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外企品牌并不都是想像中的那么好。只不过是太阳底下,我们总能看到太阳,而忽视了阴影而已。近日宜家对在华销售的问题柜子宣布了“有条件退货政策”,愿意向已经购买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免费提供墙体连接配件并免费上门安装,墙体不能满足固定要求时也可接受退货。
可是,宜家一开始并不愿意,傲娇得狠。这些补救措施,不过是重申其早就有的一项服务。而且据媒体报道,在不同地区,宜家的这项服务还是有差别的,有的城市既提供配件也负责免费上门安装,有的城市消费者要自己到店领取免费配件,也就是那几颗钉子,上门安装还需另行付费。
时至今日,宜家还在耍小心眼儿,让事件越来越呈现出闹剧的意味。宜家在中国表现出的傲慢与任性伤害了谁?中国消费者真的缺你那几颗钉子吗?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外企大品牌自以为是?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曾说,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据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望……而在召回风波中,中国的消费者只看到了“成本意识”,看不到“承担责任”,还奢谈什么“乐于助人”?
可见,品牌也是有国界的,那些整天传播着美国精神全球典范的所谓“中国精英”们就真的是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额滴个神呀。
国与家的兴衰,后世子孙总是有不争气的!
宜家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把学习西方优秀企业的管理方法、经济理念和企业文化视作推动本土企业加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客观的说,我们学到了不少,但是宜家召回风波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面,并不是所有西方先进企业的理念和文化真都如看上去那么美。
2012年打败诺基亚,摘取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桂冠的三星,目前在中国市场大致在八名左右。那么三星为什么会在中国败走麦城,输得那么彻底呢?不仅仅是因为苹果,还有国产小米、华为的存在,而是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市场更加公开,透明和多样化。三星发布新品, 把新品忽悠、炒作吹上了天的常用手法,消费者习已为常了。结果呢,吹得越高,摔得越重,市场排名越靠后。
中国的消费者就那么好糊弄?
还是说这些外企自认为自己的产品品质在中国高于一等?
资深策划人查钢先生指出:产品质量好坏,不是靠文章吹出来的,也不是占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就不可一世,领先的不一定就是标准,“喜欢你”不一定等于“爱上你”。没有消费者的体验与消费,屁都不是。体验好了,才能口口相传。我们崇尚品牌,是因为我们对品牌背后科技力量和智力创新的尊重。
外企为什么不惧消费者投诉,不外乎就是仗着自己的品牌的光环还很强盛,抱有这种想法的外企,只能说他们的脑子进了水!其实一些在国内的所谓外企品牌就像当年的“八旗子弟”,富贵三代,已是外强中干,不知道再过几年之后还能剩下点什么呢?
我们不怕,在西方民间流传着“一颗钉子可以毁灭一个帝国!”
人力与租金成本、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都是让沃尔玛管理转型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是这样吗?美国经营理念和“冷战思维”正处于落后期?
今年是沃尔玛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整整第20个年头,然而,一股关店潮却在山东济南悄然而至。那么,沃尔玛为什么要频繁关店?答案很简单:亏钱。为何这家外资零售巨头在山东的经营情况如此萧条?因为新的中国区总裁高福澜(Greg Foran),他上任后放的三把火之一就是被内部人士称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本来国内29个区域采购办公室缩减为6个区域采购中心。而时间仅仅过了一年后,6个区域采购中心也被悉数关闭,所有采购权都转移到了沃尔玛深圳总部。这不仅意味着基本上所有的采购订单、供应链管理都是由深圳总部亲自定夺,并且实现了全国所有超市的布局和产品种类标准化,甚至包括每一个货架的具体陈列。
深圳总部的集中化采购政策执行后,对本地供应商来说,签合同和结款都非常麻烦。“因为沃尔玛是美国的企业么,就是非常繁琐,签的合同,它寄过来以后,我们不知道怎么填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怎么填。这么麻烦的情况下,就这么几个店,一年也卖不出几万块钱,大家都觉得很麻烦,就不愿意去做了。”
中国有一个成语:适者生存,因地制宜。据说“强总部采购”模式沃尔玛美国是如出一辙,通过高成本投入的电子信息通讯系统和出色的后勤物流配送能力,形成了的统一供应链。如此一来,沃尔玛能够加强自己对供货商的议价能力,降低成本,还能保证货品的质量和食品的安全。
其实沃尔玛进入中国的时候,它从来没想过本土化。它一直在强化的观念就是说,我们要改变中国人的购物习惯,叫引导,它一直很强化它在美国成功的这种模式的优越性,而且他们当时觉得,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完全可以复制一个沃尔玛美国。
自信过了头,对不起,天花板就到顶了。
全球商业领域中,许多企业曾叱咤风云,但面对市场变化及新技术的挑战,最终惨遭淘汰。究其原因是过于注重客户眼前的需求,而忽视当下遭主流客户拒绝的关键的、突破性技术,进而与这些未来主导新市场的“颠覆性创新”失之交臂。互联网时代时时在巅覆和创新。但互联网、智慧时代已改变一切,思维跟不上这时代,将会被淘汰,只有积极参与、虚心学习才能跟上潮流……
“动物世界”的自然法则全球通用,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叫"柯达",在1991年的时候,他的技术领先世界同行10年,但是2012年1月破产了。毁灭它的不是最大竞争对手"富士"而是和他们毫无关联的跨界的做手机的"诺基亚",因为每部手机都是一部照相机,胶卷瞬间被毁灭了。
但是,好景不长,曾将“科技以人为本”口号响彻全球的昔日霸主诺基亚,却因在智能手机的变革中反应迟缓、忽视创新,最终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当诺基亚现任CEO约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诺基亚是一家值得敬佩的公司,诺基亚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世界变化太快。
话说沃尔玛,一直以来在国内开设店面都是按照一套方案,详细规定了面积、层高、负重,以及仓储和停车位的赠送。且在谈判中沃尔玛没有商量的意愿,基本上一点余地也不给,与大润发等其他超市很不一样。
虽然你胸怀大志,横扫六合之心,但是行动跟不上愿望,还是要关门的。
外因决定内因,长期以来一些外企并没有认真重视中国市场的价值,加上自身经营不善,转型不及时,多数外企高调进入中国市场最终却黯然收场。去年,德国麦德龙关闭了其在中国的电子产品卖场万得城,而此前,百思买、家得宝也选择退出中国,两家企业分别是全球最大的电子零售商和家具建材零售商。继美国化妆品品牌露华浓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之后,法国欧莱雅也正将旗下的卡尼尔品牌撤出中国市场。
显然,传统的创新模式和思维已不再适应瞬息万变的全球信息化时代,身处不断升级的竞争漩涡,企业创新转型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总是纠结出现,该如何杀出重围,进行全新的突破?2006年美国电商ebay退出中国,才有了淘宝的一路高歌猛进。
你看,地球离开了谁,都一样的转。
中国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出现,消费者口味、消费方式等等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正在从原来习惯的货架式销售走向场景式销售,进入“内容和商品融合”的阶段。社交、直播、网红,都是前期的探索。谁也不知道未来的www.aihuau.com消费模式在哪里,都在摸索。
当然,跨国企业“水土不服”及反应迟钝的决策体系是跨国企业在华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但是他们的技术、管理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尊重对手,才能超越对手。
中国品牌仍需要聚焦目标,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