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北京市就有各种健身场所1000多家,其中既有投资数千万元、面积数千平方米的大型国际连锁品牌健身俱乐部,也有投资几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的中小型健身场所。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健身俱乐部迅猛发展,然而在整个健身行业的内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有些健身房是举步维艰而又骑虎难下,苦不堪言。这些俱乐部的苦衷正是众多健身俱乐部经营状况的缩写。
经营、设施全盘照搬国外,缺少个性化。
健身休闲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而投资者在这种市场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往往是缺少对健身休闲市场的深度认知。国内一些中高档的俱乐部以同类国外知名俱乐部为样本,从设备到管理全面引进,并未充分考虑到国人的消费习惯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加之前期的巨额投入使得健身成本居高不下,使广大健身爱好者难以承受健身费用,造成曲高和寡的现象。而一些中小俱乐部又以国内知名俱乐部做样板,进行“素描”,结果往往也是失败。而真正属于俱乐部的个性东西少之又少,如此一来,导致健身房经营现实与理想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
同行业竞争,导致多败俱伤。
多数俱乐部经营项目、市场定位、营销策略雷同。业内一直流传着“80%的俱乐部抢20%的消费者”的说法。加之健身市场的不规范,规则性的条文较少且又缺乏行业保护,使得竞争市场毫无秩序,最终像某些家电产品一样,进入价格战的死胡同。
经营收入少,比例严重失调。
目前绝大多数健身俱乐部以会员卡的销售收入为主营,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80%以上。如此一来,一旦会员卡的销售没有按预期的目标完成或是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就会使得健身房的经营陷入被动。而国外健身俱乐部会员费只占总收入的60%,还有40%是场内消费,比如营养品、服装等。
健身房利用率制约经营收入。
现在各个健身房无不是大多数时间健身者寥寥无几,而高峰阶段则人满为患。其实健身房的高峰时间只占营业时间的1/5,虽然大多数俱乐部都采取了一些诸如非高峰时段优惠等促销手段,但由于缺乏对健身者需求的研究,只是把提供服务的项目局限于单一的健身,使之缺乏吸引力,无法达到分流会员、引导消费的效果。只重本身功能,不重需求层次。
目前多数俱乐部在健身本身功能的开发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从硬件环境、器材选配到集体训练课程、训练方法和配套设施等,都面面俱到。但会员的健身热情依然不能被充分调动,直接表现为会员的续费率低,会员流失率居高不下。
过速扩张、扯断资金链条。
多数健身俱乐部盲目扩张,积极圈占市场,仿佛就能做成业内的中坚,殊不知,投资策略失误,扩展太快加速了它走上一条不归之路。在旧店未上轨道前便大力扩张新分店,以致债台高筑。结果令银根本已紧绌的俱乐部更加捉襟见肘,资不抵债立现,产生雪崩效应。俱乐部不断将资金投入新分店的开设,战线拉得过长,令整体开支不断增加,在资金流入无法应付开支的情况下,惟有不断向银行借贷及延迟向债权人还款,利息开支也因此日益加重。另外,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很多俱乐部缺乏同银行的紧密合作,致使公司出现资金困难时,没有银行做后盾支持,最后在资金无法周转的情况下,迫使其不得不宣布清盘。
加重经营负担。
在谈及经营管理的体会时,不少俱乐部管理人都坦言:“现在的经营成本真的是太高了!”在健身产业刚刚兴起的时候,不少健身俱乐部将店址选在了地下室。加上后来竞争不断加剧,很多俱乐部盲目地比设施、比空间的大小,结果租赁了偌大的空间,实际利用率却很小,加上租金逐年大幅调升,是俱乐部倒闭的另一死因。
经营策略未能顺应市场变化做出调整扩张过急,本足以致命,而经营策略的失误,又加速了它的清盘。
多数俱乐部在初期经营成功之后,便认定摸到了市场盈利的脉搏。这一策略可能在几年前非常成功。但时过境迁,现在各地楼价租金暴涨,健身市场的经营环境已大为改变,面积越大,租金开支越多,雇请的员工就越多。同时,健身行业经营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像其它行业,投资以后很快可以得到回报。很多经营者则忽视这一市场规律,机械地奉行原先的发展模式,盲目地扩充店铺数量,由于许多新开的店缺少客源,几年内根本不可能盈利,导致越陷越深。
缺少管理人才,与外部扩展战略脱节。
很多俱乐部只注重外部的扩张速度,抢占销售网点,却缺乏中层人才跟进管理。内部管理混乱,造成许多弊端。由于缺乏管理人才,俱乐部内部许多环节管理失调,导致采购的商品价格高,缺乏竞争力。结构庞大,经营决策上往往高度集中在一人身上。这种陈旧而缺乏科学活力的经营管理方式,与现代化、大规模健身俱乐部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此外,市场定位模糊,缺乏吸引力、投资策略脱离实际,缺乏科学性,在投资策略上,很多店铺选点缺乏科学性,脱离当地环境,盲目发展。缺乏对对风险缺少有效评估、内部控制薄弱、责任难以追究也是俱乐部倒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