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二连三的食品质量风波之后,食品企业将公众的审视摆在了“参与”的位置。不但是国内的企业频频举办“开放日”,就连麦当劳这样的跨国巨头也将自己的厨房敞开给人看。
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这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就应该不断增强经营的透明度,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的监督,以增强人们的信任度。而这些企业举办“开放日”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企业的“开放日”是在行业内发生不和谐因素时产生的,属于“亡羊补牢”之举,走出这一步当然好,但如果早一些就更好了。
从营销上来看,企业都需要努力向消费者证明自己的个性,让消费心理逐渐变化的老百姓可以用眼睛来挑选自己信任的食品。从策略来说,企业更早开放,则能更早地证明自己的产品,以便更早地拓展市场,是抢占先手的一步好棋。
事实上,有些企业走到前面,尝到了甜头。如马兰拉面,很早就将自己的厨房打造为透明式开放厨房,而后的效益攀升让很多快餐店纷纷效仿。
就目前来看,“开放日”只让消费者看到了操作上的卫生状况,只能一时让部分的消费者从感觉上暂时放心。另外,如果把零散的“开放日”变为制度性开放确实存在困难,开放可能会给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企业因此会付出更高成本,但这不能成为企业拒绝开放的理由。
先走出第一步,然后变成一种长期制度,希望这成为食品及餐饮企业的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