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来自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的头4个月,本市又有200多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提出创业申请,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一倍。与此同时,有个值得回味的现象:在科技创业类项目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有越来越多学生选择起步相对容易的服务业、贸易、创意类项目。可以说,现在上海大学生创业,已开始进入激情与理性并存的时期。
在刚刚兴起“大学生创业”理念的前几年,创业者大多是理工科学生。现在随着创业理念的深入人心,不少非理工专业学生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切入点。像开个设计公司、组织演出团体等,所需成本不高,适合初出校园的年轻人。在文科院校相对集中的松江大学城,有不少学生选择文化服务、管理类的项目,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小生意”。对此,基金会正酝酿“分类指导”的资助方式:对于科技创业项目,继续给予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资助;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对创意、服务、贸易等项目的资助力度。
“创业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总体上讲,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成功创业的是少数。要防止因为有各种资金政策支持,诱导那些本不适合创业的人盲目跟风而选择创业。”基金会有关负责人认为,鼓励创业,并不是简单说“创业好”,而应注重培养其创业精神。他们已发起“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见习资助”项目,通过组织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到创业企业见习,亲身体验创业的艰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今年将组织见习企业300家,接收创业见习人员1000名,目前已有266名学生进入企业见习。
已经走上创业之路的年轻人也在经历着从年轻稚嫩向成熟理性的蜕变。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像真正的企业家那样,认真考虑公司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他们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沙龙、培训,并不是匆匆“点个卯”,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和专家、同行交流。从事IT设备租赁的上海大学硕士毕业生杨中利,通过沙龙认识的法律专家帮自己的公司成功规避了知识产权风险,还学会了收款时可以合理运用的小技巧。以前小杨对公司团队的建设不大在意,当他发现沙龙上所有的资深风险投资人都不看好一个人的创业团队时,马上改变了原有想法,回去进行调整。小杨介绍,有不少创业者和他一样,连续来三四次,已经成为各类沙龙、培训的常客。
创业者的“理性”,源自社会大环境的“理性”。支持大学生创业不等于简单给一笔资助金,如何帮助创业企业走远、走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建立了一套详细的企业信息动态管理系统,随时跟踪企业的财务指标、市场前景、专利拥有情况等,对其进行打分,再给予“分类指导”。例如对于经营很好、发展潜力大的A类企业,将通过各种渠道,为其联系担保基金、投融资推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