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家电连锁企业应该向欧美同



   中国家电连锁企业以跑马圈地式的方式实现了快速扩张,但是,自身的问题也随之显现,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方式单一、竞争能力弱。未来几年,中国家电连锁企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学习和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国家信息中心市场信息处对全球几个重点商业地区北美、欧盟、东亚以及新兴市场家用电器销售市场的研究,认为同欧美商业发展水平相比较,目前国内家电连锁企业的发展无论从规模上和管理水平上依然处在起步和逐步发展阶段。但仍对国内家电连锁企业寄与厚望的专家认为,在未来5年,家电连锁企业在城市级市场还有2000 亿元人民币的销售增长空间,发展空间巨大,家电连锁企业是推动中国家电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外家电连锁差距明显

     “国外家用电器销售呈连续几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尽管家用电器的普及程度相对较高,但零售市场依旧呈较大幅度上升趋势。”国家信息中心市场信息处蔡莹处长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对国外电器销售市场的调查情况。

     在美国,从1992年到2003年11年中,在近20类商店零售额增长排序中,家用电器店增长幅度为121.0%,仅次于网上购物,在各类商店人均销售额增长幅度上,家用电器店增长幅度为89.1%,大大高于同期零售业增长56.05%的平均水平;加拿大2004年家用电器的年增长幅度也在11.3%,名列各品类前茅;伴随经济复苏和消费能力的释放,俄罗斯今后5年零售额的年平均增长幅度为9.1%,其中电子产品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长幅度可达15%。

     通过调查研究,蔡莹认为,同欧美商业发展水平相比较,目前国内家电连锁企业的发展无论从规模上和管理水平上依然处在起步和逐步发展阶段,并且差距明显。一是连锁企业规模化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差距;二是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较低;三是现代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全球性市场竞争能力偏弱。

     据了解,推广创新和差异化经营是目前国际零售企业普遍实行的工作方式,现在已经开始向七个方面发展,即不同年龄段(青年,单身女士);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居住社区;不同消费人群;不同时间节奏人群;零售服务组合;多渠道营销组合等。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2004年美国零售商平均内部IT投资占销售额的2%,其中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零售商IT投资达到销售额的2.2%,与之相比,目前国内个别家电连锁企业连简单的ERP系统都不具备,经营管理滞后,差距非常明显。”蔡莹认为,中国家电连锁企业要找到差距,迎头赶上。家电连锁并购成为趋势

     从目前国际商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零售企业各种业态竞争的不断加剧,出于保证竞争优势、维持零售利润和防止恶意竞争破坏市场环境等目的,商业发达国家各种零售业态已经进入并购和资本融合阶段,大型商业企业之间的并购成为主要特点。

     2004年,美国的凯玛特和西尔斯之间的并购活动涉及资金120亿美元,并购后的企业以550亿美元销售额成为美国第三大零售商,形成包括3500家零售网点的商业航母。

     从国内家电连锁企业的竞争态势分析,虽然目前依然处在相对较低的竞争水平阶段,但蔡莹认为:“随着重点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走上大型企业之间并购之路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家电连锁的不断发展,重点企业已经具备资本融合的条件。国美、苏宁、永乐这些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其中国美曾经排列全球零售商排行第230位,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常规性开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在整合优化、管理机制、人才需求几个方面摸索出成型经验后,并购将成为扩大企业规模最经济、快捷的发展手段。

     近几年,中国零售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外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壮大自己成为惟一选择。

     根据国外商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目前国内家电连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蔡莹说:“中国家电连锁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最近几年,国美、永乐已经在并购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虽然有一些依然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确实十分明显,我们也希望有关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能够在政策上对连锁企业的并购、整合上予以支持。”向国外企业学什么

     从这几年国内家电专营店的发展轨迹来看,两个基本特征比较明显,一是扩张速度,分店开设数目快速增长;二是价格竞争,利用销售渠道优势以最低价格吸引消费者。蔡莹说:“两种做法虽然效果明显,但很难长久,同时高速扩张和低价策略所带来的资金、管理人才以及工商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显现,对连锁企业进一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国内家电连锁企业要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通过对国外同业的学习,尽快提高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企业内部管理投入,迎接新的市场挑战。蔡莹认为,从目前国际化连锁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至少以下几点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部门研究和落实提高顾客、供应商忠实度的各种问题。这些部门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商店与顾客的关系、如何发展新的顾客、供应商保持机制、商店、供应商利益调节机制以及针对高级顾客的一对一服务机制等等问题。

