投资新渔具店不过只用了5万元,而在天河体育中心附近投资渔具店的余先生半路出家,却花了15万元。除了有5万元花在了固定装修与体育中心高昂的“一租二押”上,其余都基本用在了首次进货上。余先生遵循的进货原则也是要进中高档次的精品渔具,货不在杂,而在质量好。要知道,和高尔夫球销售相通的地方是,光顾渔具店有心购买的顾客大多数都是既有钱又有空闲,绝大多数都会比较重视产品质量的。
余先生还认为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虽然我的月租费要花8000元,但进出体育中心的都是热爱运动的“行家”与消费能力比较高的市民,开在我旁边的也都是有档次的体育用品专门店,有卖高尔夫球用品的,也有卖顶级运动鞋的,具备“群体效应”,只要想购买有质量的钓鱼竿,就会到体育中心来。据余先生透露,今年以来,广州市的两家原来专门负责生产出口渔具的厂家得到允许,也开始向内地市场销售产品,自己便早早联系了他们,开始售卖这些“国内的宝贝”,由于其进货价格低廉,利润率居然可以达到45%。
杂牌店依然有市场
虽然开办高品位的渔具专门店是市场方向,但对于很多消费能力有限的老百姓而言,像中山三路、芳村金花地这样拥挤、嘈杂的传统市场依然是购买钓鱼竿的天堂。芳村于记水族市场的邓阿姨售卖渔具已经有9年了,可以称得上是行内的元老。多年来,她一直售卖五六个牌子的国产钓鱼竿,单品零售价格只在200元~700元之间,薄利多销,利润却也较可观,仅渔具收入每月就达到了1800元左右。
风险:比起很多几万元起家的“小本创富”行业,渔具专门店投入大、产品价值高,资金回收慢,无疑风险更大。
地点选择难度比较大。即使是在新兴社区开设,也要保证该社区的人数与该地点的位置。一般来说,开在有4万人以上社区背景的街道拐角处比较好。
虽然更多的日本、韩国、中国港台渔具生产厂家介入中国内地市场,可以使得开专门店的老板多些进货选择,但长远看也将面对更多的竞争风险。
潜力:
原来只做外贸生意的广州厂家出口转内销,可以带来更多的货源选择。
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人有能力享受钓鱼的乐趣,今年天河区的很多楼盘都开展以钓鱼为主的社区活动。该活动老少皆宜,成本小,不难学,比较有投资前景。
前两年的高度竞争已经淘汰了一半以上的店铺,现在以新实力与新概念开专门店,则面对的竞争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