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有一“怪”,就是餐饮店多如牛毛,大概除了政府大院,你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张开嘴就可找到吃饭的地方。 这些餐饮店大多是档次很低的小吃店、大排档,按理说,开餐饮店都必须符合环保、消防、卫生等要求,不是谁想开就可以开的。可为什么会跑出这么多餐饮店来呢? 笔者调查发现,主因是职能部门在把关时太“人性化”:往往在还没有严格考核餐饮店具有经营资格的条件下,心一软手一狠盖印同意。至于有没有人从中得了好处而胡乱盖印同意的,则不得而知。 这些没有经营资格的餐饮店涌入市场,负面影响自然也就接踵而来。有的经营者缺乏职业道德,想着法子降低成本,饲料鸡当本地鸡、猪血当羊血、潲水油当棕油、河涌虾当西江虾、隔夜菜当新鲜菜之类的招数,都使出来了,短斤少两就更不在话下了。到头来,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再说城市管理。由于职能部门审批时未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管理,餐饮店在城市各个角落随处可见。不仅油烟、污水、噪音污染城市环境,就连城市交通都为之出问题。每到吃饭时,客人涌到街边的餐饮店,随便找块空地就停车,相当混乱,有时还会造成交通拥堵,场面“蔚为壮观”。 如何解决餐饮店太多的问题?无非就是要像余秋雨先生所说的“到了一定时候,就要梳理梳理”,高明相关职能部门应严把甚至提高开办餐饮业的门槛,不符合条件的餐饮店坚决不准开办,整治不符合环保、消防、卫生要求的餐饮店,促使高明的餐饮业上档次,这样,高明市民生活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对会展行业的梳理 应该“梳理梳理” 餐饮行业了](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155672465235.jpeg)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在全社会都在呼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背景下,希望高明区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听到市民的呼声,在审批餐饮店时,管好自己手中的笔杆子,不该“同意”的坚决不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