 运营:家电连锁企业应该向欧美同

     加大金融和理财服务内容,争取使相当比例的顾客成为终身客户。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凭借与银行、保险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为自己的客户提供金融和理财服务,在积分打折的基础上,有些零售商会发行自己专用的信用卡,允许自己的客户在本商店购物采用透支方式,通过良好的服务和专业的理财咨询,甚至可以将几代人变成自己的忠实客户。

     跨行业合作开拓服务空间。以BEST BUY为例,最近几年,在BEST BUY内部分类别销售对比中,家用整体电器的销售增长幅度较大,通过与房地产商的合作,在店内开辟整体家用电器体验式区域,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室内家电设计、安装咨询,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形成批量性销售,目前这种销售方式已经开始向海外市场推广,对成功人士和时尚一族的吸引力非常大。

     在新的管理模式上,要在以消费者为中心、商品优化、需求同步网络和精益零售等方面重点加以探索和研究,比如商品优化就会涉及提升商业品牌品质、商品分类合理化、商品生命周期管理、季节性商品管理、商品定价与折扣、制定综合计划及商品组合优化等问题;需求同步网络会涉及到仓库管理、供应商管理、可见性、流程网络、需求预测、RFID无线射频识别以及数据同步化等问题。

     在内部管理上,要尽快实现高科技的导入与应用,这些应用会对提升零售企业生产率起到决定性作用,是家电连锁企业扩张规模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条件。家电连锁增长空间巨大

     尽管目前国内家电连锁企业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专家仍然看好这个市场。根据全球市场发展趋势和国家信息中心所掌握的34个重点城市政府主管部门十一五商业发展规划安排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计划分析,在未来5年,家电连锁企业在城市级市场还有2000 亿元人民币的销售增长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目前经销格局难以有效改变的情况下,只有家电连锁渠道可以有效消化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至少在几年内,家电连锁企业依然是承担推动中国家电事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蔡莹建议,家电连锁企业要积极介入地方政府商业发展规划与建设,通过与政府的互动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大部分家电连锁企业为民营企业,与各地政府之间缺乏天然联系,随着整体规模的扩大和未来发展需要,这些企业应当把重视和参与地方政府商业发展规划与建设的问题放到议事日程。

     “这是个机遇,一定要抓住。” 蔡莹分析,最近几年,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是一项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的工作,各地政府主管部门都在制定本地区商业发展规划,规划的内容和措施会对地区性商业发展以及商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对连锁企业来讲,这些内容对于制定本企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从经营角度分析,国内大型连锁企业已经度过了对于某个店面、某种产品或某个品牌销售数量的竞争阶段,目前更应该关注的是有关各地市场容量、竞争对手市场份额、1~3年发展空间、购买能力预期、大型住宅规划以及地区性商业网点建设等一系列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了解与分析,直接关系企业的未来发展架构,而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与把握,需要与地方政府有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32632.html

更多阅读

连锁药店运营管理 服务型连锁企业的重点运营管理之道

前言:连锁企业建立管理体系的意义在哪里? 现代商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销售收入,而收入的提高在规模无法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往往是一种奢望,销售成本的降低在无法提高批量采购的

家电连锁大鳄:向外延打响开拓战

    国美进军集团采购苏宁加速信贷消费    2006年之春,家电连锁巨头就在市场上亮出了新套路。国美近日成立了大客户拓展部,苏宁启动了信贷消费推广月。“国美进军集团采购市场,苏宁开启家电信贷元年,是家电连锁企业为提升单店效

连锁门店开发与选址 家电连锁企业门店外的扩张

 在国内家电连锁零售行业,除了跑马圈地的“明争”,信息化正成为几方“暗斗”的焦点。   2007年1月11日,北京鹏润大厦。在新国美集团信息中心总监于奋飞的办公室里,坐     着来自上海的集团信息中心副总监高敏。在2006年11月22日

声明:《运营:家电连锁企业应该向欧美同》为网友春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