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在失败中汲取经验
那么,什么样的创业者才能成功?张玉利认为评价的标准有很多,但是归结成一句话就是,成功的创业者应该是一个能改变和善于改变自己的人。
“比如作为一个研发人员,他要擅长发明创造,擅长开发新产品。但是作为创业者,就需要了解市场。”张玉利认为,从研发人员到创业者,必须经历一个转变,从只关注产品到既关注市场又关注产品,这是改变的第一步。第二步要改变的就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创业者要向领导人转变。第三就是创业者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成功的创业者还要执著,身处逆境能坚持不放弃。”张玉利说。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实际上众多创业者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获得成功的很少。”张玉利认为,这些创业者还需要将挫折转化为经验储备,并尽快调整自己。
“有人认为创业是一种天赋,但天赋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风格各不相同,一些规律性的因素,需要大家进行总结,提高创业者的技能。”张玉利说。
完善服务提升创业技能
能力的提升不外两方面,一是通过自己学习摸索,一是通过外部培训。“在创业者自己不断努力积累的时候,他们同样需要合适的外部学习条件。”张玉利说。
在这些外部学习条件中,张玉利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让创业者不仅懂得如何参与企业运作,更要懂得如何建立企业,从单方面思考问题转变到综合全面思考问题,从关心自己过渡到关心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创业教育在我国也有了很大发展,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总的来说,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还不成熟,发展的时间尚短,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开展得比较少,因此,大学需要进一步发挥创业教育的作用。”张玉利说。
此外,各类孵化器在经历了最初仅以低廉的价格向创业者出租办公场所后,也要日益重视增值服务的概念,探索如何做好服务。张玉利认为,火炬创业导师行动正好可以发挥示范作用,培养一批服务团队。“创业企业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如何生存发展,需要创业导师的指导。当前国内的创业活动活跃,中小企业数量较多,应有更多的人进入火炬创业导师的队伍,为社会作贡献。”
在首批中国火炬创业导师中,张玉利是惟一一名来自教育界的导师。“在企业资源、创业经验方面,我不如那些来自企业界的导师,因此,我自己也在考虑怎样才能辅导好企业。”他说。
在与孵化器的有关人员多次交流后,张玉利表示,他希望把MBA的课程开到孵化器,希望孵化器的服务人员和创业者都能来上课。“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服务面,另一方面,也希望这些同学之间能结成对子。希望我除了辅导企业外,也能发挥沟通创业者和成功企业家的桥梁作用。”
导师简介
张玉利,1965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集安市,经济学博士,管理学教授,现任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南开大学MBA中心副主任、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创业管理、中小企业与企业成长、组织理论与管理教育等领域。
2003年9月发起并在南开大学组织召开了“首届创业学暨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2006年4月与全球创业教育的顶级学院美国百森商学院合作召开“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在会后组织了“百森—南开”创业教育师资研习班。主编的《创业管理》教材被列入教育部“十一五”教材规划,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被聘为首批中国火炬创业导师。