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 西藏的矿产资源到底该不该开采(上)](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1065419613004.jpeg)
根据几十年的地质勘查,在西藏已经发现了三江成矿带、雅江成矿带、班公-怒江成矿带、冈底斯成矿带的存在,独特的大地构造和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产资源潜力令世界关注。目前的问题是,如果开采其矿产资源发展西藏经济,并为发达地区输出资源,提供发展后劲,那么西藏就有可能面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局面。开采西藏矿产利弊如何?许多专家学者说法不一,有的人说如果说要这些地区承担生态破坏的成本,那么还不如不开采;有的人认为如能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的制度框架,设计一套开放透明、更能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环保参与机制,也是可以开采的。 西藏的矿产资源底子到底有多厚 被采金者开挖过的矿场已是满目苍凉 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在西藏范围内发现矿种101种,矿产地2000余处。探明储量的矿产41种(含矿泉水、地热),勘查矿区131个,其中大型30个、中型33 个、小型68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说,目前在西藏,除位于全国前七位的优势矿产有铬、铜、硼、锂、地热等17种矿产外,金、铅锌、钼、锑、铁、铂族金属以及矿泉水、油气等非金属矿产也都具有广阔的勘查前景。根据《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西藏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在 6000亿元以上。 最新调查成果显示,青藏铁路沿线和近临区域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色金属(以铜、铅、锌、锑为主)的金属远景资源量超过 2000万吨(玉龙矿区除外);主要富铁矿区的铁矿资源量逾亿吨;铬铁矿矿石储量和资源量超过 500万吨(含已采矿区);已初步查明硼矿资源量300多万吨,与之相伴或共生的芒硝4.5亿吨、水菱镁矿5840万吨、锂盐56万吨、钾盐416万吨、钠盐1.4亿吨。 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西藏境内相继发现了490个盐湖,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有220个。盐湖矿产以固体和液体两种形式存在。呈固体产出的矿物质有硼酸盐、芒硝、钾盐等;液体部分则表现为湖表卤水、淤泥卤水或晶间卤水,所含元素达到57种之多。此外,经调查评估,尚有不少中、大型矿泉水水源地(日流量几百至几千吨)也具有较大的资源量。从成矿带而言,三江成矿带、冈底斯-雅江成矿带、班公-怒江成矿带在全国已知成矿带中占有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的铜矿资源潜力有望达到全国三分之一以上,主要集中分布于冈底斯成矿带、藏东玉龙成矿带和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其中,玉龙铜矿带已初步评价了玉龙、马拉松多、扎拉尕等多处大中型矿床;冈底斯铜矿带部分代表性矿床的勘察成果和异常特征表明,矿带资源远景可望达到2000万吨以上。截至目前,西藏境内发现铜矿产地180多处,其中30余处达到大中型矿床的远景规模。 西藏矿产资源开采的现状 通过大型机械将含有黄金泥土挖出装车运送到筛拣点,让这些泥土经过“千挑万选”才有可能找到黄金 据调查,目前西藏的矿产资源开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草地破坏严重。由于大部分采矿企业采取了“先易后难,先富后贫,采富弃贫,层层转包”的开采方式,所有矿区的草场几乎全部被破坏。开采过程中遍地开花,进入矿区的车辆没有固定行车路线,周边草地在日复一日的碾压下,遭到了严重破坏。部分矿区存在越界开采行为,开采面积的扩大又造成新的草地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据统计,仅尼玛县自砂金矿开采以来,已破坏天然优质草场47025亩,车辆碾压破坏的草场25500亩。崩纳藏布金矿自1995年开采以来,矿区内6142.5亩草地已全部被破坏,矿区周边草地因受碾压等影响,已严重退化。矿区下游下过乡2村的德纳、次嘎2处优良草场,因崩纳藏布金矿的开采,河水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抬高了河床水位,改变了河水流向,漫流的泥水淹没和破坏了草场。 二是水污染问题普遍存在。由于开采过程中没有设置沉砂池处理采矿废水,含有大量泥沙的生产废水污染了下游水源,影响矿区下游的人畜用水。长期沉淀的泥沙覆盖了下游草场,造成下游草场面积逐步减少,出现沙化、退化现象。 三是垃圾污染严重。由于进入矿区的人员多,又缺乏管理,所有矿区均出现了垃圾遍地的状况。 四是群众获利较少。收取的少量资源补偿费和群众搬迁费未落实到当地百姓身上,群众从金矿开采中得到的利益很少,出现了守着金山无法致富的局面。 五是矿区秩序混乱。在层层转包和利益驱动下,大部分矿区均拥入了大量人员,几乎一个矿区就是一个小社会,除了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外,还造成社会治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